文/高劍峰
?
淺析商業銀行財務會計目標及會計信息失真的關系
文/高劍峰
摘要:財務會計目標是會計信息系統構建的核心。本文就商業銀行財務會計目標與會計信息失真的關系進行分析,本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商業銀行;會計目標;會計信息失真
財務會計目標是關于會計系統所應達到的境地的抽象范疇,是構架會計體系的向導,是影響會計信息的范圍和質量規范的關鍵因素。按照2006年《新企業會計準則》關于財務報告目標是“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者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有助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的定義,會計目標有兩層含義:為誰提供和提供怎樣的會計信息。本文從會計目標定義出發,分析會計目標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及相關成因,進而闡述對應的治理辦法。
(一)使用者的需求
會計目標的第一層含義是立足于使用者的需求,決定了會計信息的作用在于及時、充分地向外部使用者披露有助于其決策的內部信息。但商業銀行的會計信息使用者具有社會化、多元化的特點,既有注重經營合規性的外部監管部門,又有注重經營完成度的上級管理層;既有重視盈利成果的股東,又有比較服務性價的客戶。前兩者關注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后兩者旨在獲得決策的依據。故而使用者的需求點是分散的、變化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會計信息的需求社會性和供給個體性之間存在的矛盾,會使商業銀行按照利益博弈和權力角斗的結果對信息進行選擇披露,導致信息披露不足甚至虛假的現象。
(二)會計信息的規范
會計目標的第二層含義是立足于會計信息的規范。按照不同的會計學派理論,可得出以下兩種結果:
一是按照決策有用觀的理論,會計信息的提供必須以服務決策為目標取向,決策相關性甚于信息可靠性。在會計確認上不僅要確認實際發生的經濟事項,還要估算確認雖未發生但對商業銀行有重要影響的事項,即實質重于形式。因此會計信息并不僅是單純的流水賬,應根據決策需要進行人為加工。故而會計信息質量會因為決策需求的變化更迭、會計人員的水平高低、制度體系的健全程度和內控體系的完善與否而產生起伏。
二是按照受托責任觀的理論,會計信息應通過歷史成本計量的方式如實評價企業的經營管理責任和資源使用的有效性。但用歷史成本計量的費用與現時收入相配比,無法真實反映出經濟事項的本質。且銀行仍沿襲各項經營指標自上而下層層下達的行政體制,基層行無法依據自身的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自主制定業務經營計劃。當無法完成既定任務時,會出現粉飾財務數據的情況。
(一)會計信息質量標準
會計信息的需求社會性和供給個體性之間的矛盾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是各方不同的利益需求所導致的必然結果,但各方最終目的依然是透過會計信息客觀真實地了解企業。而導致信息披露不足甚至虛假的情況,卻是因為披露方出于自身利益進而按照使用者的期望粉飾數據的結果。因而會計目標不是問題根源,根源在于被利益扭曲的披露過程。如何對披露過程進行監管和衡量,就需要依靠會計制度來規范。目前我國會計制度相對年輕,會計法律法規及會計制度不夠完善。現行的會計法律法規及會計制度對違法或違規的行為責任界定不夠明晰,相關標準不夠統一規范,讓虛假行為存在一定的生存空間。無法可依,則信息虛假無從對證;違法難究,則虛假行為公然盛行。因而只有通過持續完善健全會計制度體系,壓縮虛假行為的生存空間,才能讓會計信息與經濟事實無限接近。
(二)會計從業人員管理
因會計實務的復雜性,存在許多會計準則中無法明確界定的事項,要依賴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和理解進行處理,因此為會計人員提供了財務舞弊機會。而且人是會計質量控制的主體兼客體,內部會計制度由人制訂、執行和完善,因此,應“以人為本、以責為基”,加強會計人員的管控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具體措施包括:
一要構建專業防線。著力提升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降低因知識欠缺或理解錯誤導致操作風險的可能性;
二要構建制度防線。完善制度流程和崗位配置,對關鍵崗位實行定期和不定期輪換制,實現崗位相互牽制、相互監督。同時強化監查稽核,通過日常輔導檢查,配合突擊飛行檢查和強制接管,震懾違規人員,確保會計制度落到實處。
三要構建思想防線。通過加強合規文化和職業道德建設,讓會計人員主動合規,充分調動和發揮會計人員守法合規的積極性,由他控向自控升華。
(三)經營績效考核體系
出于經營管理的一致性和考核口徑的統一性考慮,商業銀行的績效考核體系仍以財務指標為主,采用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缺乏多維度、系統性的評價指標體系,進而存在部分過高的不合理指標。因此績效考核體系應在財務指標考核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經營過程控制、評價結果反饋和績效后續改進的系統化考核體系,將內控合規管理與經營績效考核有機地結合起來,一方面提升決策的準確性和指標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強化經營合規的監管水平,減少報表粉飾和虛假數據的操作空間。
參考文獻:
[1]韋文娟.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與對策[J].事業財會,2005(3):70-72.
[2]陳華亭.論會計目標與財務報告模式[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05(66):12-14.
[3]李莉.淺論企業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與會計人才隊伍建設[J].中國城市經濟,2012(03).
作者單位:(福建晉江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