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炎
【摘要】語文學科博大精深,在語文教材中蘊含著中華幾千年的文化文明和人類社會的精神財富,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wù)將這些寶貴的精神食糧予以傳承。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我們不應(yīng)只關(guān)注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和相應(yīng)能力的提高,還要讓學生學習和吸收文本內(nèi)容中所蘊含的豐富情感,以此來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人格品質(zhì)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 情感教育 感情朗讀 情感因素 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1-0048-02
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統(tǒng)一的特征,所以,身為語文教師,我們不能僅僅只當做語文基礎(chǔ)知識的傳遞者,還應(yīng)肩負起對學生的情感、精神和靈魂進行熏陶感染的職責,從而實現(xiàn)學生情知的全面、和諧發(fā)展。那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我們應(yīng)當采取何種情感教育策略呢?下面,我就結(jié)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對此問題闡述幾點個人看法。
一、注重、加強感情朗讀,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初中生應(yīng)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通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nèi)容。”可見,朗讀教學以成為了新課標對廣大語文教師所提出的教學要求。朗讀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語感和加深學生情感體驗方面有著重要的促進意義,是實施情感教學的一個重要媒介。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在讓學生接觸一個文本時,我們要讓學生帶著已有的情感體驗實踐朗讀,即加強學生的感情朗讀,使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熏陶與感染,從而豐富學生的思想和感情,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例如,以《春》這篇文章為例,這篇課文為我們描繪的是春天動人、美麗和熱情的圖畫,全文字里行間洋溢著一種朝氣蓬勃的氣息,作者對春天的欣喜和熱愛之情表露無遺。對于這篇文章,我們就可通過指導學生朗讀的方式,來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如,首先要求學生通過查字典,對課文進行認知性朗讀,讀準字音,對文章大意進行疏通。然后,讓學生結(jié)合自身對春天已有的情感體驗,調(diào)動自身感知對課文進行朗讀,從而對文章大意進行進一步感知。再次,讓學生調(diào)動已有的情感因素和學習思維,以情帶聲地進行朗讀,朗讀時,要求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讀出語調(diào)的抑揚頓挫和輕重緩急,從而正確而深入地揣摩出作者的情思與作品的意境。這樣,通過指導學生對這篇文章進行有感情地朗讀,既讓學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了寫景抒情散文的朗讀方法,也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激發(fā)了學生熱愛科學與大自然的熱情。
二、挖掘教材內(nèi)容中情感因素,喚起學生的學習體驗
語文教材中都是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其中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思想情感。作為語文教師教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yīng)該注重從教材內(nèi)容對其所蘊含的情感因素進行挖掘,喚起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既能習得語文基礎(chǔ)理論知識,在精神和心靈上也能收到熏陶和洗禮,以此來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
例如,以《爸爸的花兒落了》這篇課文為例,在對這篇課文進行分析講解時,我要求學生對文章的13—31段進行快速瀏覽,并思考以下問題:爸爸為什么不讓小孩子上學乘車?爸爸見“我”不起床為什么打我?爸爸打我,為什么又給“我”送花夾襖和銅板?爸爸對“我”的教育對“我”有什么影響?然后,對54—68段進行瀏覽,思考下面問題:畢業(yè)典禮后,“我”回家看到了怎樣的情景?這情景預示著什么?“我”是不是真正感覺自己長大了?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讓學生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和分析,自然而然地感悟到深沉含蓄的父愛,體味到父愛的偉大,使學生與作品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進而促使學生樹立感恩父母、報答父母的情感。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積淀豐富的情感
我們的初中語文教學,不能僅僅只局限于對語文教材和課文的學習,還應(yīng)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來使學生的學習視野與境界得以拓寬,通過讓學生涉及林林總總的哲理、智慧、思想等,積淀豐富的情感,促使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得以發(fā)展和提高。
例如,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在平日過程中養(yǎng)成積累詩詞美文的良好習慣,并不定時開展詩詞美文的交流會,讓學生對搜集到的詩詞美文進行分享交流,從而讓學生的思想和情感通過對蘊含人類文明發(fā)展精華的詩詞美文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使學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德行得到積淀。另外,面對現(xiàn)在學生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而在情感世界上出現(xiàn)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可以要求學生通過寫隨感和心情日記的方式來將自身的壓力進行宣泄,寫好的日記或隨感可以上交,這樣我們就能及時知道學生心理上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而積極采取措施對學生加以疏導和激勵。
綜上所述,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將知識教學與情感教學充分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不僅能學習和吸收文本內(nèi)容中所蘊含的豐富情感,還能通過語文課程的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人格品質(zhì)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參考文獻:
[1]莊雪玫.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2]呂巧珊.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J].語文學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