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小麗
【摘要】在新課改的推行之勢下,數學素養一詞空降數學教育界。數學教師應當結合時代特色,課堂教學不僅注重知識的教授,也要重視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
【關鍵詞】小學 數學素養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1-0142-02
數學教師應當對當前教學現狀進行深度剖析,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以學生的綜合發展為教學目標,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完善學生的品格,幫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品質。
一、現階段阻礙數學素養形成的因素
當“數學素養”一詞剛剛出現的時候,引起了廣大數學教育者的注意,由于部分書序和教師自身專業素質不過關,對數學素養存在片面認知,摒棄了教材的基本訓練,導致在日常教學中,課堂內容空洞,講解漫無邊際,沒重點只有看點的各種PPT課件在課堂放映……教學課堂缺乏合作學習,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數學教師不能優化教學環節,對學生放任自流,學生得不到生活化的指點,數學學習背離實際,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發展。
二、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相關策略
1.合理利用主題圖,在提問中滲透數學意識
在每一個知識單元中,學生將通過主題圖可以發現生活的足跡。數學教師應當在教學中,合理利用主題圖,課堂實踐中幫助學生養成以數學眼光看待生活問題的學習習慣,為學生打開一扇學習之窗,為培養學生數學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確定位置》這一單元相關內容時,數學教師可以根據主題圖中的信息,巧設問題情境:“同學們!讓我們把目光轉向課本中的這張圖,在一個教室中,有很多學生,但是知道小軍坐在第四組第三個,和第三組第四個這兩種說法都對,請問小軍到底坐在哪,如何才能正確說出小軍的位置呢?”教室說完之后,課堂變得活躍起來,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教室應當抓住這一教學契機,給學生一個自主探究的平臺,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在教學中向學生滲透“數對”思想,學生們爭先恐后的回答問題,答案原來遠近。
數學教師應當將數學意識滲透到每一個教學細節中,幫助學生用數學目光剖析數學信息,完成學習任務。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跟同桌、前后桌進行交流,用自己的話進行數學信息的傳遞,在交流中,通過不斷進行闡述,從多種層面上進行理解和表達,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這是學生數學素養的養成的主要方式。
2.智慧樂園的智能功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教師應當結合時代特色,在教學實踐中,不僅注重知識的教授,也應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數學教師應當認真研讀教材,探尋教材中能夠鍛煉學生能力的教學良機。經過教育先進者和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的潛心研究之下,認為教材中智慧樂園和百花園是學生數學素養養成的主要途徑。因此,數學教師應當科學利用智慧樂園和數學百花園,教學中,必須能將數學思想滲透給學生,培養學生數學思維。
例如,對于每個章節的知識重點,為了幫學生進行鞏固以及知識拓展延伸,數學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智慧樂園中進行知識強化訓練,智慧樂園中的例題,從多角度對學生進行思維鍛煉,圖形結合,抽象思維的訓練;伏筆妙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不同的題型對學生的數學能力都有著不同的提升,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內部潛能,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數學素養的養成。
三、建構數學模型
學習數學的目的是為了更全面認知這個世界,以及能更容易應對未來帶給我們的難題。數學模型是數學世界跟現實世界進行聯系的重要紐帶。因此,數學教師應當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建構數學模型,把學生培養成適應時代發展的群面型人才。
例如,在教學《比較異分母分數的大小》的時候,數學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研究課題“誰看的頁數多”創建問題情境,帶領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教師積極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適當指點學生,課題的研究問題就是為了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引導學生嘗試不同的解題方法。經過激烈的小組討論,學生一共總結出七種解題方法,但是學生不能分辨這七種解題方法哪個更簡單、快捷?哪個更具有通用性?因此困惑不已。
教師:課本中告訴我們比較異分母分數大小的方法有三種,大家卻能想出七種,那就讓我們來評價這七種解題方法,說說自己的想法吧。
學生1:這七種方法中,有的很簡單但是不具備通用性。
教師:為什么這樣說?
學生1:應當是因題而異,這種方法不適用于其他題目。
教師:那么有什么好辦法,可以比較它們的大小呢?
學生2:通分的方法比較簡單、快捷。
……
在上述案例中,學生雖然發現了七種解題方法,但是對于七種方法的實用性方面存在片面的認知,教師應當在教學中,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將知識進行內化吸收,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幫助學生建構數學模型,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形成數學素養。
總之,學生數學素養的形成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因此,數學教師應當在教學實踐中,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深度挖掘數學內涵,在數學活動中,給學生一個自由學習思考的空間,引導學生按部就班、層層推進,不斷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真正體驗數學價值,促進數學素養的形成。
參考文獻:
[1]謝士錦.提高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素質的有效途徑[J]. 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