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軍
摘要:科學事業單位屬于事業單位,主要包括了各類自然、社科、綜合等研究、開發單位。這些單位一直承擔著政府各類科技支撐計劃及基金項目的研究,擁有數量眾多的專利技術、科研成果等知識產權。這些知識產權中有些已經滿足了會計上確認無形資產的條件,但由于長期以來,從制度上、內部管理上對于無形資產沒有得到科學有效的管理,相關財務報告中也提及較少。知識產權不予以被確認,導致單位會計信息不全面,不利于對無形資產的保護。新的《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在內容上對無形資產核算上進行了修訂。文章對新制度的核算內容和方法進行了簡要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進建議。
關鍵詞:科學事業單位;無形資產;核算;改進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科學事業單位也逐漸認識到無形資產的重要性,加強了對無形資產的管理與核算,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財政部、科技部等部門根據相關會計準則及制度,對《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進行了修訂,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新制度上對無形資產重新進行了修訂,使得無形資產核算得到了重大改進。我們有必要對這個重大變化進行詳細的解讀和理解,才能將新制度更好的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一、新制度下無形資產核算內容
無形資產是屬于非貨幣性資產,新制度對無形資產進行了重新定義,是指不具有實物形態,成本能可靠的計量,很可能為單位帶來經濟效益的一種資產。主要內容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以及其他財產權利等。科學事業單位購入的獨立應用軟件,也應當列入無形資產。這個新的內容是充分借鑒了企業無形資產核算內容,使得科學事業單位無形資產核算內容更加明晰、準確,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
新制度規定科學事業單位的無形資產應當采用平均年限法對進行攤銷,預計凈殘值為零,名義價值入賬的無形資產不需要進行攤銷。新制度中在資產類科目中增設了“累計攤銷”,作為無形資產的備抵科目,以此反映無形資產的真實價值;在凈資產科目中增設了“非流動資產基金—無形資產”。無形資產取得、攤銷、處置核算過程如下:
(一)無形資產取得
無形資產的取得主要有購置和自行研發,目前科學事業單位的無形資產主要來源為購置,現在以購置無形資產來列舉會計科目:
借:無形資產
貸:非流動資產基金—無形資產
同時
借:支出類科目
貸:銀行存款/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財政補助收入
上述過程核算的方法是體現了收益支出和資本性支出,既體現了資產負債財務狀況,也同時體現了財務預算收支情況,與企業核算完全不同。
(二)無形資產攤銷
借:非流動資產基金—無形資產
貸:累計攤銷
在購入無形資產時,已將購置成本一次性全部計入了支出,所以在攤銷時不能類似企業將攤銷金額計入成本,而是通過減少凈資產來反映單位真實的“家底”。
(三)無形資產處置
轉入待處置資產時
借:待處置資產損溢
累計攤銷
貸:無形資產
實際核銷時
借:非流動資產基金——無形資產
貸:待處置資產損溢
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將未攤銷完的金額從凈資產中一次性進行核銷,上述兩個步驟實際過程中基本上是同時進行的。
二、新制度下無形資產核算的不足與探討
(一)沒有增設“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科目
企業會計制度要求企業定期對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如果賬面價值高于可收回金額,應當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計入當期的資產減值準備。科學事業單位的無形資產在使用過程中,會隨著內部、外部環境等發生變化,若不對其進行減值測試,會導致會計信息不能真實體現單位財務狀況。
(二)對無形資產“虛提攤銷”有待進一步改進
現有制度中,無形資產的攤銷的核算涉及到的科目資產類與凈資產類,與企業核算方法是存在本質差異的。企業發生一筆支出要么資本化形成資產,要么費用化形成當期費用??茖W事業單位取得無形資產是資本化的同時費用化,這種核算方法的出發點是為了滿足預算管理和財務管理的要求。但是這種方法沒有再根據科學事業單位資金的來源再進一步改進。對于除政府撥款以外的其他資金形成的無形資產,這樣的核算方法是不利于科學事業單位內部成本核算的。另外,大多科學事業單位也是所得稅納稅人,目前的方法也不利于單位所得稅的核算。
科學事業單位在加強無形資產核算的同時,也要從各個層面加強對內部人員的培訓,充分認識到無形資產的重要性,對知識性勞動成果保護,有利于促進科學事業單位科技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事業單位會計制度[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
[2]魚永剛.淺析新制度下事業單位無形資產的核算[J].會計實務,2014(07).
(作者單位:江蘇省原子醫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