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艷秋
摘要:伴隨著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經濟發展環境的不斷變化,尤其是我國市場化經濟競爭程度的不斷加深,使得單位對其經濟效益越發的關注,特別是對成本的控制日顯重要。道路施工企業作為我國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承擔載體,且大多數隸屬于獨立性較強的事業單位,經濟效益的提升很大程度取決于單位成本控制的狀況,道路施工單位成本支出的大部分來源于瀝青拌合站,因此,道路施工單位要想提高單位經濟效益,有必要圍繞瀝青拌合站為核算對象,以合理籌配資源提高單位整體經濟效益為目標導向。文章總結闡述道路施工單位對附屬單位瀝青拌合站成本核算的特點,在此基礎上緊緊圍繞瀝青拌合站成本核算的特點來深究其成本核算中的問題,經研究發現:遏制瀝青拌合站成本核算管理的主要問題聚焦在思想意識、管理制度構建和成本核算管理實踐活動兩大角度,基于問題剖析本質,有針對性的從意識和實踐兩大角度為構建成本核算管理體系和應用提出幾點可行的建議,以期達到控制單位成本支出,提高單位經濟效益的目標。
關鍵詞:成本核算;問題;策略;瀝青拌合站
一、引言
城鄉公共基礎設施的完善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前提,國家也不斷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單位的扶持力度,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環境態勢的不斷轉變,經濟發展結構的不斷優化和調整,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單位也不斷關注自身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以期在激烈的市場經濟中謀取發展,選取道路施工單位對附屬瀝青拌合站成本管理控制為研究對象,經資料梳理和研究發現:當前道路施工企業對附屬單位瀝青拌合站的成本核算管理的聚焦度不斷提高,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具有經濟的作用,以此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現象,著實需要關注,簡要總述如下。
首先,道路施工單位加強對附屬單位瀝青拌合站的成本核算,是在當前市場化經濟環境下,道路施工企業緊抓成本控制的關鍵著眼點,能夠大幅度的降低道路施工單位的成本,提高其經濟效益;其次加強對瀝青拌合站成本核算管理有利于減少道路施工單位資金的非法流失和舞弊挪用現象的發生,將建設資金更好的聚集到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上,同時也有效降低國家財政的補助,緩解地方存在資金的壓力;從長遠看,加強對瀝青拌合站成本核算管理是道路施工單位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可以保障單位資金的充足性,防止單位資金流斷裂,對單位保持平穩的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與此同時,與積極意義相悖的一些問題現象也層出不窮,比如成本支出不夠細化、會計舞弊現象、成本核算混亂不夠體系等現象越發需要引起關注。因此,本文將基于道路施工單位對附屬單位成本核算管理的特點進行深入剖析成本核算中的問題,并且提出可行性的建議,為加強對道路施工附屬單位瀝青拌合站成本核算管理提供借鑒。
二、道路施工單位對附屬單位瀝青拌合站成本核算管理的特點
道路施工單位對附屬單位瀝青拌合站成本核算管理的特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道路施工單位自身經營運轉的特征,因此基于道路施工單位自身的特征,通過已有研究資料,總結出當前道路施工單位對附屬單位瀝青拌合站成本管理的特點主要有如下幾點。
首先是道路施工單位成本項目涉及范圍較廣,由于施工項目一般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整體系統,前期需要投入很多的材料費用、人工成本等必要支出,總之道路施工單位成本核算比較復雜,加之需要處理偶然因素下的成本支出的核算,所以,當前道路施工單位對附屬單位瀝青拌合站的成本管理相對較為寬松,瀝青拌合站的成本核算很大程度是由自身核算體系進行核算,然后報備道路施工單位,道路施工單位對其監督控制相對較為薄弱。其次是目前道路施工單位對其附屬單位成本管理上偏重點比較明顯,道路施工單位對附屬單位瀝青拌合站的產品質量過于關注,對其成本核算管理相對弱化,并且成本核算管理上帶有較多的人情因素介入,比如成本核算管理上項目帶有很大選擇性,核算項目不夠齊全,是當前一大特點。道路施工單位對附屬單位瀝青拌合站成本核算管理這兩大特點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當今道路施工單位在此方面成本核算管理上的窘境。
三、道路施工單位對加強附屬單位瀝青拌合站成本核算管理的瓶頸點
當前我國道路施工單位在成本核算管理尤其是對附屬單位瀝青拌合站的成本核算管理中遇到了瓶頸和難點。基于道路施工單位對附屬單位瀝青拌合站成本核算管理的特點,經過研究和系統的總結得出:阻礙其成本核算管理的問題主要聚焦在意識、制度和實踐推行這兩大方面上,通過系統的梳理,概括如下。
第一大角度是成本核算管理思想意識和成本控制制度構建方面。首先,部分道路施工單位成本方面相關工作人員受其單位效益至上的影響,其自身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意識與當前新經濟環境相脫節,成本核算尤其是以單位整體利益為基準點的全成本核算的意識較為薄弱,一味的過度關注質量、追求短期經濟效益,不注重精細化和量化管理,投入產出率被嚴重忽視,成本控制效果大大減弱;其次是相關的成本核算管理的規章制度不夠細化,很多道路施工單位的規章制度寬泛性嚴重,偏重于對附屬單位行政方面的約束,規章制度的完善上主次不清,對極其重要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往往缺乏詳實的細則。
第二大角度是對附屬單位成本核算管理實踐上的詬病,主要體現在對附屬單位成本核算實施體系的管理不到位,成本核算管控的整個過程不嚴謹,沒有嚴格遵守相關制度的規定,比較典型的是很多道路施工單位對附屬單位的成本核算管理從一開始的成本預算支出方案的編制、審批、成本支出的實施過程、成本控制業績考評等一系列重要流程表面化弊端凸顯,甚至有些成本核算管理的過程無端缺少或者被忽略。除此之外,對附屬單位成本核算管理的相關監督比較匱乏,也是導致其道路施工單位對附屬單位成本控制效果不佳乃至整個單位經濟效益下滑的重要根源;當前著重關注的一點是,由于種種客觀或者主觀的原因,不少道路施工單位整體的成本控制和核算管理的信息化系統較為落后,加之道路施工單位成本核算體系的復雜性,致使道路施工單位成本核算管理在各個子單位、部門之間進行的協調度較低,道路施工單位整體的成本核算管理銜接融合度較低,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成本核算管理尤其是全成本核算在道路施工單位對附屬單位成本核算管理中實施的難度,因此需加大成本管理信息化系統建設的步伐。
四、道路施工單位對加強附屬單位瀝青拌合站成本核算管理的探討及路徑
(一)提高道路施工單位相關工作人員的成本核算管理的意識,強化全成本核算思想的灌輸
想要加強道路施工單位對附屬單位瀝青拌合站的成本核算管理的力度,達到單位精細化和高效益的發展,必須先從強化相關成本核算人員的成本核算管理的意識,提高全成本核算的重視度。首先是讓成本核算管理的相關工作人員對道路施工單位的整體成本核算管理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加大成本核算管理的宣傳力度,讓強化成本核算的思想尤其是全成本核算意識滲透到日常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幾點可以采用:一是加大道路施工整個單位成本核算管理的宣傳和培訓,采取一切可用的渠道。此外,通過建立起合理科學高效的成本核算薪酬獎懲體系,以此強化員工成本控制、成本節約的意識。最后,道路施工單位領導的重視和實際行動將起到很大作用,以此來提高醫院相關人員對瀝青拌合站成本核算管理的意識和積極性。
(二)完善道路施工單位成本核算的會計管理制度,完善其成本核算執行的規范體系化
完善道路施工單位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尤其是會計管理制度是提高其自身單位經濟效益,控制成本支出的關鍵點之一。道路施工單位管理層必須將完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納入到單位戰略發展的核心,根據道路施工單位目前對瀝青拌合站成本核算管理的特點和實際情況,以指導和規范瀝青拌合站的成本核算管理的規范化為出發點,準確而精細的制定適合自身單位發展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這是基本前提。著實構建會計核算制度,對成本核算管理的各個環節譬如對成本預算支出方案的編制、審批、成本支出的實施過程、成本控制業績考評等一系列重要流程進行嚴格的制度界定和規范,對成本核算管理形成良好的指導。
在制度完善的同時必須加強道路施工單位對附屬單位成本核算執行體系的規范和優化,嚴格貫徹落實制度規定。首先,對于成本核算管理的各個過程進行實行不相容職位相分離,實施相互制約,減少會計舞弊問題的出現。其次要強化和規制成本控制各個步驟和流程,對成本核算管理的各個環節實行嚴密的管控,嚴禁成本核算管理中形式化和人情因素的摻入,注重借助相關會計制度進一步強化支持成本核算管理體系的規范體系化執行。
(三)建立和完善道路施工單位成本核算管理的風險預警機制,增強監督檢查力度
當前不少道路施工單位對附屬單位瀝青拌合站成本核算管理的效果不佳,相當一部分源于對成本核算中存在的現實和潛在的主客觀風險把握不透,成本核算管理過程監督無力。因此,道路施工單位必須關心和加大對成本核算管理整體狀況進行監督和檢查,逐步建立常態化的監督機制。對于任何違反成本核算管理的行為嚴加管理和懲處,切實維護道路施工單位制度和執行的規范體系。其次,不斷完善監督體系,避免監督和檢查機制常態化后的表面化和形式化。
(四)借助當前信息化條件,加大成本核算管理信息化系統的投入,提高成本核算管理的水平
當前經濟發展早已離不開互聯網,不斷優化的信息化條件對于提高單位成本核算管理起著重要的作用,為道路施工單位加強對附屬單位瀝青拌合站成本核算管理提供了平臺。實現道路施工單位成本核算信息化符合道路施工單位經營發展和強化對附屬單位成本核算管理的需要,針對當前我國大多數道路施工單位成本核算信息化系統較為落后不適合當前單位實際狀況的現象,道路施工單位應該不斷的結合自身特征,加大對成本核算管理信息化系統的研發和建設,為實現道路施工單位對附屬單位瀝青拌合站成本核算管理的高效化、全面化、精準化等奠定基礎,減少成本核算管理中信息不對稱、不透明現象,最終降低道路施工單位整體成本支出。
參考文獻:
[1]孟黎黎.道路工程施工單位成本核算管理方法[J].財經界,2014(23).
[2]耿加會.如何進行預拌混凝土成本控制[J].商品混凝土,2015(06).
[3]李洪生.施工企業施工階段成本核算研究[J].管理觀察,2014(10).
(作者單位:遼寧省朝陽市朝陽縣公路管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