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紅
摘要:隨著新課程的推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經歷了建國初期學習蘇聯,突出語言知識教育和思想教育;50年代末語文課程政治化;60年代重視“雙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注重培養讀寫能力;十年動亂事情,在極左思想指導下,否定語文課程;80年代實行改革開放以來,語文課程朝著全面培養語文能力,注重提高素質的方向穩步前進等階段。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過分注重形式主義、自由主義,為此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呼喚“回歸”自然,追求簡約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實踐證明,語文教學的簡約美首先在于教學目標簡單化;其次在于教學過程簡潔化;第三在于作業精簡化。只有這樣才能構建簡約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關鍵詞:語文課堂;簡約;高效;小學
語文教學回歸自然,簡簡單單才是美,這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然而如何做到“簡單”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一次數學課,給了我啟發,簡單教學就是目標簡單化;過程簡潔化;作業精簡化。
一、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誤區
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常常是熱熱鬧鬧,歡歌笑語。可去除熱鬧及笑聲的泡沫后依然是未曾起色的知識流。歸根結底在于當前的小學課堂教學過分注重形式主義、多媒體主義、放任自流主義、表演主義……華而不實,金玉其外……
二、建立簡單高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呼喚“回歸”自然,追求簡約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實踐證明,語文教學的簡約美首先在于教學目標簡單化,目標旨在讓教師明確要教什么,學生知道要學什么,無須過于復雜;其次在于教學過程簡潔化,教學過程重在方法引導,要摒棄無效的教學情境,把課堂上更多的學習機會還給學生;第三在于作業精簡化,作業重在讓學生從無效的題海中走出來,把更多的學習時間留給學生進行課外知識的積累。
1、教學目標簡單化——導向明確實在。教學目標是我們教學的導向,當下我們的教學目標往往多的不可勝數。要進行生字詞認讀、書寫;朗讀訓練;語言點訓練以及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教學目標多的連我們自己也木然了,即使在進課堂前也沒理清楚今天要達到的目標,于是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糊里糊涂的這扯一點那里講一段。我們的學生怎能明白、理會和掌握老師自己都糊涂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呢?
教學目標是我們教學的出發點也是歸宿點。為此我們的教學目標要有導向性,要明確,更要實在。教學目標的制定要從學生角度出發,選擇適合自己學生的,跳一跳能完成的。對于那些模棱兩可的,可有可無的就干脆利落地省去,以免影響主要教學目標的達成。比如,中低段第一課時,可以簡單的選擇為生字詞的認讀、書寫及熟讀課文。
教學目標的設置可以分為幾個板塊。一是設置單元目標;二是設置課文目標;三是設置環節目標。這樣目標明確就更有導向性,便于我們緊緊圍繞目標展開教學。目標的完成也就切實可行了。
2、教學過程簡潔化——環節扎實有效。我們的教學過程要簡潔,不要熱熱鬧鬧、風風火火。一堂課下來老師累,學生更累,迷迷糊糊。為此我們教師語言要精煉化、教學內容要重點化、學習方法要突出化。我們的課堂才能簡潔、扎實、高效。
教師語言精煉化,是構建簡約高效課堂的前提。眾所周知我們的教學離不開教師的語言。無論是在文本的解讀、知識的傳遞、信息的反饋還是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都要依賴于我們教師的語言。可見教師語言的重要性,那么我們是否就可滔滔不絕了呢?顯然是錯誤的。孩子才是課堂的主人,我們理應將課堂還給學生,我們只要做好組織、引領即可。為此要求我們的教師語言要精煉。重復的語言浪費課堂的時間,更使學生聽的心煩意亂,從而分散、影響學生的注意力。為此我們教師語言切不可重復。不可有重復性的口頭禪;不可重復學生的回答。我覺得數學老師在處理重、難點上是我們語文老師的榜樣。他們的課往往“單刀直入”,直奔重點、難點,簡潔明了。而我們的語文課時常旁敲側擊,繞著彎子走,把孩子弄的糊里糊涂,以至于有的學生甚至形式了無意識的揣測老師到底需要怎樣的問題或答案的心理……
數學老師上課時邏輯清晰,點撥暗藏“天機”。我們的語文老師,也應修煉自己的語言,抓住要點,以盡可能精煉的語言傳達出豐富有效的信息,這樣的語言才是精煉的,更是學生喜歡的,樂于接受的語言。
教學內容重點化,是構建簡約高效課堂的關鍵。語文是一門特殊的課程,客觀的說它與其他各個學科都沾上邊,都有聯系。把“非語文”的東西無意識的往里裝,但語文畢竟不是一個“大麻袋”。這樣只能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可見我們應主觀的看待語文教學,并以語文教學為重點。
刪繁就簡,刪除次要內容,保留主要內容。為此就要求我們的老師課前鉆研教材,并結合學情合理的選擇教材的重點。確定了教學重點后,我們的課堂就可直奔重點。不勾三搭四,不拖泥帶水。
學習方法突出化,是構建簡約高效課堂的歸宿。方法掌握后還要有意識的運用,這樣才能舉一反三。達到活學活用的效果。俗話說的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于漁。”學習方法的掌握才是最終目的,為此我們的語文教學也應該像數學一樣,將學習方法直接點明。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的注重、理解和掌握。
3、課后作業精簡化——鞏固簡潔高效。學生做作業的目的在于鞏固和消化所學的知識,并使知識轉化為技能。現今除沿襲傳統“題海戰術”類外又衍生了現代“百花爭艷”式作業,其目的更是“花樣百出”。孩子被冠以美名的作業壓得喘不過氣。為此我們要為學生選擇有效的、精煉的作業,那么孩子也樂于做練習。正如《論語》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們何不為孩子節約一些時間以投身于樂于探知的課外知識和享受童年的美好時光呢?
我們的衣食住行經過幾次翻天覆地的華麗變身后,現如今依然“回歸”自然。可見“自然”才是我們的追求,才是我們的目標。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正如莎士比亞說:“簡潔是智慧的靈魂。”而簡單是教育的真諦,為此小學語文應該追求簡約高效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