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良
摘要:微課是最近幾年新興的一種學習資源,其蘊涵的價值很大,適宜在各學科中推廣,當然也包括小學數學,而且目前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已經具備了實施、應用的基礎。本文論述了微課在學生不同的學習時段的作用,為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合理使用微課提供了借鑒。但微課雖好,仍然需要教師合理調控。本文從微課的制作、學生微課使用的指導、教師對課堂教學結構的適應性設計等方面對教師應如何調控進行了闡釋。
關鍵詞:小學數學;微課;應用
一、微課程簡介及主要特點
隨著社會發展進入信息時代,微課的概念又一次進入大家的視野,發達便捷的網絡、智能手機等學習終端的普及、海量學習資源的共享,讓微課在現代教育教學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微課是一種以微視頻為載體,結合教學中的知識考點、疑難問題、實際操作等內容,并與其他有關資源有機結合的教學方法。微課利用一段時間在幾分鐘到十幾分鐘的微視頻,通過靈活多變的展現手法,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傳授知識、培養興趣、啟迪學生等目的。微課具有以下三個主要特點:(1)目的明確,主題突出。微課由于采用一個個分解后的微視頻作為載體,所以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某個知識點,讓其聚焦問題,針對性地學習知識、解決問題。(2)素材廣泛,內容豐富。微課的微視頻素材來源廣泛,既可以由經驗豐富的專家老師提供,也可以作為體驗活動交由學生完成,豐富精彩的內容,讓微課更加吸引學生。(3)師生互動,思維發散。采用現代化的展現手法,微課很好地讓師生通過微視頻進行互動,課前的素材征集、課堂的實時展現、課后的鞏固加深,通過每個階段的師生交流反饋,使得微課成為了一個不斷發展的互動平臺,推動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進步。
二、小學數學教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1、小學數學教育的現狀。小學教育的主體是全體適齡兒童,由于每個學生的生活背景、知識積累程度、思考方式以及興趣愛好上都有一些差異,他們對數學學科的反應和需要也必然會有一定差異。我們通過各種材料可以了解到,目前大多數的小學數學教育實踐并不注重這種差異。大班式教學勢必無法對所有學生的數學知識積累、數學應用思維以及數學思考能力的培養面面俱到,這使小學數學教育無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多元能力、數學自信心以及嚴謹的思考方式,一味灌輸數學知識可謂是本末倒置。不過我們可以發現,在近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越來越多的教師們意識到了這一點,并積極創新,走出了多種多樣的小學數學教育新道路。
2、小學數學教育的發展趨勢。小學數學教育在我國廣大教師的不懈努力與堅持創新下,有這么幾個發展的方向:根據小學數學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教師們應該時刻謹記每位學生都是獨特的,他們有豐富的知識和各異的生活積累,每位學生都會有各自的思維方式和看待事物解決問題的策略。因此數學課程應該從學生最熟悉的現實生活開始,并在最后回歸到以數學解決實際生活問題、以數學思維對待生活的根本目標上。情景式教學法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展成為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學法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一定要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發學生對于問題的思考,同時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掌握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在教學實踐中要處理好教師授課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利用各種方式啟發學生對問題產生思考,引導學生進行真正意義上的自主探索。導學式學習法就是學生和老師之間探求一個平衡點的最佳學習方法。
三、微課有利于學生的前置性學習
數學是邏輯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往往在新知識的學習中需要對舊知識進行潛移默化的復習。小學生記憶力和聯系性比較欠缺,有時大量的信息又會讓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而微課以其短小、精煉、包含信息廣等特點,讓學生在易于接受的基礎上,能夠更好地復習舊有的知識。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是將平行四邊形通過“剪—移—拼”的方法拼成一個形狀變化而面積不變的長方形,然后在對比分析的基礎上利用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在推導這一公式前,需要學生回憶關于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相關知識,這一知識距這次學習的時間又較遠,這時教師就可以用微課在課前通過提問“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是什么”喚起學生的記憶,再利用PPT的動態效果及線條顏色的變化,向學生展示平行四邊形高的畫法及高與底的對應關系。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了鋪墊,又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四、微課有利于學生的問難解疑
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是學生課堂學習的中心,也是教師需要精心設計和引導學生探究的核心內容,在以往教師往往設計大量的環節讓學生逐步去感悟知識,學生學得吃力,教師設計得累心。微課則恰恰用直觀的形式讓學生更易于接受。如在教學“植樹問題”時,通過微課視頻首先提醒學生要做的題是“兩端要栽”,還利用圖片舉例讓學生明白什么是“間隔”。然后,利用化難為易的方法,將例題轉化為簡單的線段圖,畫三個點出現兩條線段,畫四個點出現三條線段……引領學生觀察得出“畫的點數總比得到的線段數多一”的規律。最后,筆者又用小路替換線段,小樹代替線段上的點,再觀察發現其間的規律:種樹的棵數總比數的間隔數多一。得出了這個結論,例題中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學生不僅學得有興趣,而且在潛移默化中解決了重難點。
五、微課有利于教師的專業發展
微課的制作就是教師成長的過程,不僅是技術上的提升,更是教學技能的升華。微課是針對一個議題、一個知識點,通過教師精心的設計制作而成的教學精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對知識的展現,教學技能、教學設計的使用進行更加合理的整合,這種知識技能的融合就是教師對課程設計的能力和對知識點把握的能力提高的過程。如在設計“植樹問題”微課時,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學生學習這一知識的難點在哪里?如何用微課這種技能來解決這一問題,從而讓學生更易于接受和內化?與此同時,還要學會PPT、錄屏、截屏等信息技術技能。教師在錄制微課時,語言的表述與掌控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這是能否將教學重難點表述清楚,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的關鍵。在實踐過程中,還要根據學生對微課視頻的接受情況進行微課的再調整、再設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所收獲的是任何培訓都不能給予的智慧和實踐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