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依拉·卡地爾
摘 要:本文在分析了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范圍的基礎上,重點對其具體應用手段進行了闡述,并提出了一系列需要注意的問題,希望能夠為農田水利工程有關人員提供參考,從而使工程灌溉的節水效果能夠達到更好。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 高效節水灌溉技術 應用
1.前言
農業是我國的重要產業。農作物的生長對于水分的需求兩較大,因此灌溉也就成為了必然。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會導致水資源被大量浪費,不僅大不到應有的灌溉效果,同時也會阻礙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貫徹與落實。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能夠使上述問題得到解決,對于灌溉節水效果的改善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農田水利灌溉過程中,有必要將這一技術應用其中,以更好的達到提高灌溉水平與灌溉效率的目的,這無論對于我國農業而言,還是對于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農村的長遠發展而言都具有重要意義。
2.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范圍
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可以說,與農田灌溉等有關的諸多工作都可以應用這一技術來完成,這一技術的應用與傳統灌溉技術的應用范圍有很大的不同,主要體現在范圍擴大和整體技術水平提高兩個方面。總的來說,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范圍如下:
通過對圖1的觀察與分析可以發現,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主要應用于四方面工作當中。首先,可以利用這一技術實現渠道防滲與管道輸水,眾所周知,滲漏問題的出現是導致水資源被大量浪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下,渠道滲漏問題能夠被有效的解決,同時管道輸水過程也能夠更加順利的實現,這對與水資源的有效節約十分有利。其次,在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下,先進的節水方法能夠被有效的應用。節水方法存在很多種,其先進性決定著這一方法的使用效果,基于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節水方法相對來說更加先進,因此節水效果也就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證。節水灌溉系統制度的建立也需要在這一技術的基礎上實現,傳統的灌溉方式下,節水工作根本不可能實現,因此制度的建立也就失去了依靠,但在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下,水資源的節約問題能夠成為可能,這為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田間灌溉節水處理也能夠在這一技術下實現。由此可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已經成為了農田水利工程中的一項較為先進的、具有極大應用價值的一項技術,將其應用在上述四種工作當中十分必要。
3.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具體應用
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可以應用于渠道防滲與管道輸水過程中,同時其對于節水灌溉系統制度的建立也具有積極意義,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3.1渠道防滲與管道輸水
渠道防滲與管道輸水是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特殊性的主要體現。在過去,農業灌溉過程中所應用的渠道均來源于人工的挖掘,受土質的影響,渠道出現泄漏的現象十分常見,由此帶來的水資源的浪費量每一年都有所增長。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的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在這一技術的要求下,渠道需要以漿砌塊石作為主要材料來完成,相對于土質的渠道而言,其防滲效果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提高與改善,這對于灌溉節水效果的改善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除此之外,利用傳統的渠道進行輸水,還面臨著水份蒸發的問題。根據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要求,需要以管道的方式實現對灌溉水資源的輸送,這樣的輸送方式極大程度的減少了水資源的蒸發量,因此也就能夠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
3.2先進節水方法的應用
噴灌技術是先進節水方法中的一種。相對于傳統的漫灌方式而言,噴灌方式需要在壓力的作用下實現。利用噴灌技術進行灌溉需要在固定的區域內設置相應的噴頭,灌溉水資源會從噴頭中噴出,并實現對一定范圍內的農作物的灌溉。目前,噴灌的方式在我國農業生產過程中應用較為普遍。調查顯示,相對于傳統的灌溉方式而言,這一灌溉方式能夠節約30%到50%的水份。
除了噴灌技術之外,微灌技術也是一種主要的節水灌溉技術。微灌技術下包含著不同種類的灌溉方式,其中滴灌以及滲灌的節水效果均十分良好。微灌技術的主要特點在于能夠有效的節約水資源,但其對于灌溉時間卻具有較高的要求,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灌溉工作,達到一定的灌溉效果。相對于噴灌技術而言,微灌技術的節水量更大。在對同樣面積的農作物進行灌溉的過程中,利用微灌的方式較傳統的灌溉方式而言能夠節約跟多的水份,節水量處于50%到80%之間。
3.3節水灌溉系統制度的建立
不充分灌溉的方式已經成為了節水灌溉系統制度建立過程中的主要內容。在過去,人們對于農作物的灌溉往往秉承著最大程度的提高單位面積農作物產量的目的來實現,專家認為,這樣的灌溉制度是導致水資源嚴重浪費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充分灌溉方法的提出要求改變原有的觀點與目的,在灌溉過程中,需要秉承著提高農作物產量的理念來實現,即僅僅以產量的提高為準,而不以產量的最高為主要目標。這樣的灌溉系統制度的建立能夠有效的達到水資源節約的目的。
3.4田間灌溉節水處理
田間灌溉節水處理是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主要應用方向之一。為了提高灌溉的節水效果,不僅需要從水資源節約的角度入手來實現,同時還可以從土壤水份保持時間延長的角度出發來完成。眾所周知,土壤中水份含量的保持是農作物生長的主要條件,因此,延長水份的保持時間,必定能夠達到減少灌溉次數、節約灌溉水資源的目的。土壤中的水份主要通過蒸發而喪失,利用麥稈覆蓋的方式能夠減少十分的蒸發量,延長其蒸發時間,因此也就能夠達到節約灌溉水資源的目的。
4.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過程中,為提高節水效果,必須注意在因地制宜的基礎上,充分考慮不同農作物的不同特點,這樣才能使這一技術的應用效果達到更好。具體而言,技術的應用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問題:
4.1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應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主要問題之一。我國國土面積較大,不同地區均能夠實現對不同種類農作物的種植。根據種植地區的不同,農作物生長所憑借的土壤類型也會有所不同,在應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進行灌溉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在灌溉之前,要對當地的土壤類型及其特點進行分析,并選擇最為有效的灌溉方式對其農作物進行灌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除此之外,對技術的應用還要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來確定,針對經濟條件相對較差的區域,利用麥稈覆蓋減少土壤中水份蒸發的方式能夠達到較好的節水效果,而針對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區域,則可以利用噴灌以及滴灌的方式完成灌溉。
4.2充分考慮不同農作物的不同特點
在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不同農作物的不同特點,這是必須注意的一點問題。不同農作物的生長對于水資源量的要求也不盡相同,花生等農作物對于水資源需求量較少,因此在利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對其進行灌溉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延長兩次灌溉的間隔時間,從而達到結語水資源的目的。以水稻為主的農作物對于水資源量的要求較高,針對這一類型的農作物而言,則需要進一步提高技術應用的合理性。在技術的應用過程中,有關人員必須對這一原則加以重視,這無論對于水資源的節約而言還是對于農作物的正常生長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傳統的農作物灌溉技術對于水資源的浪費較為嚴重,為了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采用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十分必要,實踐證明,這一技術的應用對于灌溉節水效果的改善具有重要價值。對此,農業領域的有關人員一定要加以重視,要加大力度將這一技術擴展到整個農業生產區域內,進而使我國農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段琳.淺談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發展思路[A].科技與企業雜志社.北京科技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北京科技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2016:1.
[2]張德軍.解析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的運用[A].中國武漢決策信息研究開發中心.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