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
【摘要】幽默是有趣思想的發現,是一種自由、民主、平等的人文精神,是一種樂觀、寬容、豁達的人生態度。幽默,能讓學生的創造個性展現出來,能培養學生健康的思想,從而全面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要打造優質的初中生物課堂,生物教師需搭建師生互動平臺,激發學生學習生物、探索生物的興趣,并從現實生活中尋找理論根據,引導學生課本結合實際,才能創造生物學科的最大值。
【關鍵詞】初中生物 ?雙邊教學 ?教學反饋 ?幽默 ?創造個性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2-0179-01
生物是一門自然學科,專業性太強,知識枯燥,學生很難把內容消化成自己的知識儲備。目前擺在生物老師面前主要的任務是: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如何優化生物課堂,如何讓學生系統的掌握知識。生物是中考必考科目,學生多半死記硬背,強化記憶,生物課堂成了背誦的課堂。蘇聯著名教育家斯維特羅夫就曾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币虼?,對現代教師來說,了解教學幽默的本質與功能,掌握教學幽默設計的技巧與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學幽默藝術修養是必要的。這不僅有利于增進教師自己的教學情趣和魅力,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去著手。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人的非智力因素,它對認知活動起著指導、調節和強化的作用,是努力完成某項任務的積極心理傾向?!爸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摺?,只有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在觀察、思考生物現象、認識生物本質及人與自然相互關系的過程中感到興奮和激動,體會到學習生物知識的樂趣和成功的愉快,熱愛生物學,使初中生物教學立于不敗之地。下面探討學習生物的興趣源泉。
1.引導學生從生物現象到本質的探索
本質是隱蔽的現象或事物,興趣能幫助學生揭開這一層面紗。我們應該把生物教學的背景擴大到廣闊美麗而又蘊含許多奧秘的自然環境之中,讓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生物知識,探索生物現象的本質。
2.運用知識,激活思維
“人的內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總想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蘇霍姆林斯基語)。我們應該不斷地激發、強化學生的這種精神需要,盡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體驗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創造者”,體驗成功的快樂。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堅持走課內外相結合之路:課內,使學生在感性認知的基礎上,分析、概括、深化生物知識并形成較為系統的知識體系,重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課外,重實踐、重體驗,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新問題、探索新問題,重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課外與課內相結合有利于學生鞏固課內知識,使學生每掌握一個新知識,都能得到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二、提倡互動雙邊教學
活躍課堂氣氛:教學幽默最明顯的功能就在于活躍課堂氣氛。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一味地照本宣科,語言平淡無味,必定導致課堂氣氛死氣沉沉,學生無精打采。而如果教師在教學中適時地穿插幽默,就給緊張的教學注入生機和活力,使學生精神振奮、情緒飽滿的投入學習。這種狀態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有利于拓展他們的思路,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平時不愛聽講的學生也會被這種氣氛所帶動,融入到教學中來。在活躍的課堂氣氛的感染下,教師也會更有激情,發揮最佳的教學狀態。教師把幽默的小故事放在開課時候使用,由此奠定了這節課,活躍了課堂氣氛,并以期待的心情等待教師對本節知識的傳授。
“分組教學”是指通過學情分析,將所教班級學生按照學業水平、能力、性別、個性特征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組4—7人不等,根據學生特長如生物基礎知識、實驗技能、某種生物的觀察或飼養等,選出組長(組長可根據學習內容選定),為學生主動參與、積極交往、合作學習、公平競爭創造條件?!胺纸M教學、合作達標”的程序是:(1)目標定向。教師布置可供選擇的適合于小組合作學習的作業內容,各小組自主選擇、接納。(2)組內交流。以學生為主體,先個體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再小組內發言交流。教師對小組學習作必要的指導和調控。(3)全班交流,小組代表綜合學習結果向全班匯報。事實證明,采用“分組教學、合作達標”的教學組織形式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僅如此,這一教學組織形式能有效地糾正教師“獨占課堂”的不良傾向,對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競爭意識也將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
三、注重教學信息反饋
生物教學大綱明確指出,生物課堂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主體,并不意味著忽略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是辯證統一的關系,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得越充分,學生的主體地位就越鞏固。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教學信息的獲得、反饋和調節上。教學過程是一個結構復雜、影響因素眾多且處于動態變化之中的系統。在生物課堂上,教師應不斷地從學生學習中取得反饋信息,了解教學情況,并相應調節教學的內容、難易、進度、方向,使學生忙而有序、忙有所獲。雖然教師退居二線成為課堂教學的旁觀者,但是對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要求更高。如在講述生物進化歷程時,我引導學生比較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的心臟結構,有位同學卻標新立異把蚯蚓的心臟拿來比較,并得出動物的心臟是由無到有、由多到少、由簡單到復雜的結論,這是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我捕捉到這一信息,鼓勵這位學生向全班同學闡明自己的觀點。該同學的觀點引起全班的一次大討論,這是一次探索求知方法的大討論,這次討論加深了學生對生物進化論的理解,有助于學生生物進化思想的形成與發展。成功的反饋是激勵學生學習的強有力手段,它能夠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激起追求更大成功的欲望與信心。成功反饋一方面要及時,另一方面教師要采用鼓勵性評價,擴大反饋范圍和內容,爭取“東邊不亮西邊亮”的效果。在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鼓勵,這種做法能夠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培養,創新潛能得到激發。當學生獨立思考遇到困難時,教師應及時給以提示、點撥;當學生對某一個問題爭論不休時,教師應及時引導或轉移學生討論的主題。
參考文獻:
[1]唐勁松編著:《教育機智漫談》,海天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頁。
[2]參見董遠騫等著:《教學的藝術》,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96頁。
[3]羅福應:《教學與幽默》,《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3期。
[4]王升、邢秀茶主編:《課程與教學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1頁。
[5]張連喜.構建初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思路及策略[J].新課程學習:中,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