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琦
摘 要:“對分課堂”是當下可以應用在高職院校課堂教學中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優化了傳統講授式課堂與討論式課堂各自的優勢,把教學整合為講授、內化吸收和討論三個環節。本文將“對分課堂”教學方法應用到《飯店收益管理》課程的教學中,并對教學效果進行了調查和分析,從而認為在高職院校的課堂教學中值得推廣。
關鍵詞:“對分課堂”;教學方法;飯店收益管理;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 F59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34-140-2
1 “對分課堂”的內涵
“對分課堂”是由復旦大學心理學系張學新教授基于對大學課堂教學現狀的思考和實踐,于2013年提出、2014年春季學期開始實施的課堂改革教學方法,目前正不斷在高等教育、中高等職業教育、中小學教育中得到廣泛嘗試和認可。
“對分課堂”的關鍵創新是“隔堂討論”。該教學方法將傳統講授式課堂與討論式課堂各自的優勢進行整合,把一部分課堂時間分給教師主導講授基本知識,另一部分課堂時間分給學生以討論的形式進行交互式學習。在實施“對分課堂”中最關鍵的一點是教師對知識點的講授和學生交互式學習的討論需要在時間上分隔開來,即“隔堂討論”,學生在本次課上所討論的內容是教師在上一堂課上根據講授內容而提出的任務。
實施“對分課堂”值得注意的是課堂時間安排的靈活性?!皩Ψ终n堂”對一次課中教師講授和學生討論的比例沒有進行硬性的規定。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的性質、任務的難度和學生的狀態靈活安排講授和討論的時間,可以五五開,也可以八二開,甚至九一開。“對分課堂”強調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內化”。教育家杜威認為實現有效學習必須“將思考作為學習的中心”。所謂思考,就是識別我們所嘗試的事情和從這種嘗試引發的結果之間的關系。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時間段能對課堂講授內容進行個性化的內化吸收的過程也是思考的過程。學生通過內化對課程相關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學習任務明確,學習內容清晰。思考的成果會在后續的交互式討論中得到體現,并作為對學生學業過程性評價的一部分,使自主學習和課堂學習得到有效的統一。
2 “對分課堂”在《飯店收益管理》的教學實踐
我國的飯店業發展經歷了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時期與暫時調整時期,飯店市場日趨成熟,競爭日益激烈。而收益管理是當今飯店業矚目的管理策略與工具,國內外實施收益管理的飯店都取得了顯著成效。《飯店收益管理》是我院酒店管理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課,通過課程的學習,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能夠具有飯店收益管理的理念,熟悉飯店收益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飯店收益管理的實戰方法和技巧。
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本課程理論性較強,邏輯思維要求高,學生易感到枯燥、乏味。我們對2014級酒店管理專業的一個教學行政班嘗試使用“對分課堂”教學方法。該班有學生44人?!讹埖晔找婀芾怼饭灿?6學時,每星期2學時,每次課連續80分鐘。
2.1 《飯店收益管理》的課堂教學實施步驟
該課程在授課過程中有9周的授課安排了“對分課堂”。根據對分課堂的理念和操作要求,每次課的前部分時間由學生4人為一組的分組討論上次課所布置的任務,每次“對分課堂”的小組成員都是不固定的,由學生當時的座位情況決定,共分成11組。后部分時間由教師講授后續新知識的框架、基本概念和重點難點,并布置新的任務,作為下次課討論的題材。
學生可以在討論時間交流自己在解決任務的過程、方法以及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彼此分享學習體會,發表自己對相關問題的觀點和建議,并解答疑難。教師在大局上把握學生的討論節奏,調節學生的討論氛圍。討論階段由4個環節組成,即小組討論、教師抽查、自由提問、教師總結。每次都按照該次序組織討論。小組討論的時間根據具體情況確定為5到20分鐘不等。
每一個專題結束后,要求每個學生完成讀書筆記。鑒于高職學生的學情,讀書筆記以“亮考幫”的形式完成?!傲灵W閃”是指在本專題的學習過程中自己感受最深、收獲最大、最欣賞的內容,至少1個,更多不限;“考考你”是指自己已經弄懂了,但是別人可能還不懂得,可以拿來考其他同學的地方,至少2個,更多不限;“幫幫我”是指自己還不懂的,需要在討論時請其他同學給予幫助的問題,至少2個,更多不限?!傲量紟汀钡膬热菀矔鳛檎n堂討論的題材,通過上述的討論過程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
具體地,以“實用的預測方法”為例,第一次課介紹飯店收益管理中實用的預測方法,如定量預測法、定性預測法、根據預訂進度預測等。在講授過程中,教師不會對每種預測方法都給以面面俱到的全盤講授,而是重點分析、講解預測方法應用中的難點,給學生留有獨立思考和提升的空間。然后給學生一個預測的案例,請學生思考是否同意該收益經理所做的預測?為什么?以該案例為載體,學生在課后自主安排學習,對課堂上提到的預測方法進行內化吸收,并對案例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斷。第二次課前面部分時間先按照上述程序組織討論,互相解惑答疑,共同成長。通過討論,學生不僅學會了飯店收益應該怎樣做預測,而且學習主動性和合作學習能力得以激發和提高。
2.2 “對分課堂”中對學生的評價
在“對分課堂”教學方法中,我們對學生《飯店收益管理》課程業績的評價采用過程性評價為主的彈性評價機制,強調對學生平時學習狀態的評價。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個人作業的質量、“亮考幫”的完成情況、課堂討論的參與度,對學生的課程成績做出全面、客觀的評價。具體來說,在學校對學生課程考核的規定前提下,《飯店收益管理》課程業績的評價由平時評價和期末評價兩方面構成,各占50%。在平時評價中,學生的到課率占比10%,課堂討論參與程度占比20%,個人作業和“亮考幫”各占30%,階段測驗占比10%。期末評價以閉卷考試為主,考試內容為課堂上教師重點講授的,并且學生在自主學習階段內化吸收和課堂討論階段掌握的知識點和基本內容。
3 “對分課堂”教學效果的調查及反思
3.1 教學效果的調查與分析
為了了解《飯店收益管理》實施“對分課堂”的教學效果,在一學期的課程教學結束后,我們對該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有8個題項,涉及三個維度的效果反饋:課堂學習意愿、課后自主學習和“對分課堂”本身。發出問卷44份,回收44份,問卷回收率為100%。
調查結果的匯總分析表明,在課堂學習意愿維度上,52.3%的學生基本同意“對課堂學習感到很有興趣”,13.6%的學生非常同意;56.8%的學生基本同意“課堂學習能吸引他們投入到討論中”,25.0%的學生非常同意;47.7%的學生非常同意“不懂的內容能通過課堂討論得到解決”,而4.5%的學生則對此持否定態度。在課后自主學習維度上,29.5%的學生表示他們會在課后花時間進行自主學習,40.9%的學生也基本同意;11.4%的學生認為課后自主學習中要解決的任務是合適的、是他們能勝任的、并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感到有成就感,而38.6%的學生是部分同意,另有9.1%的學生覺得課后自主學習的負擔重了,感到有壓力;在“對分課堂”教學方式本身這一維度上,68.2%的學生表示他們能夠很好地適應或基本適應這種教與學的新方式,9.1%的學生則表示這種上課方式較累;79.5%的學生同意或基本同意“對分課堂”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習的熱情,而6.8%的學生則對此覺得沒有很明顯的感受;68.2%的學生對“對分課堂”教學方法下的學習效果持非??隙ɑ蚧究隙ǖ膽B度,并希望將來能繼續通過采用“對分課堂”教學方式學習其他課程。
3.2 “對分課堂”教學實踐的反思
就當下而言,“對分課堂”仍是一個新生事物,在今后教學實踐的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問題。首先,教師應充分備課、精心設計。教師應不斷豐富知識積淀,明晰重、難點,設計能給學生學習空間的任務。其次,教師應注意把控上課的節奏和氛圍。要讓學生有話說,作業一定是書面形式,沒有作業,就不組織小組討論;教師抽查時,隨機抽到的學生一定要講小組剛剛討論的內容,不能講自己的觀點或問題。最后,教師應及時一對一的反饋,保護學生的自尊性和隱私,使每個學生都能夠體會到主動探索的樂趣,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成長。
參 考 文 獻
[1] 張學新.對分課堂:大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新探索[J].復旦教育論壇,2014(5).
[2] 李欣.對分課堂:有中國特色的大學教學新方法[J].學周刊,2016(10).
[3] 楊淑萍,王德偉,張麗杰.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及其師生角色分析[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5).
[4] 王世革,黃明賢.對分課堂教學模式與大學化學教學[J].廣州化工,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