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要: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下面,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談幾點做法和大家一起探討。
關鍵詞:高中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作為語文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到語文基礎知識掌握語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會學生怎樣學習,掌握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具有“點石成金” 的指頭,能夠自己去獲取知識,成為真正有用的新型人才。這對學生一生的影響意義重大。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下面,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談幾點做法和大家一起探討。
一、以課堂提問為突破口,營造使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
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們在符合他們身心特點和發展水平的探究活動中,常常興趣盎然,情緒高漲,接受知識、運用知識的效率也特別高。可見,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對語文課的自主學習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只有學生對學習內容充滿興趣和疑問,其思維才會處于積極主動的活躍狀態,從而產生學習的欲望,積極主動地去閱讀思考,對課文做出較為深刻甚至是獨到的解讀和評判,才會有自身深刻的感悟和啟迪。我常想:如果學生連語文課都不愿上,這是我們語文教師最大的敗筆、瀆職和悲哀。要上好一節語文課,使課堂始終處在一種積極主動的氛圍之中,單靠一兩個提問是不夠的,它需要我們站在高處,從整節課、整篇課文來謀劃,設計出一組有層次、有步驟的系統化提問。這樣的提問才有一定的思維深度,才能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認真解讀文章,使課堂學習從多方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乃至創造能力。
二、激發興趣,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
教師的教學方法要有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自主學習的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起來。
教學中或引用詩詞、成語、名言警句、寓言故事、對聯、俗語、名人故事等,激發興趣,豐富知識;或借教具、助領悟,如講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時,可先讓學生聽崔健的《父親》,在聽歌時讓學生思考父親給自己的感覺,悠揚的旋律會讓學生想起生活中的情節,感人的歌詞會在學生內心深處激起層層波瀾。聽完歌曲自然就會積極談論自己的感受。這樣,讓學生對課文有興趣,對解疑有信心,學習主動性自然會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巧妙構思,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就能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情境,把學生自然而然地引向自主學習的意識中。
教師教學方法要根據不同的課文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認知和情感反應達到頂點使師生的教與學的積極性達到最佳配合狀態。發現法,可以讓學生主動探索,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從而品嘗到成功的喜悅;點面結合法,是找準切入點,以教師的點帶動學生的面,以學生的點帶動學生的面,從而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氛圍;層次法,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設計不同的學習目標,進行分層教學,個別輔導,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都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優化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完善自主性學習思維品質
思維是智力活動的核心成分。思維品質,體現了每個學生思維的水平和智力、能力的差異。因此,在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上,必須抓住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思維品質這個突破口,做到因材施教。自主性學習思維品質的成分及其表現形式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深刻性是指思維活動的抽象程度和邏輯水平,以及思維活動的廣度、深度和難度。它表現為智力活動中深入思考問題,善于概括歸類,邏輯性強,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 律,預見事物的發展進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愛提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尋根問底的精神和習慣;引導他們多方面思索問題的解決方法,全面把握問題的各個方面和各個因素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意知識的科學性和系統性訓練。在訓練學生技能時,要求嚴整性、規范化,做到一絲不茍。這些措施都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性學習思維品質的深刻性。(2)靈活性是指能夠根據客觀條件的發展與變化,及時 改變先前擬定的計劃、方案和方法,尋找新的解決問題的途徑。具有這種品質的學生善于從新的觀點和新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擺脫偏見和常規的處理問題的方法。(3)批判性有五個特點:分析性、策略性、全面性、獨立性和正確性。培養自主性學習能力是發展自主性學習思維品質批判性的重要途徑。(4)敏捷性是指自主性學習思維過程的速度或迅速程度。有了自主性學習思維品質的敏捷性,在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就能夠適應迫切的情況而積極地思維、周密 地考慮、正確地判斷和迅速地做出結論。自主性學習思維品質的敏捷性,是以上述三種品質為基礎的,同時,又是這些自主性學習思維品質的集中體現。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思維品質的敏捷性,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有一定的速度和密度,同時注重認識策略和程序性知識的教學,加強心智技能的訓練和培養。
四、在語文課堂中應用其他學科知識,引導學生領會,欣賞語言,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我國古代的詩詞歌賦都是伴隨著音樂,舞蹈發展起來的,青銅器的鑄造也成就了我國傳統文學的風雅頌的輝煌,楚辭漢賦也促進了宮廷編鐘等的演奏,唐詩宋詞吸取了先前文化之精華,把文學藝術推向了高峰。這些傳統文化在語文課本中的涉及是比較多的。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融會貫通,在講授語文的過程中滲透數理化知識,用體音美知識欣賞語文,用歷史知識印證語文,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博大精深,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語言知識,提高學生的興趣。
五、以教材為基礎,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每個人身上都蘊含著表演,語言交際等潛能,得到了開發,就會形成特殊才能。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要以課本為載體,在讓學生在范例的基礎上創新學習方法,實踐學習方法,充分發揮學生內在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比如,教材中的戲劇,可以讓學生自行表演,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還可以指導學生辦校刊,深入社會進行采訪,體驗小記者生活;也可以讓學生仿照課文講解制作物件等。總之,高中語文教學要順應時代發展需求,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著力培養學生的閱讀,寫作和語言交際能力,教給學生創新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