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莉
摘要:在素質教育已成為主旋律的今天,德育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幼兒正處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學習做人的奠定期,因此,在幼兒教育中,我們老師和家長都應重視幼兒期德育教育,完善其人格,使其成為一個品德高尚、對社會有用的人。
關鍵詞:幼兒教育;德育教育;滲透;素質教育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幼兒園的品行教育應以情感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生活以及各項活動之中。陳鶴琴先生認為:怎樣的環境幼兒就得到怎樣的刺激,得到怎樣的印象。在幼兒園中“時時有德育,處處有德育”。我們始終堅持有目的有計劃的把德育滲透在幼兒的一日生活學習之中,顯得更為重要。作為啟蒙教師應從小處著手,細心觀察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采取最適合幼兒特點的方法,有針對性的對幼兒進行良好行為習慣個性的培養,發展個性傾向提供鍛煉的好機會。
一、在幼兒一日活動中滲透德育觀念
幼兒教育中,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把道德教育滲透到幼兒的衣食住行,言談舉止等生活的各個方面,使幼兒在具體的行為中,逐漸萌發愛家鄉、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的情感,培養幼兒誠實、勇敢、好問、友愛、愛惜公物、不怕困難、講禮貌、守紀律等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真正地為幼兒良好品質的形成打下堅實基礎。例如,當生活中的弱小者如小弟弟、小妹妹及需要幫助的同伴交往時,幼兒會自然流露出“愛心”,并付之于行動——去幫助他人、為他人服務,當幼兒學會了正確的關心行動以后,及時地進行順勢強化鞏固。如點名、或發小禮物、獎品等對有點滴良好行為的幼兒及時表揚,使幼兒逐步形成主動關心別人的良好品質。
二、在幼兒生活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
心理學家認為:兒童品德的形成和發展須經歷一個社會化的過程,是兒童在社會交往和社會合作中通過承擔和扮演各種社會角色協調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的各種關系,從而習得某些社會公認的道德規范。由此可見,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和親身的體會,將有助于幼兒道德品質的形成。而陳鶴琴活教育理論中的“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教學原則正是這一理論的體現,其含義是要重視學習直接經驗,強調以“做”為中心,主張在學校里的一切活動,“凡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由此我們感到“做中學”的思想是符合幼兒道德形成規律的,是能夠運用于幼兒園德育的實施。“做中學、做中教、做中求進步”的方法原則能充分發揮幼兒在德育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對于提高幼兒園德育的實效性是有價值的。
三、利用節日活動進行德育教育
在每年傳統的節日里,我們在歡慶節日的同時,都會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如“三·八”節進行愛媽媽,愛阿姨,愛奶奶的教育:節前,老師向幼兒介紹節日的名稱,日期,同時,要求每個幼兒在家了解媽媽、阿姨、奶奶的辛苦,從中使幼兒萌發尊敬媽媽、尊敬為社會作出貢獻的阿姨們的情感。節日當天,小朋友把親手做的大紅花獻給媽媽,還與老師一起制作展板“媽媽,您辛苦了”。節后,教師要求幼兒在家為媽媽,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請家長把孩子做的好事記錄下來,大家拿回來一起交流,在孩子之間起到榜樣和鼓勵的作用。在活動過程中,使幼兒懂得了尊敬媽媽等長輩,并且明白了表達感情要付之行動的道理。“十一”國慶節來臨之際,我們結合親子活動,設計了“愛祖國,愛家鄉”的主題活動。通過了解家鄉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使幼兒萌發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敬老節”到敬老院進行慰問演出,強化幼兒對老人的敬愛之情。
四、在游戲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幼兒園對幼兒實施教育的主要形式。教師在指導幼兒進行各種游戲活動時,要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偶發事件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游戲結束,要提醒幼兒整理好玩具,逐步引導幼兒學會自我管理。另外,要建立良好的活動常規,制定必要的游戲規則,使游戲活動在寬松、友好、愉悅的氛圍中進行。通過自由、自主、開放的游戲活動,既能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又能促進幼兒各種能力的發展。其次,孩子們的積極參與,手腦并用,親自感受了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了發現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游戲活動中,孩子們團結友愛,相互合作,有助于良好品德的形成。
五、在家園共育中進行德育教育
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靠幼兒園單方面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需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因此家庭、幼兒園和社會各方面都要加強對幼兒思想品德的教育,保護幼兒健康成長。我們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取得家長的配合。俗話說的好:“獨龍下不了雨!”以上各類情況的教育,還必須有幼兒家長的密切配合。好的習慣需要教師和家長,乃至整個社會的共同的教育和培養。還是那句老話:“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一方面,孩子從小不培養好習慣,就必然形成壞習慣,壞習慣形成了,再改就很難;另一方面,在孩子小時候加強德育教育,與孩子天真無邪表現并不矛盾,越是懂禮儀的孩子,越能獲得自由發展的廣闊天空,因為他是受人們歡迎的。家長、教師必需行為正確,做幼兒的榜樣。家長和老師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要求幼兒做到的事,自己要先做到,不許孩子做的事,自己堅決不做,要用自己的言行為孩子創造一個文明健康的環境,確保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六、結語
樹木只有根深才能枝繁葉茂,才能開花結果。幼兒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只有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修養,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世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