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娟
內容摘要:隨著“互聯網+”日漸成為生活、學習、生產創新和變革的重要引擎,將“互聯網+”加入高職文秘專業的學生人文素養的教育過程中是大勢所趨。本文針對文秘課程的設計和培養的要求,淺析“互聯網+”時代下高職文秘專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互聯網+” 高職文秘 人文素養教育
在高職文秘專業的教學中,教育的目的要以就業為導向。在進行文秘專業學生人文素養教育過程中,培養適宜“互聯網+”時代下的高職文秘專業學生,從而推動行業的發展。
一、“互聯網+”與人文素養教育
“互聯網+”代表的是一種新型的經濟形態,是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過程中的信息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為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形態。同時“互聯網+”也是將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型的信息技術和現代制造、生產性服務加以融合創新,推動行業的發展。
“人文”在《易經》當中的解釋為“關乎天文,以察時變;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大致來講,人文素養就是需要很好的處理社會、他人的關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社會屬性方面的問題,也是一個人文化修養和價值取向的重要表現。高職文秘專業學生的培養尤其注重人文素養的提高,文秘是作為企業的門面,代表著企業的形象。秘書的談吐、禮儀和能力往往被認為是其他單位了解企業的重要指標。交際和公關雖然可以通過一定的課程訓練有所提高,但要從根本上改善秘書的該項能力,還需要從本質上有所提升,就是利用多種方式和渠道豐富學生的人文涵養。
二、“互聯網+”創新與人文素養的訓練
在“互聯網+”時代下的高職文秘的人文素養,不僅僅包括專業的知識,還要培養學生對社會信息的把控和和公關及寫作的水平。歸納起來,人文素養就是對所有的社會信息進行識別、加工、利用、創新、管理的知識能力和個人的談吐、修養及道德等各方面的基本品質的總和,強調的是個人在日常的公關工作中總體的發展水平。所以在高職的文秘專業的人文素養教學中,教師需要對“互聯網+”時代下的企業發展模式進行深入的分析,才能確定培養的目標,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為學生后期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 制定明確的培養目標
在“互聯網+”時代下的高職文秘專業學生的人文素養的教育,首先需要確立目標,設定的教育目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高效的獲取文秘工作的信息,讓文秘的工作更具有實效性,比如針對企業發布的文稿的表述上,需要具有形式完整,采用的公關方法便捷,真實可靠。將文秘的工作流程系統性、有目的性地解決。
(二) 利用“互聯網+”創建良好的人文素養培養環境
在進行教學時,可以采用“互聯網+”上的多個領域串聯的方式進行實踐。比如在進行公關文件的寫作中,學生可以根據多個領域的企業的運行模式,先在“互聯網+”的模擬系統中進行企業“實習”,讓學生在模擬情景的練習當中,體會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內部運行方式,熟悉秘書工作的主要方向,對公關、文件和公告等的撰寫有一定的了解。讓學生了解了工作的職責和范圍過后,明確了學習的放方向。在模擬實踐當中,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教師能夠掌握班級當中每位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比如在某個文秘班級中,學生的寫作能力普遍較差,那么在進行教學時,教師會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現優秀的文學作品,比如《白夜行》(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細細品味其中的表現手法,選擇一個喜歡或者將來想要進入的領域,在“互聯網+”的模擬系統中進行“實戰”。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文秘工作技能,還能提升學生的文學修養,培養學生寫作的邏輯、語言、修飾潤色還有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 突出信息技能的教育和人文素養的訓練
在“互聯網+”的時代下,文秘專業的學生除了要掌握上述技能與素養外,還要具備對社會信息的敏銳感知能力,這也是人文素養中的重要部分。文秘專業主要是代表企業的形象,實行公關政策,所以培養學生信息感知和提取是有必要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互聯網+”為題目,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行業,探討行業內實行“互聯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辦法,這樣的課題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時下的社會熱點及市場的發展方向,對自身及企業的發展也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由此可見,在“互聯網+”時下的高職文秘專業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涉及的領域更為廣闊。學生除了過硬的專業知識外,還需要豐富的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才能更快地適應崗位的要求,更好地融入社會。
(作者單位:南寧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