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杰
在新課程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全面實施主體化教學法是有效落實新教育理念的關鍵,同時,也是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深化新課程教育發(fā)展的重要措施,是新課程目標下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的出發(fā)點與落腳點。
主體化教學法實施體系重要措施新課程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廣大教師開始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并用這些新的教育理念去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實踐,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成果。而在新課程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有效落實主體化教學方法在教育實踐中的實施顯得更為重要,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如何能夠使這一教學法更加科學、規(guī)范,如何在教育實踐過程中建立起這種教學方法的長效運行機制,我認為我們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結合教學工作實際,有效建立起科學、合理的主體化教學法運行體系
在教育教學實踐之中,要想真正實施這種主體化的教學法,首先應該建立起規(guī)范的主體化教學實踐體系。而主體化教學法的體系建立應該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范圍很寬泛,包括了教師的課堂教學、學生的課外活動、學生的日常管理、學生的家庭教育以及社會教育四個方面,而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只有這四個方面有機結合在一起,才能保證我們成功建立起主體化的教學法體系。在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我們應該遵循以下的實施步驟,以幫助教師在教學實踐之中有效建立主體化教學法的長效運行機制。第一,教師在教學實踐之中應該積極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努力探索能夠有效體現(xiàn)學生主體化的教學思想,在教育教學實踐之中有效建立起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等四個層面在教育教學實踐之中形成較為完整且銜接緊密的教育教學體系。第二,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在不斷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與各項活動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實際制定相關的教育教學活動制度與教育教學管理制度,這些制度的制定要突出體現(xiàn)主體化的教育教學思想。第三,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與課外實踐活動以及學生的管理與社會教育活動時,應該注重主體化教學特色的體現(xiàn),把主體化教學法滲透到教育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主體化教學法在教育教學實踐之中長效運行。在教育教學工作的實踐中積極落實主體化教學法,是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保證,是主體化教學法體系不斷完善的關鍵。
二是在教育教學實踐之中逐步建立主體化教育管理機制。在教育教學實踐之中以主體化的教學思想為指導,在全校各個教育職能部門之間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管理機制。學校的各位領導、教師應該齊心協(xié)力把教育的發(fā)展放在首位,工作中時刻心系學生的發(fā)展與教育的發(fā)展,在工作中統(tǒng)一思想,共同建立主體化教學法的長效運行機制。
三是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根據學生的現(xiàn)實水平有效建立起主體化教學法的評價機制。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以主體化的教學法為指引,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學生評價機制,把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教育管理質量等一些關鍵的工作進行科學合理的測評,這就需要廣大的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不斷摸索,以建立起一整套學校評價標準與學校評價辦法,促進學校主體化教學法的長效運行。
二、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教學培訓研討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的業(yè)務能力
1.集中研究培訓。學校可以根據教學實踐中出現(xiàn)的某一問題成立課題研究小組,研究同一課題的教師可以集中進行交流與研討,分享自己在教育教學實踐之中的經驗與反思。其集中研討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可以采取講座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專題輔導的形式,通過這些經驗的交流讓所有的教師都能夠在交流中有所收獲,有所成長。
2.實施例會研討。例會研討是教師培訓方式中的一項重要組織形式。在例會研討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學習新的教育理論與教育科研方法,教師也可以通過教育工作實踐之中的典型問題進行細致的分析,并與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教學方法與學法引導,使所有的教師在研討中成長。在教育教學實踐工作中,實施例會要根據實施的需要而定,在例會中落實各項教育要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學的工作效率。
3.聽課研討交流。聽課研討是有效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一種方法,因此,每位教師每月至少應該完成一次示范課的教學任務,并組織全校教師進行聽課,課后針對教學過程中的優(yōu)點與缺點進行研討。
此外,學校也可以為教師的成長提供更廣闊的平臺,學校可以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師資培訓辦法,加強教師與名校名師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使教師學習名師的教學經驗與教學方法。在新課程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大力提倡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采用主體化的教學方法,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教師應該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充當組織者與引導者的角色,掌握課堂的教學研討活動的順利開展。
在努力推進主體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努力構建主體化的教育教學體系,不斷加強教師的系列培訓工作扎實有效開展,推動主體化教學體系的形成,有效建立實施“主體化教學法”的長效運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