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華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機地進行思想教育的滲透,促進學生個性心理品質的健康發展,使其水乳交融,自然生長,這是素質教育的本質特征,也是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的要求。
小學數學德育滲透數學教學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國民教育關系著中華民族的存亡與興衰。在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用新課標的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真正做到“文以載道,道以文蓋”,使“文”“道”有機結合。
一、根據課本上的數學內容,滲透品德教育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很豐富,只要我們做教師的認真鉆研教材,充分利用課本中的素材,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把德育貫穿于數學知識的教學中,就能夠很好地對孩子們進行品德教育。例如,在教授一年級《認識人民幣》時,使孩子們認識到人民幣是國家發行的,上有我們的國家名稱和國家的象征——國徽,要求孩子們要象愛國家一樣去愛護人民幣。教授二年級的《乘法的初步認識》時,我插入了一張我國運動員領取4×100米冠軍時的圖片,既讓學生認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讓學生明白要想像大姐姐一樣為國爭光,就一定要從小努力學習,養成好習慣,長大后才能有所成就。
二、聯系生活,在有趣的數學活動中滲透德育
在課內,教師不僅寓德育教育于數學過程,還應鼓勵和指導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社會調查等途徑搜集、占有資料,從中受到教育。如在教學“時、分”的認識時,可這樣引入課題:演示舉世矚目的中國“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的畫面,讓學生說出“神舟七號”發射時間是幾時?結束時,再演示“神舟七號”成功返回地面的畫面,讓學生說出“神舟七號”返回的時間是幾時?通過聯系學生感興趣的信息引出課題,這樣既能及時讓學生了解一些外界的信息,又能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他們愛科學和用科學的興趣。同時,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三、要善于在嚴格的訓練中培養學生嚴謹治學的態度
數學是科學性很強的學科,其概念、定理、公式等內容都相當嚴密,要在具體的分析、計算中隨時隨地培養學生準確的數學語言、數學推理和數學計算,以養成嚴肅認真的態度和嚴格訓練的習慣。如在教學“圓錐的體積公式”通過演示、推導出計算公式后再出示這樣一組練習題,讓學生判斷并改錯。
1.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
2.圓柱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
通過練習,使學生明白圓錐體積是和它同底等高的圓柱體積在計算體積時,公式中不可丟掉,否則就算成圓柱的體積了。計算時要認真、細心,做到心中有數。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嚴謹的作風,為其終身學習、生活奠定某種基礎,這是另一方面的德育滲透,是作為數學教師必須注意的工作。
四、善于挖掘數學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蘇霍姆林斯基說:“世界是通過人的形象進入人的意識的。兒童年齡小,他們經驗有限,那么生活中的形象越鮮明,思想影響就越強烈。”在小學教學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內涵十分豐富,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學知識的同時,不失時機地潛移默化地進行思想教育,把德育教育貫穿于對知識的教學中。例如,教材中關于“高、矮”的章節,出示了2個小朋友護送一位眼盲的老爺爺過馬路的場景。不言而喻,這可對學生進行尊敬老人的教育,使其明白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五、結合數學知識在練習題中的應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數學的科學性和嚴密性要求學生學習數學要一絲不茍。通過練習,使學生形成做事情認真負責的態度,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培養克服困難的精神,讓他們敢于正視錯誤,并能夠及時改正錯誤。例如,在進行加減計算訓練時,先要求學生認真看題,邊看邊想:題目中的數字是多少,有沒有寫錯?先計算什么?再計算什么?在計算完成后要求學生進行檢查,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并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養成仔細審題,養成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同時要求學生書寫工整,特別是數字、加減符號等。以培養學生刻苦鉆研的學習態度,培養獨立思考和克服困難的精神。
六、利用數學學科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
數學本身就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在教學中,數學教師首先要有嚴謹、認真的教學態度。講解數學的概念時,要運用數學語言進行完整而又準確地敘述;對公式所起的作用,要講得確切;在板演過程中也要有條有理,推理更要步步有根據。時時事事給學生做嚴謹認真的表率。其次,教師要盡最大可能用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勇于克服困難、追求真理、開拓創新的精神,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參考文獻:
[1]吳新智.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方法[J].新課程,2012,(06) .
[2]李彪.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教育[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10).
[3]趙云霞.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研究[J].中小學電教,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