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昌戰
摘要:“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課堂教學生活化”是指課堂教學與社會生活、學生生活相結合,使課堂教學方式變成學生積極參與、樂于參與的生活過程,把課堂變成“小社會”。它包括:教學目標的生活化、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教學活動方式生活化。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整合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策略中,學生合作能力是學生的整體素質之一,那么如何把合作學習法整合到課堂教學生活化中去呢?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課堂中要融進合作學習的形式
1、合作討論——發揮學生參與的主體性。在課堂上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組中要注意層次學生的優化組合。然后教師把學習的內容分成幾個問題寫在黑板上。在學生已獲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但尚未得出結論之前組織討論,這樣可以通過討論互相啟發,分析綜合,在掌握感性材料的基礎上抽象概括,探索出所要掌握的結論。因此課堂中也因討論而鮮活起來。
2、合作練習——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要達到高效課堂,課堂練習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今天,具有不定性、探索性的開放性練習,已被越來越多的教師采用。而運用小組合作進行開放性練習,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給他們以較大的思維空間,使他們樂于交流,從而真正成為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天地。
3、合作評價——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課堂教學中,教師在經常對學生的學習作出評價,以便學生了解自己的情況,及時改正錯誤。在合作評價時,教師應要求學生認真聽每個同學的發言,概括別人發言的要點,經過分析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樣,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通過對比分析,找出了適合自己的最佳方法,既鍛煉了思維,又培養了表達能力。
二、合作學習在課學教學生活化中的操作
1、明確學習任務。為了讓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開展得有序、有效,學生一定要有明確的學習任務,也就是教師向學生說明學習的內容和目標、完成任務的方法、評價的標準等等。
2、創設生活情境。創設情境的目的就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數學知識融入現實生活中,學生樂于接受。因此,我在教學中經常采用的辦法就是描述貼近兒童生活的事件,要解決的問題就包含在這個事件之中,為學生設置了解決身邊數學問題的情境,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三、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應用中注意使用的策略
1、合理組建小組合作交流學習的組織。①小組成員的合理搭配。合作交流小組的成員的搭配應根據學生的學業成績、學習能力、性別、興趣愛好、家庭背景進行。一般4~6人一組,盡量保證一個小組內的學生各具特色,能夠相互取長補短,使組內成員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和互補性,保證小組競爭的公平性,體現“組間同質”的原則。②重視學習小組“領頭雁”的培養。重視學習小組“領頭雁”的培養。這“領頭雁”必須具有多方面的素質,學習要優秀,責任心要強,并能管住自己,而且樂于助人,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有一定的組織能力。③培養學生掌握社交技能。導致合作交流學習小組解體或學習不能順利進行的主要原因就是小組成員不會合作交流,學生不合作的原因往往也不是學生缺乏合作交流的愿望,而是學生缺乏合作交流的方法——社交技能。所以教師最好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學生掌握必要的社會技能。
2、合作學習要選擇恰當的時機。①合作時機應選擇在個人操作無法完成時。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發合作的欲望,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②合作時機應選擇在學生個人探索有困難時。由于學生的知識技能和生活經驗是有限的,所以當他們在學習新知識、需要新能力時,往往會遇到困難。教學中處理好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的關系,選擇學生有困難需要幫助時組織合作學習,小組合作一定能取得較好的效果。③合作時機應選擇在學生意見不統一時,同時合作時機應選擇在解答開放性問題時。
四、合作學習法運用到課堂對教師的要求
1、加強學習,轉變觀念。要把合作學習法整合到小學數學課堂中去,教師首先要學會合作交流學習,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合作與交流的能力與技巧。新課程的啟動,學習方式的變化,呼喚著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在數學課堂合作與交流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授知識,而是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越來越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是參與課堂活動的“平等中的首席”。
2、當好引導者,創設好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生活情境。在指導全班學生共同完成對新知識的總結、提煉與運用時,教師的角色更多的是一個“穿針引線”者。教師需要傾聽學生的匯報,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概括和提煉學生已發現的結論,提供學生運用新知識的情景,及時給出促進學生發展評價意見等等。特別是當不同的學生分工研究的是一個復雜問題的不同側面時。教師還需要時不時地對學生的各種觀點加以綜合,因為有時不同小組的學生可能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3、搞好師生關系,當好合作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作為合作者的角色,設身處地感受學生的所做所為,所思所想,引發學生合作學習的動機,提出合作學習的目標,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活動前向學生提出合作建議,與學生融為一體。
總之,要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離不開合作學習法。教師要能熟知、掌握和使用這一學習法,要游刃有余地把合作學習法用到小學課堂教學中去,才能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