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朝武
摘要:計算機在日益的普及,如果在信息技術專業學習中學生還像以前那樣只簡單地學習一些基本操作的話就沒有太大的必要了,這樣學生將來走出學校后比那些沒有接受過計算機專業學習的人多學不了多少知識,也就不會適應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社會要求。為此,我們必須看到現階段中職信息技術教學的問題所在,積極地采取一些教學措施,補充一些教學內容,兼顧中職學生自身素質的同時,讓學生能夠更多地接受前沿的計算機技術,走出學校后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中職;信息技術;課程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時代,計算機早已深入到人們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全新的學科,必須要有新的教學方法,體現出新的學科特色。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學生對新生事物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滿足他們求知欲的同時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一名信息技術的教師,一方面要善于引導學生學習,一方面要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雙管齊下,才能培養出全面的人才。
一、改變教學觀念,體現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針對學生學習情況不同,接受能力不同的問題,教師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拋棄傳統教學中將知識講解給學生的“滿堂灌”的教學形式,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它們分成小組,教師為每個小組制定適宜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和知識及技能來開展自主性學習,讓學生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的積極學習態度,并讓學生在這樣的探索過程中掌握學習計算機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教師要走進每個小組的學習過程中來,及時地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問題或疑惑。這樣就能夠讓水平和技能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擁有適宜自己學習和提高的目標,不會打擊底子較差學生的自信心,也保護了水平較好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博士也說:“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興趣是學生學好一門技術的重要前提,是學習的動力,當學生對某一事物感興趣時,他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研究它,而且樂此不疲,直至取得一定的成果。為了培養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教師要充分利用計算機這一載體,用圖、文、聲、像對學生進行感官刺激,展示給學生以時、空和人腦的三維坐標體系,展示現代文明為人們帶來的便捷、高效和開闊的視野,引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同時,教學中要注重與學生所學專業的結合,用計算機解決有關專業問題。如對于建筑施工專業的學生來說,在信息技術課上,教師可指導學生在計算機上繪制出《建筑制圖》中的有關圖紙、幾何體,通過計算機使所繪的圖紙、幾何體更直觀、更具體、更生動;又如指導學生在計算機上做出某一工程的資料、預算等等。通過這樣教學,使學生不但對所學的專業知識掌握得更牢固、理解得更透徹,而且也對信息技術課更加感興趣。
三、鼓勵學生思考,拓展創造性思維
雖然很多計算機知識看上去是“死”的,但是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確是一門高速發展變化的學科,創新是其改革前進的靈魂。我們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要樹立創新教育的思想,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活動進行思考,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和能力。一方面,教師需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因為創造從問題開始;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去分析問題,通過多種方式來解決問題。教學過程中,教師進行引導的時候要注意啟發他們的辯證創造思維,保持思維的相對性與求真性,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在實踐練習過程中,最好不要用一樣的題目,可以提供一個范圍的框架,讓學生自己去想象發揮,自己去面對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比如讓學生用word設計書目,什么樣的頁眉頁腳,什么樣的版式版花,都由學生自己去決定。計算機教師應該把教學活動當作一種文化的滲透熏陶,讓學生產生自覺自主學習的意愿,這樣才有可能開發他們的創新實踐能力。教師對學生的習作首先要進行肯定,然后鼓勵他們在原有知識基礎上向新的角度思考,拓展創造性的思維,學以致用,學以創新。計算機教學,要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成為“我要學”的生力軍,激勵他們自主思考,發揮出潛在的創造力。
四、培養網絡能力
Internet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這個平臺包羅萬象,我們所需要的有價值的信息應有盡有。如何讓學生從這個平臺上獲取、分析、加工并最終利用信息,也是信息技術教師指導學生的主要內容。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利用搜索引擎來搜索信息,告訴他們常用的、功能較強大的搜索網站,如baidu、google等;也可指導學生利用某些專題的bbs論壇中發貼來交流,來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五、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
1、制訂機房管理制度與簽訂安全管理責任書。教師既要考慮學生的安全,又要保障計算機設備正常工作不受損壞,此外機房里計算機數量多,教師不容易全面觀察到學生的舉止行為,學生有可能背著教師搞與學習無關的事。要保證課堂上人、機安全,防止學生做與課堂無關的事。機房的管理制度,應該有如下的規定:①學生到機房上課時對號入座,不準談笑風生,不可隨意換位。②學生上課時,不準將學習以外的東西(比如水果、口香糖等)帶入機房。不準在機房內隨意吐痰,亂扔紙屑,自覺維護機房清潔衛生。③不準打游戲、聊天,不瀏覽非法網站、傳播非法信息,不準在計算機上亂刻亂畫。④操作中,計算機發生故障,學生應立即報告老師,在記錄本上認真填寫,不得擅自拔插電源,隨意開關機。⑤不準利用機房做與教學無關的事情。未經老師同意不能將MP3、MP4、優盤、光盤等帶入機房,隨意亂插等。只有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機房管理制度,才能達到自覺遵守紀律與安全第一的目標。
2、制定上機公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生到機房來上課,如果一擁而進,課堂肯定會亂套,特別是在學生人數多于計算機數量的情況下,課堂將亂得更嚴重。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新學期開始,上第一節課前,教師要將電腦貼上編號,然后到任課班級給學生編隊定號,讓學生排隊有序地進入機房,對應電腦編號按順序就坐,將不會出現混亂現象。
參考文獻
[1] 吳沁紅.論信息技術發展下的會計教育[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2,(1).
[2] 何榮華.信息環境下會計專業課程設置的再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6,(9).
[3] 孫超.會計教學改革應順“需”而動[J].財會信報,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