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 要】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秘訣,是獲得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礎。興趣是學生認識事物和關心事物的主要動力。如果學生對學習不能保持興趣,就會視學習為一種苦役,也就不可能心情愉快地進行學習,從而導致學習效果較低,成績下降。據有關調查分析,造成一些小學生數學學習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他們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后,就更需要通過多種教學方法、手段來誘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動腦、動口、動手,使學習興趣得到保持乃至高漲,從而形成一種教學需要的“憤悱”狀態,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因此教師要注重根據低段學生的身理,心理特點,研究他們學習掌握知識的規律,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關鍵詞】興趣;數學;學生
一、故事激趣
故事對于每一個少年兒童都具有極大的誘惑力:不論家庭情況如何,每一個孩子在孩提時一有閑暇總會纏著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給講個故事,哪怕大人的故事編得破綻百出,他們也會聽得津津有味,并且沉浸其中,為主人翁的沉浮牽腸掛肚,更有甚者是躍躍欲試地為主人公出謀劃策。我在上師范時教我代數的一位周老師就經常利用這種方法,數學課總是和故事穿插在一起的,因此上他的課總也感覺不累,而到最后考核的成績在全年級也是名列前茅的?;蛟S是濃榜樣吧,我在工作中也就將教學內容滲透在故事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我在教學統計圖時,先設計了一個有四個生產車間的工廠,廠長為了提高生產效率,讓四個車間進行比賽,卻又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急得廠長幾天都睡不好覺的故事。這時就有學生開始為廠長支招了:把每個車間的產量用一張表列在一起,每個車間不都能知道自己車間的生產情況,互相一比不就知道誰先進,誰落后了……有的學生也就七嘴八舌地為廠長想開了,有的學生也開始翻書找答案,有的開始討論該想什么辦法……在綜合他們的意見后我再加以適當的點撥,學生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統計圖的的相關知識。這樣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了,積極性也就不用提了,教學效果也非常顯著。
二、游戲激趣
游戲是兒童最熟悉,最樂意參加的活動。兒童是在游戲中成長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設計符合兒童的游戲活動,啟發學生在喜悅中理解和掌握概念、規律,分析數量關系,掌握解題思路。把單調,重復,類同的數學知識游戲化是調動學生積極投入學習的好方法。例如在教學十幾減9這部分知識時這樣設計:充分利用教材第10—11頁上的插圖,將插圖展示的游藝機園活動作為學生學習十幾減9的活動背景,使乏味的運算與學生熟悉的生活,學生喜歡的活動聯成一體。通過解決“還剩幾個氣球?”“還有幾個沒套中?”等問題,使學生體會數學不只是寫在紙上的算式,而是蘊藏在生活中的一個個的問題,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動機。利用“猜字謎”的活動鞏固十幾減9的算法,培養學生主動提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的良好習慣。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數學,其注意力和觀察力都有明顯的加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容易被調動起來。
三、操作激趣
“要認識一個客體,就必須動之于手。”(皮亞杰語)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占優勢,在很大程度上還依靠動作思維,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通過實踐操作,充分運用眼、耳、手、口等各種器官,讓兒童感知數學問題,理解數學概念。
(一)畫一畫
在學習了“認識物體和圖形”后,讓學生用學過的平面圖形畫一些圖案,學生積極性非常高,畫出了如房子、機器人、火箭、花兒等。在畫的過程中,學生加深對所學圖形的認識,同時又培養了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擺一擺
一年級學生學習數的組成和分解、加與減時,讓學生拿出學具放在桌面上萬一玩擺一擺,加強感性認識,促進知識的內化。
(三)玩一玩
學習了立體圖形,為了讓學生體驗立體圖形的特點和區別,可以讓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自由地玩。學生通過搭一搭,滾一滾,加深對四種物體形狀的體驗。
四、典型激趣
典型是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俗話說得好: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而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件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產生我要學習的動力。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身邊的典型,讓學生能夠學有目標,趕有奔頭,從而產生學習的欲望。
五、直觀激趣
鮮明生動的圖像和實物,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適當的直觀教學手段對學生常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能有效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中利用課余時間做了許多有特色的教具。根據兒童的特點,利用他們喜愛的小動物玩具和色彩鮮艷的圖片來吸引學生,點燃學生的好奇之火,誘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通過實踐,使我體會到:利用直觀、鮮艷、形象的教具進行教學,符合學生的特點,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數學質量的途徑之一。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鬃拥倪@句話強調了興趣的重要,要讓學生“樂之”需要使學生保持學習興趣,這不僅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而且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現代的愛因斯坦也對興趣有著精辟的論述: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稊祵W課程標準》也說:通過數學學習,應使學生在興趣與動機、自信與意志、態度與習慣等幾方面獲得發展。所有這些,無一不在說明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每一個經歷過教育教學的人都知道,一旦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化被動為主動,學習就變成一種內在的動力和需求,學習將會變得事半而功倍,反之則將是事倍而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