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軍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作文教學改革也初具成效,不少實驗學校已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學生習作已由以往的說“假話”、“大話”、“空話”、“套話”轉變為說“真話”“趣話”,“情話”,更多的是對生活的原汁原味的再品嘗,教師也逐步樹立了“為情趣而作文”、“為做人而作文”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通過作文教學追求做人的真諦。趁著這股改革的東風,我校和兄弟學校提出“小學習作教學生活化實踐研究”的課題,一定會讓廣大語文教師更多地吸取人家的經驗,更好地多角度、多渠道地開展作文教學的實踐研究活動,以實現師生語文素養和學生寫作能力的共同提高。“習作”,也叫作文,是指經過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我認為作文就是語言文字的綜合應用,是我們思想的結晶,是我們對生活有所思有所悟的文字體現。《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習作教學生活化,即在作文教學中,讓作文教學的內容從學校、家庭向社會、自然延伸,要寫生活內容,反映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讓生活走進作文教學的課堂,讓作文教學充滿時代的氣息和活力。也就是說作文教學要面對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努力尋求作文與學生生活的最佳結合點,使作文走近學生生活,為作文教學注入時代的“活水”。
“小學習作教學生活化實踐研究”這一課題,經過一年多的實踐與研究,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作文教學生活化成果顯著。
一、作文教學內容生活化
學生作文內容應該也必須是學生生活內容的反映,學生的寫作才是興趣盎然而不枯燥乏味的,我們研究作文教學生活化,要從生活出發,構建作文教學內容系列。作文教學內容生活化研究要努力符合這樣的要求:內容是兒童生活的內容,寫作是因生活的需要,變作文外在要求為學生內在的心理要求。
二、作文訓練方式生活化
訓練包含“訓”與“練”兩層意義,是“訓”與“練”的統一。小學作文訓練方式生活化是建立在生活需要上的訓練,從學生整個人生來說,訓練是一種手段,生活才是目的。作文訓練方式生活化是將教學的訓練要求,轉變為生活的要求。(1)在生活中訓練寫作。樹立大作文觀,把作文視作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創設生活條件訓練寫作,教學要研究學生的生活,引進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生活,縮短課堂需要和生活需要的距離。訓練學生提高正確表達生活的能力。(2)運用多種訓練手段。作文教學生活化研究,決不排斥語言文字的訓練,而是要在生活化思想的指引下,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使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與生活認識能力、思維能力、思想能力協調發展。教學中,我們要創設條件,利用各種有利于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的方法,創設作文的生活氛圍,給予機會,激發成功欲。閱讀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課堂更是學生生活的重要內容,在閱讀中訓練寫作。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閱讀實踐的時間占學生生活的很大部分。根據作文教學生活化的思路改革閱讀教學,也是作文教學生活化研究的延伸,即以寫作為手段促進閱讀理解,豐富課堂生活,在學生解悟文本中提高解悟生活的能力。課外閱讀應為學生生活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學生生活質量、豐富生活內容的重要途徑,是學生豐富語言表達和生活認識能力的重要渠道,課外閱讀對于學生認識能力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3)利用現代寫作技術,開展微機作文的訓練。由于多媒體網絡的建設大大增加了師生、生生間的反饋交流,電腦寫作教學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運用現代技術手段的整體寫作水平。開展小學現代寫作技術的研究,是小學作文訓練方式生活化的前瞻性體現,是面向知識經濟社會的教學。
三、作文教學過程生活化
小學作文教學生活化研究要體現在作文指導、作文評講、作文評改三個基本環節上。作文教學過程生活化是作文教學內容生活化和作文訓練方式生活化的統一。作文指導課要優化結構,總結實現結構優化所需的基本板塊,把生活引進課堂,指導學生善于觀察、思維,學會反思生活,從紛繁的生活中發現、捕捉、提煉寫作題材,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學生提高生活認識水平的過程。評講課要立足發展,學生的作文能力在是作文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發展的,生活作文的評講應注意發展學生生活的認識力,發展學生對這種生活認識的表達力。作文批改要堅持學生自主性,解放教師繁重低效的批改,解放學生的頭腦、膽略。通過各種途徑,創設環境,使學生互批互評作文成為學校生活的一件樂事,使疑義共析、奇文共賞成為學生生活的情趣。
作文教學生活化要在生活中讓學生完整經歷作文“認識到思維到表達到再認識到再思維到修改表達”的過程。
四、將學生生活熱點滲透進作文教學
課題組在作文教學的內容和方法上,關注學生的生活熱點,以此作為豐富作文教學內容的重要手段。(1)抓住課文延伸。對學生每天學習的課文,引導學生多思考,捕捉寫作點,這樣的寫作訓練既加深了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又拓展了思維,開發了智力,綜合培養了讀寫能力,發揮了讀和寫的互補作用。(2)重視課外擴展。課外閱讀欣賞是學生的愛好,鼓勵學生主動熱情地閱讀圖書、報刊、雜志,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內容。影視媒體對優化作文教學有重要意義,引導學生經常注重這一直觀的熒屏銀幕,通過鑒賞獲取素材,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新聞媒體不僅能使學生增進時政知識,同時可以塑造學生的人格,我們通過指導督促學生做好新聞觀察,即利用各種媒體,通過各種途徑獲得新信息,并在此基礎上養成寫“新聞評論”的好習慣,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鍛煉,并最終為提高寫作水平而服務。(3)以組建文學社團為載體,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為進一步深化課題的研究,將生活引入作文教學,檢驗學生習作水平,使學生習作得以迅速及時的反饋,課題組提議建立了“幸福”文學社團,創辦了社刊。學生投稿踴躍,不僅為課題組提供了第一手材料,而且有力地推動了學生整體習作水平的提高。
總之,小學生活作文教學研究,緊密生活與作文的聯系,探索優化作文教學的策略,以此為開端,再接再厲,進行踏實有效的生活作文教學,使學生在熱愛生活中學習作文,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道德修養、生活歷練與多種思維能力,在學習作文中提高生活品味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