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杰
摘要: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科的命脈,化學教學離不開實驗。在教學實踐中,要貼近生活,創設趣味實驗,優化化學課堂教學;要借助實驗、激發興趣,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正視實驗成敗,引導學生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關鍵詞:實驗;興趣;教學
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獲得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培養觀察和實驗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如何去借助實驗 激發興趣 優化化學課堂教學呢?
一、貼近生活,創設趣味實驗,優化化學課堂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培養學生的注意力,是使教學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條件,而創設趣味實驗進行教學,效果就很理想。如在講授酒精性質時,用一塊棉手帕,在盛有70%酒精的燒杯中浸泡,待均勻濕透后取出。展開手帕,用鑷子夾住兩角,在火焰上點燃,當火焰熄滅后,手帕完好無損。奇妙的實驗表演,一片嘩然欣喜,學生注意力集中,大大地激發了學生探索科學、揭示奧秘的興趣。學生進入了學習心理的最佳狀態。
豐富多彩的化學實驗能讓學生感受到化學世界的神奇。我在教學“生石灰與水反應”這一內容時,拿出了一個事先準備好的生雞蛋,告訴學生我們將在課堂上煮雞蛋,學生帶著疑惑與興奮期待著接下來的實驗演示。當學生看到生石灰遇水后逐漸變疏松,然后產生大量的水蒸氣時,課堂氣氛與學生的注意力完全被調動起來了。最后再撥開雞蛋,當學生見到煮熟的雞蛋時,更增加疑惑,不禁會問這是為什么呢?讓學生帶著這樣的求知欲望,順利地引入了當堂課的教學內容。
二、借助實驗、激發興趣,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初中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階段。學生學習化學的動機往往是以滿足好奇心和感興趣為主的。化學實驗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如何激發學生對學習化學的興趣,并使這種“短暫”的興趣能夠穩定地保持并得以發展,從而提高他們學習化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教學中我主要抓以下兩點。
1、強化演示實驗教學。課堂教學中的演示實驗,最能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教材的演示實驗有的是對化學概念、原理的闡述,有的是對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分析、驗證,有的則屬于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對這些演示實驗,我全部安排在40分鐘課堂教學中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規范、實驗現象明顯、分析表述準確簡練。對部分演示實驗裝置或實驗操作還作了適當的補充和改進,以增強實驗效果。
例如,在《分子》這一節教學中,補充了氨的揮發、碘在酒精中擴散的實驗,加深了學生對分子運動的感性認識。在《燃燒和緩慢氧化》的教學中,對白磷的燃燒演示實驗進行改進,用球膽向燒杯的熱水中緩緩通入氧氣可看到熱水中的白磷與氧氣接觸后,也開始燃燒,產生火光。演示結束后,我請學生思考3個問題:
①為什么銅片上的白磷能燃燒,紅磷不能燃燒?
②水中的白磷需要什么條件才能燃燒?
③紅磷能不能燃燒?
接著再補充演示紅磷燃燒的實驗,將少量紅磷放在鐵紗網上,直接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請學生觀察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最后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內容,歸納總結出燃燒的條件。學生反映這樣學既能理解,又記得牢。
2、開發家庭小實驗。教學實踐表明,家庭小實驗的引入使課堂教學延伸至課外,它對激發學習興趣、鞏固知識技能、培養能力、開發智力起到一定作用。例如,鐵釘生銹演示實驗當作家庭小實驗,提前一周布置給學生在家里做。到了上鐵的性質這節課時,將實驗室預先做好的鐵釘生銹實驗的三支試管展示給學生看,并請他們與自己所做的家庭小實驗結果對照,學生很自然就接受了“鐵在潮濕的空氣中能跟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鐵銹”這一事實。進而再請學生思考:“一半浸在水中的鐵釘,哪一部分銹斑最明顯,為什么?”啟迪學生討論:“鐵在什么條件下最容易生銹?”,從而對鐵生銹的原因和防止鐵生銹的方法有較深入的了解。
家庭小實驗的開發,不僅豐富了學生課余生活,使學生擴大了視野,培養了動手實驗能力和觀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們與課堂教學內容同步,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起到促進作用。
三、正視實驗成敗,引導學生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素養
化學學習與實驗是分不開的。化學實驗也是初中生最感興趣的地方所在,對于初中生的吸引力不亞于魔術,因此,老師必須要借鑒實驗這一教學工具。老師要為學生多提供動手實驗的機會,通過實驗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與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驗中理解化學知識與化學原理。例如在學習氧氣時,課本上就安排了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實驗,通過學生自己制取出來的氧氣來探究氧氣的性質。在實驗之前,老師首先要向學生普及催化劑的相關知識,什么是催化劑,它們在實驗中發揮著什么作用,在過氧化氫制氧的實驗中就需要二氧化錳作為催化劑。其次,要詳細講解實驗中要使用到的化學儀器、這些化學儀器的用途、使用方法以及實驗步驟、注意事項。收集氧氣后,讓學生將帶火星的木條伸進瓶中,如果木條復燃則是氧氣,如果木條沒有復燃則實驗失敗。因為在實驗過程中,影響實驗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實驗失敗也會發生,老師要幫助學生尋找原因,針對實驗中存在的問題一一解決,再進行實驗,直到實驗成功為止。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化學知識,傳達科學思想,也能夠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總之,在教學中要充分借助實驗優勢,把書本知識由微觀變為宏觀,把抽象變成具體,變無形為有形。從而打造高效的化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