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開玲
摘要:布置作業,就要設身處地地思考學生本身的實際情況,開展人性化、個性化和發展化的分層作業,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分層作業
分層布置作業,就是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把作業分層落實,使作業更有針對性,更能尊重學生的差異性,讓學生在他們已有認知的基礎上,獨立完成適合自身水平層次的作業,從而使學生減輕學習壓力,獲得成功的體驗,取得數學學習上的進步和提高。
一、作業的地位和現狀
作業的布置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環節,又是學生學習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作業是學生對接受的信息進行再現、整理、加工,把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的初步實踐,通過作業,可以使學生的知識得以鞏固,思維得到鍛煉。而合理布置數學作業,鞏固延伸知識,培養和發展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反饋教學信息的功能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做到精心研究,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目前,初中數學作業的布景方式上存在著許多誤區,忽略了學生本身存在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特點。傳統的作業形式與內容采取的是同一制:同一內容,同一難度,同一要求。這樣勢必會導致優秀生吃不飽,后進生吃不了的情況。而長期使用這樣的作業布置方式會使學生產生一系列的不良結果。例如:抄作業,作業馬虎,字跡溱草,錯誤率高,不認真思考等。大量的作業需要學生花費較多的時間去完成,不僅抑制了學生對學科的興趣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同時也忽略了學生存在的個性差異。
二、如何考慮分層作業
1、分層作業要體現人性化。案例1:班中學生小A在理解能力上確實存在偏差,在計算能力上單單是整數的加減乘除都有較大困難,讓他去完成分數、冪的運算作業簡直是看天書。在一開始上課的時候聽地非常認真,但慢慢地,發現自己一直都聽不懂,就失去了耐心,轉而趴在桌上了。難道神圣的數學大門就這樣把他關在外面了嗎?
案例2:班中曾有一位女生代數的計算能力還不錯,但從學幾何圖形一開始就存在很大的迷惑,對圖形的識別能力和分解能力較弱,基本圖形稍微變化一下就“犯暈”了,更不要說復雜圖形了。如何繼續學習幾何?幾何證明和求解?跟她課后交流的時候她自己也沒了信心。一般布置的作業都是統一的題目、統一的量,而每個學生理解、應用等能力都有所不同,因而教師對學生的要求也應該有所區別。
2、分層作業要展現個性化。分層作業的個性化主要是指要承認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差異性,承認學生在作業選擇中有一定的自主權。教師往往讓一部分學生完成這個作業,讓另一部分學生完成另一個作業。這樣的分層作業,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一般的學生和基礎較差的學生的積極性無法有效調動。
3、分層作業要實現發展化。作業分層并不只是粗糙地把學生按智力、能力進行區分,如果這樣理解就完全曲解了分層作業的實際意義。真正的分層作業只是暫時的緩沖,然后在不斷的進步中慢慢調整,最后的目的是要實現個人的繼續發展。故而需要我們深研教材、精選習題,既要考慮到所學的知識點,又要為學生提供一個有坡度、有銜接的學習環境。
三、怎么嘗試分層作業
1、分層。針對學生的實際,把學生分成三個組。其中成績最好的命名為“宏志組”(即A組),成績中等的命名為“提高組”(即B組),成績較差的命名為“奮進組”(即C組)。其中“奮進”就是是奮勇進步,不斷提高的意識。在分組時便給學生講清分組的目的和重要性,以消除學生思想中的消極心理,讓他們積極配合教師的工作。
2、布置。在教學中根據各組成績情況布置相應的作業。每天的作業采用優化的彈性作業結構設計:分基本作業、提高作業、超額作業。凡完成本課時所必須完成的作業,視為基本作業,允許優生不做,中差生人人要完成。考慮到學生好、中、差的實際,將題目作些變化,視為提高作業,供提高組和宏志組完成。設計一些難度較大的作業,視為超額作業,便于宏志組同學完成,讓他們在更大的空間展示自己的能力,收到學習的喜悅。
3、反思。學生完成分層作業后,各層次的學生在作業本上把當天的知識進行小結。通過小結當天的知識點、解題方法以及解題時的獨到見解,積累方法,優化解題策略。同時鼓勵“奮進組”的同學去思考和嘗試做 “提高組 ”的作業,“提高組 ”的同學去嘗試做 “宏志組 ”的作業。 我再對他們成功的嘗試給予大膽的鼓勵和表揚,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成功的愉悅,進一步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和提高學習興趣,讓他們養成善于思考的好習慣。
4、鼓勵與肯定相輔助。調查證明,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其實誰都愛聽鼓勵和肯定的言語,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被肯定,才能感受到存在的價值。然而,人都是有惰性的,每個人都無一例外地希望自己能夠輕松一些愉悅一點,所以留心每個人的點滴進步,及時地去鼓勵和肯定,才有可能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才有可能形成良性的循環,挖掘學生不斷發展的潛力。
5、測評。采用分類評價學生作業的方法測評學生,就是對好、中、差作業的評價不按一個標準。 對差生判分適當放松,對優生判分適當從嚴。在完成作業的時間上,中差生可放松,對優等生可緊些。在考核時也分層考核,在一張試卷中設計基礎題、中檔題和拔高題,提高題和拔高題在試卷中注明,拔高題只供宏志組的同學完成,提高題是優、中等生都要完成,而基礎題是每個同學都要做的。在同一時間段內分值設計不同,采用附加分的形式來提高優、中等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
6、激勵與評價促調整。激勵是最好的導師,給學生以自主選擇的機會,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主體地位;評價是最好的激勵方式,適當的、準確的評價能夠促進學生對自己的認識,激勵自己的成長。在評價時,對加油生給分可以適當放松,對優秀生給分需要適當從嚴。在完成作業的時間上,加油生和提高生可適當放松,對優等生可緊些。評價的機制也要分類、完整。
參考文獻
[1]楊晶.初中數學分層作業的幾點嘗試[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2,08:65-66,69.
[2]武鳳云.淺談初中數學如何分層作業[J].教育教學論壇,2011,07:179.
[3]劉鵬鵬.淺議初中數學分層作業[J].科技信息,2010,1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