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冬梅
【摘 要】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以隨文練筆的方式對于小學生寫作追平進行提升的實例愈來愈普遍。作為一種備受青睞且行之有效的語文教學模式,隨文練筆的教學理念不僅能幫助學生們構建語文學習的基本概念,同時對于學生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培養(yǎng)也極具幫助,同時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所學課本的理解和深入的想象。
【關鍵詞】小學語文;隨文練筆;語文教育;思路解析;教育改革
一、探討隨文練筆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存在形式及教學步驟
隨文練筆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同時因其在理解、閱讀以及寫作方面的多重提升作用,因而廣泛受到各界教師的青睞。而對于不同地區(qū)的教學模式的差異以及所用教材的不同,教師們所采用的教學形式也會存在著差異之處,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他們都分別探討了更適合自己學生的隨筆形式,一下進行分條列舉和解讀:
(一)根據經典范文或是國學經典文章進行文本的仿寫
根據經典作品進行仿寫的大致形式主要以句型句式的仿寫;段落結構的仿寫;通篇仿寫;根據主體思想進行仿寫,這四類為主。
句式句型的仿寫是指教師幫助學生分析出句子的成分構造,并明晰整個句子的字面意思以及其背后的情感表達,令學生以此為基礎進行仿寫。段落結構的仿寫是指根據教師所傳授的分段原因,以及段落大意,進行整體結構上的模仿。通篇模仿是指學生根據課堂內容,對整體課文會有大致的思維和理解,在此基礎上,融合句式仿寫以及段落仿寫,進行通篇的模仿。立意仿寫是指學生必須明晰所選經典作品的含義以及情感表達,并根據此情感以及含義進行自己理解的表達。
(二)對于學生進行思維上的引導和啟發(fā),并令其進行原創(chuàng)寫作
原創(chuàng)性寫作的突出表現是教師教導學生對于所學的課本作品進行思維的拓展,在教室的引導之下,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進行延展性的創(chuàng)作。此類寫作練習的形式為對文本空白的補充;對文本中故事情節(jié)的拓展;根據文本中給出的圖片進行想象力的創(chuàng)作;將自己設想故事中的主人公進行改寫等。這種原創(chuàng)類的隨筆寫作不僅能提升學生對于課本中文章的理解度,同時對于其自身寫作水平以及理解能力的提升也具有不容忽視的積極作用。
(三)根據已有教材中的課文進行深入剖析,寫出類似于讀后感的隨文作品
這類對于文本進行深化的寫作訓練主要包括的形式是,對學生在閱讀文章中故事情節(jié)時所迸發(fā)出的情感進行捕捉和引導,并指導其寫出具有自己獨特想法和感情在內的隨筆作品,此外還有引導學生進行文末續(xù)寫和以主體文本為基礎進行讀后感創(chuàng)作等其他形式。
二、對目前小學教育中的隨文練筆的教學思路進行及解析分析
根據對相關文獻的收集探索以及對實踐教學操作的總結,以多層面的角度對于目前小學教育中的隨文練筆的教學思路的進行解析和分析。
(一)對于“寫作”二字的含義理解較為模糊
根據相關調查研究以及實踐考察可以發(fā)現,在校教師在研究語文教學,包括寫作教學在內的施教模式時,大多更注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和培養(yǎng),而對于寫作的方面并沒有果斷的關注,因而會有臨時起意向學生布置隨筆寫作的做法,而對于學生真正需要寫些什么,以及寫作能力與閱讀能力的相互融合也理解尚淺,這就會出現,教師為了同時提升學生的閱讀及寫作能力而硬湊出一份隨文作業(yè)的情況。
(二)教師對于隨文練筆作業(yè)的布置缺乏時機以及時間安排上的考慮
1.對于寫作練習的安排應把握時機
在隨筆類的寫作安排上應注重時機的把握,充分做到使學生能夠讀寫結合,提升綜合能力,在狹義理解上,這對于學生提升其寫作撰文的水平有著決定性的意義,同時會對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產生影響;在廣義理解上,這對于調動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能動性都有著關鍵的效果呈現和作用。
2.應對學生給予充足的習作時間,不盲目求快
通過對實踐課堂的調研可以發(fā)現,部分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采用的是將隨筆練習的時間安排在每節(jié)語文課的最后幾分鐘,匆匆布置的練習,匆匆完成的寫作,并不會對學生寫作水平產生實質性的提升。部分學生會因時間的緊迫匆匆了事,而不注重自己的寫作質量,這樣對于學生充分理解習作題目及含義是沒有積極性的幫助的。
(三)對于學生隨筆作業(yè)課后評判的重視度不足
從實踐教學中可以調研到,部分教師對于語文教學中的教學評價及課后作業(yè)批改并不是很重視。教師在面對學生習得的隨筆作品時的處理十分隨意,并沒有對其進行認真的評價,也并沒有對其提出明確的指導性教誨,因而就會大大降低整個練筆練習的意義和作用,同時對于學生的習作水平的提高也沒有實質性的價值。
因而作為一名不僅重視學生成績同時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語文老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給予學生恰當且必要的評價,并對評價存有正確的認識,從鼓勵學生進步的角度出發(fā),給予其學習的熱情以及信心。
三、針對目前的教學形式弊端,對于提升小學語文隨文練筆教學思路的可行性建議
充分利用課外閱讀的作用提升學生的隨筆寫作能力,不僅在課內教學中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將課外閱讀與校內教學相融合,同時鼓勵學生進行課外讀物的品讀和摘抄,學生在進行這類練習的同時,會潛移默化地將其轉化為自身的寫作儲備,從而提升自己的閱讀寫作能力。
優(yōu)化小學校園的書香氛圍,為學生提供一個具備濃厚文化氣息的學習環(huán)境,使其身臨其中時,便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及熱情,設定譬如讀書角、書香閣等語文的朗讀活動中心,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逐漸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創(chuàng)作能力。
四、總結
根據新課標教學要求,在小學生的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加強教師對于學生閱讀及寫作能力的重視,與此同時學生也會在相關練習過程中陶冶情操,提升水平。因而,隨文練筆作為小學生寫作練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更大程度上地發(fā)揮其作用,就是十分有必要值得探討和分析的話題。本文從學生以及教師的角度對于相關的教學舉措進行了解釋和分析,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如何更有效率地提升學生語言應用能力以及語文綜合素養(yǎng)有所幫助以及借鑒價值。
參考文獻:
[1]韋林楓.小學低年級寫話教學的現狀調查和對策研究[D].揚州大學,2013.
[2]史志仙.小學敘事性作品教學中小練筆設計、實施與評價[D].杭州師范大學,2015.
[3]錢秀進.建構小學低中年級作文教學序列的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