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佳麗
摘要:教學學術是支撐高校專業化、規范化、科學化的關鍵因素。但是,在高校教學管理中并沒有樹立教學學術理念,合理規劃制定教學管理制度,使教學管理專業、規范、合理落實,合理規劃、監督、控制教學及其他方面工作。基于此,本文將從分析教學學術展開,就如何基于教學學術來創新高校教學管理進行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教學學術;高校;教學管理;創新
基于國內高效發展現狀來看,很多高校將工作重心放在科研方面,忽略教學,更加不注重教學學術,偏離大學的本真。基于此,可以確定教學學術并沒有真正融入到高校教學管理中,改善教學管理,提高教學管理水平,那么教學管理自然無法在高校內發揮作用,強化高校的教學工作。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應當將教學學術融入到高校教學管理之中,積極創新教學管理,使教學管理在校內充分發揮作用,這對于提高高校教學水平,促進高校持續健康發展有很大幫助。
一、教學學術
美國卡內基教學促進基金會主席厄內斯特·博耶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發表的《學術水平反思:教授工作的重點領域》報告中首次提出了教學學術,包括在大學學術之中。所概述的教學學術是指將知識傳授給學生的學術。這吸引了很多學者的目光,紛紛投入到教學學術研究中,或闡述教學學術的具體特征、或闡述教學學術的組合要素、或闡述教學學術的系統模型等。盡管學者在教學學術研究中產生分歧,但卻得出了統一的教學學術特征,即反思、交流、公開化[1]。
高等學校教學的學術性是由教學的內在本質和特征所決定。這就意味著教學在高校中享有較高的學術地位,樹立教學理念,將教學學術融入到高校教學管理之中,可以對高校教學活動適當的調整與優化,提高高校教學水平。
二、基于教學學術視角分析高校教學管理現狀
基于教學學術視角分析高校教學管理,確定教學管理存在諸多問題,具體表現為;
(一)管理理念的缺失
在高校教學管理之中缺乏教學學術管理理念,自然不能基于教學學術,合理規劃與落實教學管理,充分發揮教學學術的作用。深入了解教學學術管理理念缺失的原因,主要是:
其一,管理者偏狹地看待學術內涵,認為只有生產知識才稱得上是學術,即學術論文發表或是出版學術專著。而高校所進行的教學僅僅是技能學習,自然不會將教學學術融入到教學管理之中。
其二,管理者并未準確區分學科學術與教學學術的差異,在教學管理之中運用相同的方式、方法,導致教學學術規律的獨特性被泯滅,自然難以充分發揮教學學術的作用,提供教學管理水平[2]。
(二)質量意識的缺乏
長期以來,高校教學的重要性只停留在口頭上和文件上,具體落實效果不理想,導致,教學質量不佳。究其本質,主要是管理者缺乏質量管理意識,在對教學進行管理中,未深入到教學質量,僅僅是通過教師發表論文篇數、教師教授的課程級別及課時量來衡量教師教學質量,既不關注教學質量,也不研究教學質量,這自然難以使教學學術在教學管理之中起到作用。
(三)激勵機制的缺失
高校教學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學管理人員服務教學,教師重視教學學術,關注教學問題。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缺乏完善的、健全的激勵機制,對表現優異的教師予以獎勵,那么即便教師在教學方面做得再出色也無人問津,這自然會影響教師的努力的態度,逐漸懈怠,自然難以深入的研究教學學術,并將其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強化教學活動。所以,獎勵機制的缺乏,會影響教學質量。
三、基于教學學術的高校教學管理創新
針對當前高校教學管理存在諸多問題的情況,筆者認為應當基于教學學術,積極創新、優化教學管理,使之充分發揮作用,提高高校教學水平。
(一)樹立教學學術的教學管理理念
教學學術是一種理論,也是一種理念。為了適應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需要,在高效教學管理創新之際,應當樹立教學學術的管理理念,為教學管理指明方向,這對于強化教學管理有很大幫助。那么,如何樹立教學學術的管理理念呢?
首先,正確認識教學的學術性,即教學管理者學習教學學術理論,明確其意義、內涵、作用及運動規律,從而區分教學學術與學科學術。
其次,基于教學學術理論及作用,合理的規劃教學管理,監督與管理教學活動,將教學學術融入到教學活動中,提高教學水平。
最后,制定教學學術制度,規范教師教學行為,讓教師開展規范化、合理化、有效化的教學活動;搭建教師教學學術平臺,以便教師可以在此平臺上進行學術學習、學術研究,提升自身教學水平[3]。
(二)構建以教學學術為主導的評價機制
在教學學術日益凸顯其價值的今天,構建以教學學術為主導的評價機制,可以加大教學學術在績效考核體系中的權重,有針對性地對教學工作作出評價。所以,出于創新教學管理的目的,應當構建教學學術主導的評價機制。具體的做法是:
首先,結合高校教學實際情況及教學學術的作用,合理構建突出教學學術作用的評價指標體系,以便合理設置評價指標,公平公正的評價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師等。
其次,深入了專業教學規律及教學目的,科學、合理的制定同行評價機制,如此可以綜合評價本校專業教學,明確教學缺點,利用不斷完善教學,提高教學水平。
(三)構建系統化的教學管理制度
要想使基于教學學術的教學管理在具體落實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學學術作用,改變高校教學現狀,應當制定系統化的教學管理制度,系統化的約束教學管理,可以使其規范化、標準化、有笑話的落實,提高教學管理的有效性。基于此,應當結合以上所分析的教學管理現狀,明確教學管理的目的與作用。在此基礎上,制定以教學學術為主導的教學準入制度、教學研究制度、教學質量制度、教學改革制度、教學檔案制度等,以便教學管理的過程中,獲取高校教學相關信息,按照以上制度,合理規劃教學管理,使之可以控制教學質量、監督教學研究、規劃教學改革等,從而真正意義上提高高校教學水平[4]。
結束語:
綜合以上內容的分析,確定沒有教學學術主導的情況下,教學管理難以站在教學的角度,考慮與分析高校教學活動的不足,做出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高校教學水平。對此,應當基于教學學術,積極創新教學管理,如樹立教學學術的教學管理理念、構建以教學學術為主導的評價機制、構建系統化的教學管理制度等,使教學管理充分發揮作用,提高高校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錢厚斌.淺論高校教學管理創新[C].//第7屆WTO與中國國際學術年會論文集.2010:476-479.
[2]李長貴,劉戎.高校教學管理創新學術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12):87-89.
[3]婁欣生.論基于教學學術的高校教學管理創新[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13(3):193-194,201.
[4]徐先鳳.教學管理創新:提升高校學校效能的重要切入點[C].//2011首都教育論壇暨學校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1:2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