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志衛
摘要:手機媒體在中學生群體中得到普及,具有攜帶方便、操作簡單、信息傳播快等特點,對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挑戰,影響中學生的價值觀,助長中學生的消費需求,擾亂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需要在加強網絡法治建設和輿論引導的基礎上,開展媒介素養教育,限制手機使用頻率和范圍,發揮學校與家庭的監督作用,引導中學生文明用網。
關鍵詞:手機媒體;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挑戰
中學生使用手機已成為普遍現象,手機是繼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之后的“第五媒體”,具有攜帶方便、操作簡單、信息傳播快等特點。手機媒體是進行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如果不加管束與指導,會消減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構成一系列的挑戰。
一、手機媒體對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
1.手機網絡影響中學生的價值觀
根據《第八次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超九成未成年人在上網時遇到過各種不良信息,木馬病毒、謠言、粗俗語言和黃色圖片分別占24.6%、24.1%、21.3%和21.1%。長時間接觸手機網絡,瀏覽各種各樣的網絡信息,會對中學生的價值觀產生負面影響。手機網絡中的謠言或虛假新聞,會阻礙中學生的價值判斷,低俗化的內容會誤導中學生的價值追求,暴力鏡頭會使中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效仿,產生漠視生命的價值理念。
2.手機媒體助長中學生的傳媒消費需求
中學生在進行傳媒消費時,容易被享樂主義、消費主義影響,產生不恰當的消費理念,對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構成挑戰。第一,手機媒體的內在消費刺激。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渴望被關注,需要借助外在的標簽、符號證明自身的價值,高檔的手機暗含著更高貴的身份象征,會刺激中學生的消費追求。第二,手機媒體的外在消費刺激。在市場經濟利益的推動下,手機媒體會引發通訊費用、游戲費用、網購費用等,刺激中學生的消費需求。
3.手機媒體擾亂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中學生作為一個整體,中學生個體使用手機會對其他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形成挑戰,沒有合理規劃使用手機的時間地點,會影響人際交往,而且手機媒體打破了地域、時間限制,中學生一旦使用手機傳播不良信息,容易在QQ空間或者QQ群里蔓延,導致整體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惡化。另外,在課堂中使用手機、沉迷網絡,甚至使用手機進行考試作弊,會扭曲學習態度,擾亂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二、手機媒體構成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挑戰的原因
1.手機媒體的特性使然
第一,手機媒體融合了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網絡等多種媒體的內容和形式,對中學生具有吸引力,但市場經濟有商業性和盲目性,產品魚龍混雜,存在負面效應。第二,手機媒體具有傳播快、范圍廣、互動性強的特點,突破傳統媒體的時空限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網絡活動。因此,手機媒體利弊兼具,不恰當地使用手機媒體會對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構成挑戰,阻礙教學的實施,影響教育效果。
2.中學生的心理發展不成熟
中學生處于青少年時期,心理發展具有順序性和階段性、穩定性和可變性、不平衡性、差異性的特點,自我意識和表現欲望增強,情緒容易波動,當面臨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等問題時,難以采取合適的方式解決問題。手機讓中學生接觸現實生活以外的世界,在某些網絡空間找到心理慰藉,緩解因對變化的環境適應不良而出現的迷惘、不安、緊張等情緒,當中學生麻痹于這種舒適感時,因為心理發展不成熟,他們難以理性地看待網絡危害。
三、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應對手機媒體挑戰的對策
1.加強網絡法治建設和輿論引導,凈化網絡環境
加強網絡法制建設,加快形成法律規范、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技術保障、公眾監督、社會教育相結合的互聯網管理體系,是黨中央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的重大決策部署。一方面,需要把握正確的宣傳導向和輿論導向,弘揚主旋律、傳播真善美,發揮廣大人民的監督作用。另一方面,嚴厲打擊網絡違法行為,強化輿論管理。堅持維護網絡空間的秩序,規范網絡行為,建設良好的網絡生態環境。良好的網絡環境有利于中學生的身心良性發展,中學生自身也要嚴于律己,堅持文明用網。
2.開展中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引導學生健康使用網絡
媒介素養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理性看待網絡及使用網絡資源的能力。首先,學校要定期開展媒介素養講座。通過傳媒專家或有傳媒理論基礎的教師對手機媒體的特性進行分析,采用生活化的正反面案例分析傳媒內容的合理性,引發學生思考,明確合理使用媒介資源的方式。其次,在實踐中有針對性地指導。在計算機課程中,注重科學上網的示范,對于有不良上網習慣的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及媒介素養教育,考察學生的改進情況。
3.限制中學生的手機使用頻率和范圍,發揮學校與家庭的監督作用
對于學校而言,需要建立學校層面的信息傳播準則。限制學生傳播不良信息及限制學生的上網時間,嚴禁學生在課堂使用手機,學生一旦違反規定,教師可以沒收手機,并對當事者進行違紀處理。對家庭而言,應該避免讓孩子過早接觸網絡,在孩子開始接觸網絡時,進行科學使用手機網絡的指導,并監督孩子的上網時間,觀察孩子是否沉溺網絡??偠灾?,學校和家庭需要共同打造健康用網的育人環境,指導學生理性使用手機媒體。
參考文獻:
[1]郭瑞燕,傳媒消費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對策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4)
[2]徐士青,現代科技之累:手機對當代社會的負面影響[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