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明
摘要:語言學習是小學生的必經過程,也是逐漸認知世界的橋梁,所以作為教師就要做好引導作用,開發小學生的潛能,如何使小學生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成為關鍵。尤其是對于農村小學的學生,教師就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當地的環境文化,因地制宜來提高他們的興趣。
關鍵詞:農村;興趣;氛圍;情境
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師會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引導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之中,使他們對英語學習樂此不疲。因此,課堂教學手段必須不斷更新,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實踐的熱情,加強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培養。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現有幾點體會總結如下。
一、解除顧慮,營造輕松范氛圍
孩子們剛接觸英語時,既對英語學習充滿好奇,又會因為害怕出錯而不敢開口。尤其是農村的孩子,他們平時接觸英語的機會少,羞怯與自卑是他們學習英語最大的心理障礙。要消除學生的這種顧慮,不僅需要教師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更需要教師主動深入到學生中去,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此外,教師還要以一顆寬容的心善待學生的錯誤,以消除他們“怕出錯”的顧慮。這樣才能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英語學習氛圍。在這種氛圍之下,學生才敢大膽開口,不怕出錯,課堂上才能形成“人人參與,主動交流”的教學場面。
二、因地制宜,借助現有道具
興趣的培養是多方位的,根據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農村學生的生活環境,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從感官上培養興趣。小學生學習主要靠形象思維,所以直觀教學法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利用有趣的動畫、實物或模型(如食物、蔬菜、水果、服裝等)、豐富的肢體語言等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也可以利用可愛形象的簡筆畫,自制的課件或者歡快優美的音樂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從形式上培養興趣。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活動時,要根據農村小學生的身心特點選擇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例如在Warming up環節,我們可以拍手歌唱英語歌謠或者做一些孩子熟悉愛玩的游戲來回顧舊知識;Presentation環節,教師可以設計聽聽、說說、玩玩等游戲以及英語猜謎語、英語句子接龍,擊鼓傳花說單詞或句子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驗成功。這些寓教于樂的教學形式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也充分調動了學生主動求知的積極性。
3、從教學話題培養興趣。小學英語教材是根據話題編寫的,每個話題都與小學生的現實生活緊密相關,所以我們在授課時一定要使教材內容與小學生的現實生活結合起來,這樣學生才會對所學內容感興趣。如講“食物”話題時,教材設計了這樣的問題:“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課文出現了很多西餐的英語名稱,但有些農村的孩子沒見過西餐,他們最愛吃的食物也許就是餃子面條等中餐,所以如果我們在教學生學習西餐的同時把中餐(尤其是學生最喜愛的食物)滲透進去,相信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會更加濃厚。
4、從教學方法培養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注意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滲透,例如關于單詞的記憶,我給學生介紹了以下幾種方法:歸類法(如將單詞分成水果類、服裝類、動物類、職業類等)、聯想法(如由girl聯想到boy,由student聯想到teacher,由farm聯想到farmer等)、讀音規律法(如將cat,hat,bat,mat結合起來進行記憶)等。這些方法使學生擺脫了死記硬背,既減輕了學習的壓力,也培養了學生主動探求學習方法的興趣。
5、從創設情景培養興趣。語言交際一定是在情境下才發生的,我們不能單純的為了學習語言而學習,而是要創設恰當的情境,教會學生在什么情境下能運用什么語言。
三、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過去的教育模式常常強調教師的主導性而把學生單純地視為教育對象,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無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小學生是具有成長潛能的生命體,教師應該認識到教學的目的在于開發學生的潛力,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使之成長、成熟。例如每個單元的對話,可以讓學生自由結組找搭檔表演,教師要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力,結合以前學過的句子和單詞來補充本課對話,使表演更加豐富;每個單元結尾的storytime用處非常大。我會簡單地給學生處理一下生詞,然后就交給學生自己去“導演”了。每一個同學都會參加,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理解“臺詞”還可以自己創編。表演結束進行點評和打分。在學生表演的過程里,不僅培養了他們的小組合作能力,語言交際能力,英語理解和運用能力,而且還能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更好地與別人合作。這樣學生就會意識到“是我自己學會了知識”,會真切的體會到成就感,而這種成就感足可以成為小學生“要學習”的動力,從而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我們作為教師,應該在小學階段就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為他們奠定良好的開端和基礎。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至關重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興趣,自然學習積極性就會提高,相應的就會提高自信,提高學習成績。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和反思,找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學模式和風格吸引學生,培養他們對英語濃厚而持久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