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青
摘 要:目前,我國的科技發展十分迅速,對于正處于身心發展重要階段的中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其綜合素質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互聯網+”是一種先進的技術和生產力,落實核心素養是中職教育目標的準則,結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建設實際,教學內容的重點內容教學設計環節改革要從核心素養的內涵入手,靈活運用程序設計教學策略將核心素養與計算機專業學科融合,提升教學模式研究在核心素養中的作用。
關鍵詞:核心素養視域 互聯網+ 教學設計模式
引 言
隨著國家“建設創新型國家”,以及“中國制造2025”戰略計劃的提出,國家對高質量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學生群體是國家人才的主要生力軍和主要源頭,因此,作為培養學生的主要機構,即國內各院校,尤其是具有鮮明職業針對性的職業技術院校,是人才培養的主要載體和渠道,是落實“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實現“中國制造2025”偉大戰略的重要環節之一。我國一直積極探索職業人才培養方面的理論和實踐,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職業教育培養出的人才素質不高,還不能滿足新時代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對人才需求的變化。為了適應新時代社會發展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我國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任務是提升高素質人才的培養質量。
1計算機專業人才核心素養培養模式的提出
據近幾年數據統計,計算機專業每年的畢業生人數均在十萬人以上,但是通過用人單位的反饋發現,很多相關崗位均表示招不到適合的人才。這是因為目前很多中職計算機專業的課程設置和培養方式與人才市場需求脫軌,原有的教育體制偏重于課堂上的理論教學,學生實踐不足,學生畢業時的專業核心能力不足以勝任相應的工作崗位,因此只能從事應用計算機的其他相關崗位,從而出現全國范圍內的技能型人才短缺現象。通過對企業的調研、網絡調研、招聘會調研、畢業生就業情況跟蹤調研等,了解到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如就業企業、職位、崗位、薪資、所需技能等,我們認為程序設計能力是計算機專業學生的核心專業能力。這種能力是人與計算機的對話能力,包括計算機硬件及電路電子技術應用能力、數據結構及算法設計能力、數據庫設計和網絡應用能力等。因此程序設計能力的高低對于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來說至關重要。我們還可以通過實驗、實訓、學科競賽、項目實踐、畢業設計等環節培養學生的表達交流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溝通協作能力等。因此在培養出高質量的程序設計能力的同時兼顧學生的思考、探索、合作、創新及綜合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是新形勢下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最重要的衡量標準。基于項目的課程設置,它具有接近真實的問題情境、合理復雜的學習任務、運用多種信息資源和認知工具、合作的人際關系和學習氣氛等特點,將資源、技術、知識等各種因素綜合起來,并與情境教育、合作的互動學習等結合起來考慮,有目的、有計劃地促進學生沉浸到項目問題解決的活動中,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提高學生的潛力,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以達到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本文以此為基礎,構建了一套符合民辦中職特點的計算機專業人才核心素養培養模式。
2核心素養視域下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教學設計模式的研究
2.1參與式教學過程培養自主發展素養
計算機原理類課程教學過程較長且枯燥,學生易厭煩,參與式學習分為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兩種類型,旨在創造一個興趣濃厚、自主創新、勤于發問反思、自我管理歡快的課堂學習環境,這個環境的建立正是培養核心素養中自主發展素養的關鍵性實踐過程。除了講授基本知識和案例實踐外,可以進行學生自主發展素養的培養。讓學生以積極的學習態度參與到教師的講授過程,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使學生能正確認識學習內容并理解學習的價值,通過老師由表及里、注重內涵外延的學習態度,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最終培養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等。
2.2課程教學設計與核心素養結合
中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設計依托核心素養總體框架完成。“全面發展的人”是核心素養體系中的核心內容,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構成了核心素養的總體框架。在傳統的專業教學基礎之上,在教學中的教學目標設計還要體現文化基礎部分,教學過程中采用參與式學習方法,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教學內容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發展素養,讓學生學會學習,通過問題的提出與解決養成勤于反思的習慣、產生健康生活的雛形。教學設計結束部分做好總結與延伸,激發學生社會參與素養,奠定成長為有責任擔當、勇于實踐創新的中國發展建設所需要的人才基礎。
2.3延伸激發社會參與素養
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中的社會參與感,軟件工程類課程教學設計的結束環節布置課外實踐活動,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善于在搜集資料過程中發現和提出問題,激發他們解決問題的興趣和熱情,去發現現代科技文明與我國歷史發展的有機聯系,使學生具有國家意識,通過科技去了解國情歷史,進而認同國民身份。把雜亂的文獻資料進行整理和優化,培養初步的工程思維能力,從而培養學習掌握知識技術的興趣和意愿。
結 語
人才培養質量是教育的核心問題之一,關乎學生就業、學校的辦學、社會的發展、國家的綜合競爭力。文章在智慧時代和經濟發展需求的基礎上,針對我校的實際情況分析學院計算機專業現有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并立足于學生自身發展需求的視角,進一步發現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因素,對學院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提出合理的對策建議,以期推進職業院校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以增強職業院校畢業的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徐開顏.基于發展核心素養的學科課程標準審視(2)養一世之風尚造時代之精神[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旬刊,2017(3):7-9.
[2] 唐曉勇.互聯網支持下的統整項目課程——聚焦學生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D].南方科技大學實驗學校,2017.
[3] 董剛.高職教育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2,(9):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