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高楠
摘 要:大學英語后續課程是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幫助學生完成了從理論學習階段到實際應用之間的過渡。通過近些年的努力,已經在大學英語教師團隊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現階段,應針對后續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重點研究,進一步促進大學英語在實踐階段的應用。本文以教師團隊建設為前提,對大學英語后續課程模式的建構進行了探索與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初步設想。
關鍵詞:教師 團隊建設 大學英語 后續課程 模式建構
通過大學英語后續課程,幫助學生加快完成從學習階段過渡到應用階段的進程。接受過后續課程培訓的學生,不僅能順利閱讀各種英文專業文獻,還具備了用英語進行學術交流的能力。通過近些年的教學實踐,已經建立起一定規模的大學英語教師團隊,接下來,有必要針對后續課程模式進行專項研究,從而更好的發揮出大學英文后續課程在提升大學生英語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
1.完善教學體系
完整的大學英語教學體系包括教學大綱、課程設置、教材、測試、課外輔助等方面,學校針對這些方面都要進行長遠規劃,制定統一要求,為大學英語后續課程的組織實施與監督管理敞開方便之門。在這個過程中,把后續課程納入到必修課當中,不失為一個絕佳途徑。并且通過學分制,滿足后續課程對學時方面的要求;還可以與獎學金掛鉤,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為穩定大學英語教師團隊,有必要成立專門的英語教研室,使后續課程得到更加扎實穩健的開展;同時,還要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將目標管理和過程管理結合到一起,例如允許學習成績突出的學生提前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并且及早進入到后續教學階段,讓優秀的學生更加優秀,加快人才培養的效率;此外,還要對測試體系進行改革,加大語言應用能力在評分中的比例,甚至提高主觀題的考分,還可以在學生畢業之前,在全校或全院范圍內舉辦一次專業英語水平考試,同時拉動大學英語教師授課水平及學生的英語應用水平。
2.調整課程結構
除了加強英語教師團隊建設以外,通過對大學英語課程結構的調整,也可以為后續課程調劑出一部分專業英語教師。例如開設大學英語網絡課程、鼓勵學生盡早參加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或者從第四學期開始有余力的學生就可以接受后續課程培訓。在設置課程時,可以設置一系列的選修課,例如技能型選修課程、知識型選修課程或者運用型選修課程等等,為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學生提供選擇的機會。其中,在技能型選修課中,主要包括聽、說、讀、寫、譯等方面,側重于語言技能水平方面的提高;在知識型選修課中,可進行英文報刊、文學書籍的選讀;在運用型選修課中,學生可以嘗試進行論文寫作,并且接受商貿英語、科技英語等課程培訓。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要處理好公共英語、專業英語與雙語教學之間的關系,實現大學英語基礎教學階段到雙語教學階段的自然過渡。大學英文后續課程也要分階段進行,各階段的內容和要求分別為:在第一階段(第四、五學期),力爭實現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以及雙語教學的接軌。在這一階段,學生還要了解科技英語的一般特點、多學科的基礎知識、了解專業術語、專業英語句型的特點、了解社交禮儀基礎知識;在第二階段(第六、七學期),教師可以結合各專業的特點進行分類教學,引導學生閱讀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英文原著,在這個過程中,了解專業文體、語篇結構、商業往來等知識;在第三階段(第八學期),學生要具備用英文寫實習報告或其它應用文的能力,為畢業后的實踐應用做好準備。
3.創新教學模式
專業英語的特點是要求學生從基礎英語階段過渡到應用英語階段,從閱讀理解能力向交際表達能力轉變。因此,專業英語既不是單純的語言課,也不是屬于專業課,而是一門融合了語言應用與專業知識的獨立學科。通過學習專業英語,學生可具備較強的英語應用能力和交際能力。在傳統的專業英語教學模式中,基本上是以教師“翻譯+閱讀”為主,教學模式較為單一機械,鮮少涉及到語言綜合技能方面的訓練,在教學成果方面,難以達到教學大綱中要求的“交流信息”這一目標。因此,在創新教學模式時,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實現語言學習與知識應用、資料閱讀與信息交流的相互融合,充分利用多媒體、互聯網等資源,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設計課堂教學活動時,側重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可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話題辯論、模擬演練等形式,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以及交流信息的能力。
4.支持教材編寫
教材是教學理念、路徑、方法和手段的主要載體,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教學的成與敗。因此,教學管理部門應對教材編寫給予大力支持。在編寫教材時,要優先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以此為導向開展編寫工作。對此,教材編寫人員要事先收集大量的相關信息,再對學生的需求進行分析;還可選用一些國內外優秀的專業英語教材,例如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紀理工科英語教程》,它由多名專家學者歷時多年編寫而成,具有非常強的系統性、連貫性與實用性,且教學目的較為明確,可滿足專業英語的教學需求。
5.進一步加強教師團隊建設
不論是大學基礎英語教學還是后續課程教學,對任課教師的語言功底、專業素養、執教水平都具有相當高的要求。在近些年的教學實踐中,雖然已經初步建立起一支大學英語教師隊伍,但相對于日益擴大的教學需求,這支隊伍的規模還不夠龐大。應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教師在崗培訓,讓有興趣的教師進修后續課程相關內容,還可以讓那專業素質較強的教師到專業外語院校或國外進修,通過這些方式不斷壯大大學英語后續課程教師隊伍。
結束語
如果大學英文后續課程不能得到扎實有效的開展,學生在大學期間所擁有的英語應用能力極有可能淪為有名無實。因此,教育管理部門在加強英語教師團隊建設的同時,對大學英語后續課程教學體系及教學模式也要進行相應的改革,切實發揮出后續課程在提升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方面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守仁.在構建大學英語課程體系過程中建設教師隊伍[J].外語界,2012,(4).
[2] 王厚紅.大學英語教學團隊建設的策略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4).
[3] 張強,喬海曙,劉曉劍.高校教學團隊建設的博弈分析[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