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摘要:高中物理作為理科的重點學科,其知識體系龐大復雜,概念理論過于抽象,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都有極高的要求,這使得高中物理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都做出了轉變和調整,微課開始應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微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本文就微課教學方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
關鍵詞:微課;高中物理;教學實踐;具體應用
引言:
物理是一門理論和實驗相結合的學科,其學習需要大量的物理實驗進行論證,將抽象的理論知識通過實驗呈現給學生,以此來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以及熱情。而傳統的物理教學方式以灌輸式教學方式為主,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吸收知識,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效果十分不理想。不同于傳統的物理教學方式,微課教學方式可以將物理實驗清晰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在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的同時,極大的提高了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一、微課對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微課概述
微課亦可以稱為微型課程,是指依據新課程標準以及按照教學實踐的要求把視頻作為主要載體,通過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教學重點、難點或者是教師圍繞教學環節進行的豐富多彩的教與學活動進行記錄。它不同于諸如教學課例、教學課件等傳統的單一教學資源類型,同時它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又是在傳統教學資源基礎之上的繼承和發展。
微課主要有以下幾點特征 :
第一,時間較短,微課的教學時長控制在5~10分鐘為宜,這更有利于學生更加集中的學習。
第二,內容精煉,微課主要是以某個教學知識點為設計出發點,教師在講授時語言需要簡練生動。
第三,視頻容量小,下載速度快,一般在幾十兆字節,多為rm、wmv等多媒體格式。
第四,資源豐富多樣,教學情境真實。
(二)微課對高中物理的重要作用
不同于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方式,微課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更加生動形象,將抽象的物理知識理論呈現在學生面前。高中時期的學習受到高考壓力的影響,節奏較為緊張,加之物理學習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較高的要求使得高中物理教學效果不理想。將微課教學方式應用到高中物理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工作,吸引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并在課后可以隨時隨地的復習,幫助學生牢固的掌握物理知識。
二、微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探究學習興趣
物理是一門實踐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大多數的理論知識來源于生活實踐的總結,并非過于抽象難懂,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微課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對簡單易懂的知識理論進行自主預習,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同時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微課的制作過程中教師應當強調學生容易忽略的重點,保證學生預習的效率和質量。例如:在“運動的描述”章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質點、參考系和坐標系”等概念性知識理論錄入教學視頻中,幫助學生提前對運動的相關知識有所了解和掌握,為接下來的時間和位移以及速度等知識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清晰地展示物理實驗細節,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理論
物理作為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學科,許多的物理知識理論都是通過實驗為學生展示的,但是受到時間和實驗設備的限制,許多試驗無法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而借助微課教學方式,則可以將標準的物理實驗錄入教學視頻中,便于學生的觀看學習和理解,此外還可以將許多物理定律通過動態的教學視頻展示給學生,加深學生的印象和理解。例如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展示“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的實驗,借助小車、附有滑輪的木板以及打點計時器等工具,精確的為學生展示小車在幾個時刻的瞬時速度從而更好地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位移之間的關系。
(三)隨時隨地的進行課后復習,幫助學生牢固的掌握和運用物理知識
高中的學習生活節奏十分緊張,加之受到高考壓力的影響,學生缺少對物理學科的復習時間,對物理知識理論的掌握不夠熟練,而通過微課學習方式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課后復習,教師將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錄入微課視頻中,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復習效果,實驗證明,相較于語言表達,人類總是更傾向于對視覺刺激產生反應,因此要想激發學生們對于物理學習的興趣,教師應該在授課過程中加入一些圖片或者視頻的因素,從而幫助學生牢固的掌握并運用物理知識。
教學案例:例如在“萬有引力與航天”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制作動態的教學視頻短片,為學生播放行星的運動以及太陽和行星間的引力,并介紹開普勒行星定律以及萬有引力定律,詳細介紹萬有引力定律理論的具體成就,幫助學生牢固的記憶和理解萬有引力定律。
(四)豐富物理課堂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識理論體系
完整的知識體系以及嚴謹的邏輯思維意識構建是學好物理知識的基礎和前提保障,高中作為學生思維意識發展的黃金階段,這一時期的教育直接影響到了學生今后的邏輯思維發展狀況以及對物理知識的掌握運用程度。通過微課教學方式進行物理知識的講述,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教師在高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借助微課教學方式不單單要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建立起完整的物理知識理論體系,為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打好基礎。例如在“相互作用”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將基本相互作用的重力、彈力、摩擦力以及力的合成與力的分解相互串聯,幫助學生建立起關于相互作用力知識的完整體系。
三、結語
綜上所述,微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探究學習興趣和熱情,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學習意識。鑒于此教師應當不斷完善微課教學方式,在課前預習、課上實驗和課后復習等方面增強物理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塔娜.微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09):109-110.
[2]胡閃閃.微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5):35-36.
[3]楊利楠.徼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
[4]李航宇.微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6(04):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