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蘭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英語教師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還應該關注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的培養,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高中英語教師不僅要在教學中重視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挖掘教學中所涵蓋的人文知識,采用多樣化新型教學策略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而且還要注意做到言傳身教。
關鍵詞:高中英語;人文素質;培養;策略
引言
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涵蓋著很多有意義的教學內容,這些都為培養、發展學生們的人文素質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途徑,同時還能對學生們的交際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進行不斷地提升。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對人文素質的培養不僅有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還有利于幫助學生能夠在未來的生活中有能力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與挑戰。
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重視人文素質的培養
人文素質教育幫助每一個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人生觀念,是立人之本,也是國家發展之基。高中階段正好是每一個學生發展自身的重要時間段,在高中階段,學生們能夠不斷發展、提升自我的特色,這樣有利于學生們未來的發展。而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的英語教學也在不斷幫助學生與國際接軌,幫助他們不斷提升自己,不斷擴展視野。并且在高中英語的編寫過程中也十分注意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帶領他們從課本中大概了解外國風情以及語言應用的重要性。課本是教學開展的基礎,在新課程改革以后,新版英語教材加入了更為豐富的語言文化和人文知識,這些豐富的教學資源都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基礎。高中英語教師要注重把握教材,充分挖掘和利用其中的教育資源,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積淀文化底蘊,得到情感熏陶。比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英語Cultural relics時,主要講述了世界文化遺產,學生們不僅能夠深入了解到世界文化遺產中所蘊含的人文知識,還能感受到古代人們豐富的創造能力。學生們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自己的內涵,不斷培養和發展自己。
二、挖掘教學中所涵蓋的人文知識
高中英語的教學不僅是幫助學生們掌握另一種語言的應用,也能夠幫助學生們不斷領略世界各地精彩的風土人情、人文知識。其中涵蓋的人文知識包括社會的各個方面,這也為學生們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提供發展基礎,也為學生了解這個世界、了解各地的人文知識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契機,從而不斷發展自身的人文素質[1]。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不斷根據學生們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學內容的深入程度選擇性地擴展一些人文知識。比如在教學Friendship這一單元時,就可以帶領學生們學習唱英文歌曲,掌握“The more we get together,the happier we will be”的句子,這樣不斷可以讓學生學會了the+比較級這種英語搭配,而且還學到了友誼的重要性,知道應該與人互相幫助、和睦相處,要與同學和老師建立起深厚的友誼,加強同窗之情。
三、采用多樣化新型教學策略,增強學習體驗
1.整體型教學
整體型教學,就是以語篇內容為核心,以語篇結構和語言功能詞為主線,通過聽、說、讀、寫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獲取整體知識信息。教學步驟可以設計為:語篇聽力,從聽中獲取語篇的結構;語篇朗讀,抓住段落結構中的語言功能詞;分段敘述,根據語篇的結構和語言功能詞,借助插圖展開交流和實踐活動;整體復述,了解和獲取整個語篇的知識信息,可以安排以總結語篇要點為主題的寫作任務[2]。
2.合作型教學
合作型教學,可以活躍學習氣氛,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欲望,培養合作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為學生提供和創造合作的機會,讓學生在合作對話、分組討論和集體歸納等合作形式中學會學習。新版教材的項目設置充分考慮到了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互動合作,如warming up,speaking和talking等,通常可以在對話、采訪、表演和游戲等合作學習活動中展開; reading的語篇可以改寫成對話或短劇等形式,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感悟英語語言文化。
3.自主探究式學習
自主探究式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地確定課題,主動地探究,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謀求個體創造潛能的發揮。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大家提供一個大的范圍,讓學生圍繞該范圍確定自己的小課題[3]。例如對于“Festivals”教學中,老師提供一個大的主題“festivals in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學生便可以由此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小課題展開研究;主題確定之后,讓同學自由分組,分別去查找需要的資料,向學生介紹如何在圖書館及網上檢索;指導學生整理、篩選有用的信息,得出相應的結論;最后,鼓勵學生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用多種形式展示出來,如黑板報、對話等。這樣,學生的語言、思維、質疑、創新、交際等能力就逐漸得到了培養。
四、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做到言傳身教
老師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老師的做法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態度。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老師必須要不斷提升自己,不斷注重自身的發展,我們要做學生的榜樣,努力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每一個學生,帶領他們更好地發展下去,更好地形成良好的品德。不僅如此,老師還要不斷進行人文素質的提升,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們將書本上所學到的人文知識與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從而促進其進一步發展 [4]。同時,老師還要不斷督促學生們努力規范自我行為,努力培養自身的優秀品質,這樣學生們才能努力發展人文素質,從而在未來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作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教師還要記住自己的職責是教育所有的學生,因而要堅信每一個學生都有學習的潛力,尤其要特別關注性格內向和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學生能時刻體味到一種溫暖與關懷,“親其師,才能信其道”,這樣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從而有效實施人文素質教育。
結語
總之,人文素質的培養是每一個人所必須經歷的,素質體現了一個人的思想品德、精神以及其他各個方面的綜合能力。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努力學好英語是必要的,努力進行人文素質的培養和延伸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師要積極貫徹人文思想,努力做到以學生為主,與學生多交流溝通,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黃欣鳳 . 人文素質教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與應用[J].科教導刊(下旬),2016(12):131-132.
[2]歐陽麗華 . 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的培養[J].英語教師,2016(02):75-76.
[3]高研 . 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調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4]喻又芳 . 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J].英語廣場,2017(05):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