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恭
摘要:創新是當今時代最為需要的內容,教育改革也需要不斷創新,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都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發展需要,不能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廣大教師必須要積極的探索創新。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教學觀念要做到與時俱進,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開展探究式教學,實施趣味性教學,還要特別重視實驗教學的開展,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創新
引言
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前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教育領域,推動了教育的深化改革。初中作為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教學的壓力也越來越重。在目前的教育形式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所以想要在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的話,就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初中物理教師也要據此進行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的創新。
一、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其實應該是學生自我探索、自我感知的過程,課程標準也提出要讓學生自己從現象出發,通過仔細的觀察和研究發現規律,進而歸納總結。在這樣的要求下,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具體來說:第一,做好調查準備工作。學生接受的大多是灌輸式教育,而且在之前并沒有接受過物理知識,所以老師可以先在班級內進行調查,根據大家的想法和意見進行實施;第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老師應該交給大家自主學習的方法,比如說怎么有效的記筆記——康奈爾筆記法,怎么積累自己在練習過程中的錯題等等;第三,用評比的方法形成激勵機制,一方面可以讓大家都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相互取長補短,另一方面可以形成一種積極的競爭氛圍,提高大家學習的積極性[1]。
二、開展探究式教學模式
探究式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學會運用自己的方法探索出學習的規律,從而培養學生對信息的獲取、收集、轉化、加工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2]。探索式教學的優勢在于,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養成愛探究、愛思考的學習習慣,但是目前探究式教學也遇到了一些阻礙。由于我國教育制度不完善,老師、家長、學生都過于看重學習的分數和成績,但是探究式教學是一個長期的、緩慢的過程,不能直接在分數上顯示出來,所以很多學生的家長并不接受這種教育理念,導致在普及上存在著一定的難度。這種探究式教學模式只能在小范圍內發揮著比較輕微的作用,但在我看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素質教育肯定是未來教育發展的潮流趨勢,打破傳統的只重視學習分數的理念,培養學生全方位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三、實施趣味性教學
初中生由于剛開始接觸物理會產生一種畏懼心理,如果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講解的高深或者枯燥的話,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反感的情緒,長時間喪失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因此如何實施趣味教學是非常重要和非常有必要的。第一,采用提問的方式,預先設置一些懸念。物理的學習是一個由淺入深的學習,學生們可能對于基礎的概念性問題不會太感興趣,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上的一些現象結合相應的物理學知識進行設問,讓大家課下先自己去探索,然后在課堂上展示,老師再進行講解。第二,形式趣味。老師可以根據課堂的主要內容,通過一些比較吸引人眼球的形式,比如小魔術、小實驗等等,創設一個有趣的情景[3]。例如在學習“電與磁”過程中,教師可選擇美國著名魔術大師大衛·科波菲爾的表演視頻,由于魔術中充滿了神奇的色彩,一下子就能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在魔術表演中,大衛采取非接觸的方式對紙團的運動過程進行控制。視頻播放完畢后,教師趁熱打鐵地提出問題:“大家想一想,為什么小紙團能夠憑空運動?”學生們也想知道其中的原理和奧妙,大膽地猜測原因。通過這一魔術的欣賞,學生身心愉悅,激發了求知欲望,主動思考,緊緊跟著教師的思路進行探究、學習,所有精力都集中到課堂所學的內容中,希望以此揭開魔術的神秘感,也為新內容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四、重視實驗教學,引導學生探索物理本質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實驗是物理教學的核心,是學生探索物理規律、原理的重要途徑。在物理實驗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實驗的趣味性、科學性、探索性和安全性,讓學生成為實驗的主人,而教師成為學生的組織者和合作者,讓學生通過親身實驗,找到物理規律和結論。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實驗課題,確定實驗目標、設計實驗方案、選擇實驗方法、記錄實驗過程、思考實驗現象。例如在講“歐姆定律”時,課本上清楚寫明計算公式是I=U/R,但是不少學生對于公式的記憶有較大困難,這個時候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驗進行探究,我們知道,電流的大小和電阻以及電壓有直接的關系,首先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保證電壓不變,改變電阻,記錄下相關的電流大小,電阻大小和電壓大小,然后保證電阻不變,改變電壓,讓學生記錄相關的數據,最后再讓學生將記錄的數據和課本中的定律進行比對,看是否符合。這樣,對于這部分內容,學生理解得更加深刻,掌握得更加牢固。
結語
總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行創新是大勢所趨,初物理老師奮戰在改革的前線,更應該多學習、多研究、多探討如何才能讓物理教學質量得到實質的提升。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自主探究的興趣,在上課的形式上多創新,通過一些趣味性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結合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逐步改進,最終實現課堂質量的穩步提高。
參考文獻:
[1]鄒敏 . 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04):83-84.
[2]張浩 . 淺談如何創新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J].成才之路,2016(33):50.
[3]李啟國 . 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0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