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萬軍
摘要:口語交際能力已成為現代公民必備的能力要求,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提高公民口語交際能力,必須從小學生抓起。小學口語交際教學對于提高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本文從我的實際教學中談談農村口語教學之我見。
關鍵詞:小學語文 新課標 口語交際 能力 傾聽 交流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交際活動的廣泛、活躍、頻繁,口語交際能力成為現代公民必備的能力要求。提高公民口語交際能力,必須從小學生抓起。隨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口語交際”已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的課型。《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的目標是:“具有日常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與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要在課內外創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景,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煉口語交際能力。”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是“口語交際”的重要任務,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交際能力提高不盡人意。“口語交際”成為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在農村學校,由于留守學生多和父母交流少不愛說話等原因,不敢說,說的不好,“口語交際”教學時更是常常遭遇尷尬,常有啞課——學生不肯交際,亂課——交流時游離目標的情況出現。還造成讀寫發展遲緩的負面影響。如何改變現有教學情況,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呢?下面結合課程標準談談我在“口語交際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和見解。
一、創設情境、優化課堂,激發學生交際的動機。
教學時,根據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征和教材內容,巧設情境,才能切中繁雜,形成和諧、民主的氛圍,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動機。
1、實物展示法。形象直觀的實物展示,能很快吸引注意力,易于學生觀察容易把學生帶到情境中去,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加入到口語交際訓練中。例如《愛吃的水果》一主題,我把“葡萄、桔子、柚子、柿子、梨、蘋果。”寄放在水果盤中,學生的視覺、味覺、知覺,一下被喚醒,很快的進入到交際的境界中。并在觀察之后調動原有的知識積累,能說出自己愛吃水果的特點,使交際有序,活潑的進行。
2、模擬社會生活實例法。生活是口語交際的源泉。再現生活中的情境,是增強學生體驗、激發思維和口頭表達的環境條件和動力源泉。例如《購物講價》中,我首先讓學生拿出自己的物品分組擺在“玩具柜,”“文具柜,”“用品柜,”中,在現商店的擺設,然后要求各組分工(顧客和管理員)要求顧客每人買一件物品,管理員要熱情待客,比比看,誰買的最便宜,再說說購物所得。這樣子學生角色意識得到發展,參與興趣很濃,交際更為活潑,在農村可見的情況下,模擬社會生活實例,不失是一種好方法,教師應多做課前準備,多花一些心思,努力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
二、加強實踐,突出互動,發展學生交際語言。
_ 《課程標準》指出“:不斷發展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良好的聽說習慣.”發展規范語言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必須在實際實踐中規范語言,在互動中發展語言。
1、師生互動,重在引指,規范語言。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更是學生學習的伙伴。“口語交際”中教師必須從“說話能力”上對學生的語言進行指導,修正,并做好典范 。《介紹健康的小知識》中教師先介紹預防秋燥的方法,從而引導學生明白必須說清楚要預防什么,治療什么,用什么藥(方法),注意把藥名,藥量介紹清楚。
2、學生互動,重在實踐,發展口頭語言。面向全體,人人練說,生生互動是最好的形式。農村大部分孩子是留守學生與父母缺少溝通,我利用母親節.父親節,讓一部分孩子扮演遠在打工的父母,一部分孩子扮演留守子女,模擬孩子和父母電話交流情景。這樣學生在家平時或節假日和父母電話交流就不難了。在交際的過程中培養良好聽說習慣、發展交際語言。
3、擴大互動,重在體驗,鞏固口語語言。口語交際能力的形成不是一個短期行為,它具有長效性。短短的40分鐘只為學生交際提供一個平臺,生活才是交際的大舞臺。因此,應該讓學生與家長、朋友、社會上的人進行互動,進行交際,在生活中與人交往。如上完《購物講價》后,我要求學生利用星期天與爸爸、媽媽一起上市場,注意觀察大人們在購物中的討價還價,甚至自己購買一件小物品。這樣長期訓練,擴大互動范圍,不僅鞏固了學生的口頭語言,還發展了學生的交際能力。
三、利用課堂,加強口語交際訓練。
新課標指出: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因此,我利用語文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捕捉口語交際的機會,滲透口語訓練。
1、在質疑中加強口語交際訓練。 質疑解疑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共同解決問題的重要環節。這個環節不但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也是學生表達能力,與人討論的交際能力。例如《金色的魚鉤》引導學生看圖閱讀后,讓學生自己想象自己就是老班長或其中一個病號之一,自己提出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然后同桌討論或四人小組討論進行修改,再請一位口語表達能力較強的同學上臺表演,同學們評議、評分。通過充分的交流、討論,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提高。
2、在評議中加強口語交際訓練。 在評議中,學生互相交流,敢于爭論,在心理上獲得了一種成功的滿足感,不僅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還培養了口語交際的信心。
3、在小組合作中加強口語交際訓練在小組長的組織下,就一個問題展開討論,人人參與,討論達成共識或者有不同的意見。全班反饋時,既可以小組單位一起發表看法,互相補充,也可以推薦代表闡明本小組的觀點。這樣,使口語交際得到充分的訓練。
四、關注過程,積極評價,激勵交際信心。
“口語交際”是一個多向互動的過程,在互動中不僅要發展學生的表達能力,能闡眀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還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傾聽能力和應對能力。既要專心致志地聽人發言,并對稍縱即逝的語言內容作出快速反應,明白對方說話的意圖,捕捉說話者的觀點,并經過加工形成自己的觀點,又要表達自己的看法,在這一復雜的過程中,需要老師時刻關注過程、引導、激勵,使交際活動順序進行。
1、肯定優秀、感受成功。口語交際教師的評價應以肯定和表揚為主,以自己寬大的胸懷去呵護學生在交際中的細微進步。“你觀察得真仔細”、“你說得真棒”、“你聽得真認真”這樣激勵的語言,使學生感受到被賞識,看到自身在交際中的價值,增強交際的信心。
2、激勵落后,樹立信心。在交際中常有些同學沉默不語,有些同學詞不達意。針對這種情況,我常講些科學家.偉人大器晚成的故事,喚醒他們的自信心,并在交際中注意觀察,有意識地提供機會,多加鼓勵,樹立交際的信心。
總之,只有教師準確把握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創造寬松、愉悅的交際環境,才能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更好地激起他們交際的欲望。從而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口語交際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口語交際水平,為全面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莫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