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有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推行,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重視自身的德育教育工作,并將其作為學校發展的重要考核因素,在技工院校也是如此。因為技工院校教育的特殊性,所以更需要加強德育工作支持。目前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存在很多問題,必須要加強技工院校對德育工作的重視和有效管理,發揮德育工作在技工院校的真正作用。
關鍵字:技工院校;德育工作;實效;策略
作為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技工院校承擔著重要的社會責任和義務。但是,由于技工院校學生生源構成的獨特性,技工院校學生在價值認同、能力結構、心理特征、行為方式等多方面有其自身的規律性和特殊性。因此,必須要結合技工院校學生認知能力和心理行為的規律性開展德育教育,才能解決目前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不足,發揮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問題
(一)教育體系不完善
目前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由多個部門共同參與,使得其管理體系分散,形式化嚴重。很多院校沒有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只是將其作為應付考查的手段,德育課程沒有真正形成體系、德育教師不“接地氣”的情況,在很多技工院校都不同程度存在。而且因為有多個部門的管理,使得很多管理工作出現扯皮,建立德育教育體系還有很大難度。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技工院校的德育課程主要還是傳統教育手段,沒有突破灌輸的教育模式。而且授課過程中形式單一,很少運用信息化手段,使得教學內容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不利于發揮其實效性。
(二)學生學習動力信心不足
技工院校的學生文化基礎普遍比較差,自信心不足,在學習中沒有足夠的自信。而且他們學習意志力薄弱,這就使得在學習中遇到問題他們就會退縮,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而且技工院校沒有升學壓力,這也使得學生的學習意識更差,自控能力弱[1]。因此,現在很多技工院校的學風不好,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的情況普遍,學習精力分散。當然這也與網絡技術的發展有關,雖然它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調節其情緒,但是很多學生上網都是為了玩游戲,在自身自制力不足的情況下,很多學生就會沉迷網絡世界,使得學習情況下降。
(三)思想價值觀混亂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各種價值觀沖擊著人們,而且互聯網也為學生提供了了解認識世界的平臺。這就為學生獲取信息提供了途徑,學生可以輕易獲取網絡上的合法信息與非法信息、有益信息與垃圾信息,受到網絡“信息污染”。在技工院校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塑造的階段就會產生負面影響,增加學生的迷惘,使得其思想混亂,價值觀偏移。
二、技工院校德育工作實效策略
(一)加強學生生活區建設管理
在技工院校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對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并注重在課程中思想品德教育的融入,貫徹落實到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等所有環節。而且結合不同課程的特點,教師要有機滲透德育內容,培養學生的職業理想、職業意識、職業道德和創業精神教育,比如可以加強人性化管理、親情化服務和潛移默化育人,打造食堂、宿舍等生活區的統一管理[2]。同時技工院校也要積極進行生活區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黨團組織的有效方式,推動教育、管理、服務新平臺的統一構建,加強學生生活區的文化精神建設。而且也要提高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不斷完善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機制,將生活區服務工作作為教育管理工作的延伸,提高生活區安全穩定性,將課上和課后聯系起來。
(二)加強德育社會實踐基地建設
技工院校要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必須要注重其社會實踐活動,這是學校組織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的重要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實際鍛煉和親身體驗中提高其思想品德,并完善個性發展。因此,技工院校要加強德育社會實踐基地的建設,并注重發揮實習過程教師和實習單位的作用,讓學生紀律教育、法制教育和相關崗位等職業道德規范中養成良好的道德親品德。
(三)改革教育評價方式
1.自我評價。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進行自我評價,培養其誠信的品質,并認識到自身的優缺點。這樣結合老師、同學和家長的評價,學生才可以更好的認識自己,讓學生可以有效的進行自我改變,嚴肅認真地評價自己。
2.同學評價。因為同學們長期一起生活學習,所以他們是最了解彼此的,在學生德育教育評價中可以讓學生間進行互評。這不僅可以考察其他是否誠信,而且為被評價的學生提供了自我改變的意見。因為如果學生與教師評價的考核分值太大,就可能意味著某個同學不負責或者是相互間有矛盾,這樣教師也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談話,幫助學生友好相處。
3.教師評價。作為德育教育工作評價的最直接最關鍵方式,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更加全方位,包括知識測試考查、行為舉止考核、個人相處、實際能力等等,所以不同于學生和同學間更側重表現的評價。而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知識型的應知內容,主要來自于學生的考試成績、日常表現等;第二是技能型內容,結合每個學生日常行為表現進行記錄匯總。具體考核設計時教師可以將其細化為作業、期中考試、期末考試、各種表現等內容評價。
(四)加強校園文化宣傳
技工院校要加強具有時代特征和職業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運用校園的廣播、電視、宣傳欄、校園網等等進行宣傳,在學生的食堂、宿舍等生活區都普及德育教育[3]。同時也要發揮優秀典型人物的示范作用,運用校園廣播、網絡、校報、電視網絡、黑板報、宣傳欄等方式宣傳校園好人好事等優秀事跡,通過樹立優秀典型,增強優秀事跡在學生中的影響,激發學生向典范學習的動力。
(五)教師隊伍“接地氣”
技工院校德育教師隊伍要“接地氣”,加強日常生活中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教師之間也可以就工作中的心得體會和問題進行經驗交流,豐富課程教學手段,比如可以運用視頻、演講、比賽等形式開展教學,課后也可以運用qq群、微信群與學生進行溝通,提供指導,主動引領學生學習進步。
結語:
德育教育工作必須要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滿足技工院校學生的職業生涯需求。結合目前技工院校德育工作開展情況,要培養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須要發揮德育教育的實效性,轉變教育觀念,加強實踐基地建設,并讓學生進行科學的評價,通過宣傳校園文化,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水平。
參考文獻:
[1]孫學嬌.關于加強技工院校學生德育工作的幾點思考[J].職業,2016(8):106-107.
[2]陳纘文.增強技工學校德育教育工作實效性的思考[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6(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