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準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教育界的共識,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直接動力,沒有興趣作前提,要調動初中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是不可能的。本文將對初中語文教學如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進行探討。
關鍵詞:語文教學;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我們的學生是生動活躍的人,都有自己的頭腦。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殊經歷,也都有自己的興趣所在?!叭舜笕思?,各有各的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尊重學生的差異化興趣,關注全體學生,注重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只有全方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收到最大化的教學效果。通過多年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我認為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
一、構建新型師生關系,讓學生“親師信道”產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破除“師道尊嚴”,變強調學生尊重老師的單向要求為師生互敬的雙向統籌,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變傳統教學中的專制型或權威型為合作型或伙伴型關系。在語文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權利,努力創設民主氣氛,實現民主對話、民主交流,呈現一種協商式、和風細雨式的良好師生關系氛圍。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學生觀,因學行教,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學生,以淵博的知識激發學生,以飽滿激情感染學生,以精湛的教學藝術吸引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重塑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崇高形象。只有改善了語文教學中師生不和諧的關系,才能打開學生情感的閥門,形成良好心理氛圍,調動其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也才能營造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氣氛,實現語文教學改革目標。
二、以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之火
古人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苯處煹恼Z文感悟,教師的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文采,那就象豐富的礦場中閃爍的顆顆耀眼珍珠,光彩奪目,讓人喜愛。教學中講故事、說典故、談軼事、讀美文,縱橫幾萬里,上下幾千年,用豐富的新穎的內容吸引學生,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打動學生,把學生引入廣闊的語文天地。如果每一堂課都精心設計,詞句華美,色彩斑斕,妙語如珠,情真意切,給人以美的享受。如《春》的導語:“一提到春,我們就會想到新的生命,無窮的力量,內心洋溢的喜悅,煥發萌動的,蓬勃生機的老人、小孩、男人、女人們都出來了;有的散步、放風箏、耕種、插秧……好一派春天的新氣象……”學生聽到這,怎能不心潮澎湃,激情飛揚。教師的教學語言不僅要生動形象,具有激發性和感染力,點燃學生心中的情感之火,還要講究輕重緩急的節奏,豐富多彩的內容,抑揚頓挫的語調,富有美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配合適當的體態語言,以激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奕奕的眼神,有聲的語言與無聲的語言結合為主體語言,聲情并茂,“一石激起千重浪”,波動學生的心弦,引起學生的感性共鳴,使學生與作者的感情溝通,引發學生的探求熱情,使學生“感知”、“求知”,全身心地投入語文學習中,忘身于課文所展示的情景。相反,老師總是總結“一二三”式的方法,學生聽得太多,投下去的石頭也就不會產生多大的漣漪。其實。轉而思考,我們自己讀書時,不也對老師講課的方法感到乏味無趣嗎?
三、以豐富的想象激活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作品的意義是讀者通過閱讀活動發掘出來的,作品未經閱讀前,只是向讀者提供了一個多層次的結構框架,其間匿藏著許多值得思考的“空白”,有待于讀者發現、填補、去闡析。而這些“空白”的填補正式讀者閱讀活動中不可缺的、被激活了的思維元素,從而架起一座溝通作者與讀者情感的橋梁,使讀者對作品的意義達到了個性鮮明的理解,逐步深入,進而嘗到成功的快感,內化為自覺地行為。此時被激活的思維填補了一個個“空白”。例如:
《蘆花蕩》中,老頭子最后將兩個女孩送走時他說些什么?老子的性格會因這一次失誤(女孩受傷),而產生變化嗎?
《背影》父親送走兒子后的心情怎樣?他接下來要做的第一件事你能想到嗎?
《臺階》,父親造完臺階后不適應,他后悔了嘛?他將會怎么辦?
《記承天寺夜游》,蘇軾與張懷民在庭中散步時,他們交談的內容是什么?
《蠟燭》一文中的老婦人始終沒說一句話,豐富的內心活動都是通過她的動作表達出來的,請設想她拿出第二只蠟燭,插在那老地方時的心理活動。通過熱烈的討論上述問題,同學們更加深了對課文背景的了解;對課文主旨的認識;對人物性格的準確把握等等。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拓寬了學生想象思維的空間。
四、運用多媒體,創設情景,誘發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在輔助教學的活動中,通過圖像、聲音、動畫、游戲等形式,給學生直觀形象、生動新鮮的視聽感受,對具有強烈好奇心的學生來說,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恰當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情景,必將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創設情景的辦法,并不僅限于用多媒體,還有許多成功方法??傊?,通過創設情景,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開啟學生興趣閥門,誘發學習興趣,促進良好課堂氣氛的營造。如在《蘆花蕩》一文教學中:
1.教師播放《小兵張嘎》片尾曲 旁白:同學們,剛才大家聽到的插曲是出自哪部電視???(學生回答)故事中小主人公主要活動的地點在哪里?(學生回答)
配以旁白:白洋淀里淀水浩渺,葦田無邊,水道縱橫,足有兩三千條,極為壯觀,是旅游愛好者觀光游玩的一大景點??删驮?0年前,這里曾是抗戰大舞臺,演繹過無數個英雄傳奇,今天我們就順著孫犁的《蘆花蕩》去結識一位老當益壯、讓敵人聞風喪膽的傳奇英雄。
2.呈現課題:《蘆花蕩》。
3.播放配樂配畫面范讀課文等,給學生直觀形象、生動新鮮的視聽感受。
五、精心進行教學設計,以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只有對教學內容感興趣,才能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才能營造積極主動的課堂氣氛。因此,老師要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如在《蘆花蕩》一文教學中,在讓學生感知課文后,我進行了以下教學設計:在感知課文內容后提問:《蘆花蕩》中,老頭子最后將兩個女孩送走時他說些什么?老頭子的性格會因這一次失誤(女孩受傷),而產生變化嗎?
然后同學分成四人組,進行合作探究。,在小組探究過程中,興趣濃厚、氣氛活躍。這種教學設計,給了學生選擇內容的空間,給學生合作的空間,給了學生發言的空間,因而激發了學生興趣,不但營造了良好課堂氣氛,而且突破了教學難點,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收到了極好的學習效果。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成主動學習,把艱苦的學習變為快樂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