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花

摘要:專注力作為幼兒最重要的學習品質之一,是區域活動得以有效開展的基本保障。而區域活動作為幼兒園最常見的活動之一,如何在區域活動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專注力值得我們深思和研究。
關鍵詞:專注力;區域活動;研究
專注力作為幼兒最重要的學習品質之一,是區域活動得以有效開展的基本保障。而區域活動作為幼兒園最常見的活動之一,如何在區域活動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專注力值得我們深思和研究。
一、專注力對幼兒的影響
人們的心理活動指向于一定的事物,這就是專注力。當幼兒專心聽故事、看書時,對故事、書的內容感知得非常清楚,而對周圍人們的說話、活動聽而不聞,視而不見,這就是注意的表現。
幼兒智力的發展與他們的專注力的水平有很大的關系。注意集中、穩定的孩子,智力發展較好;而注意力不集中,不穩定的孩子,則智力發展較慢。同時,幼兒專注力的發展不僅影響智力的發展,而且也影響他們對新知識的接受效果。因此,注意力必須從小加以培養。
二、區域活動中提升幼兒專注力的優勢
《指南》中明確要關注幼兒的全面發展,同時也更強調“自主”二字。區域活動就是考慮到幼兒的自主性發展,有目的,有計劃的投放材料。區域活動使幼兒教育過程真正建立在幼兒全體性實踐活動的基礎上,推進幼兒全面素質的形成、發展和提高。
從《指南》看區域活動,其中“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延伸到區域中的自主選擇、材料的挑戰性以及有多種玩法的材料,以此來培養幼兒的積極態度和良好行為的學習品質。很多幼兒在集體活動中不能保持持久的專注力,但是在區域活動中卻能很好地“玩中學”,原因在于區域活動給予每個幼兒豐富的材料和自主選擇的機會,他們能在區域活動中找到自己喜歡的內容,個性化的興趣得到滿足,學習的原動力就得以激發,因此區域活動比集體活動更適合培養幼兒的專注力。
三、區域活動中影響專注力的原因分析
區域活動中影響幼兒專注力的原因有多種,在我們的觀察和研究中,主要有以下三種原因:
1.區域位置安排是否合理。幼兒的自控能力較差,容易受到外界新異刺激的影響而產生無意注意,因此區域安排是否合理會對他們學習的專注力水平產生一定的影響。
2.學習任務是否明確。幼兒對學習任務的重要性和目的性理解得越深刻,完成任務的愿望就會越強烈,專注力也會更持久。當幼兒在一個沒有任何暗示學習任務的環境中進行學習,往往會只憑借自己的興趣和能力與材料發生互動,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行為目的是不明確的,這也將直接影響其專注力水平。
3.材料創設是否恰當。專注力的產生和保持還與學習內容以及材料有一定的關系。無論是學習內容與幼兒的知識經驗距離太大還是過于簡單,都會導致幼兒無法理解或毫不費力去完成而出現注意力分散的現象,專注力水平就會明顯下降。
四、如何在區域活動中提升專注力
(一)營造環境、設置合理
1.排除干擾因素:幼兒很容易受到外界的無關刺激和干擾,一個安靜、簡潔、舒適的環境氛圍,能使幼兒的專注能力得到發展,可以在活動室里點綴一些綠色植物,營造一種寧靜幽雅的氛圍。
2.合理分割區域:教室內區域活動的設置也很有講究,在創設時可以考慮把安靜區域和動感區域分割開。比如盡量減少區域相互之間的干擾,以便所有幼兒能專注地進行活動。
3.有效利于空間:區域空間的大小也能影響幼兒的專注力。區域空間不能過小,否則幼兒入區困難,容易產生沖撞,影響操作時的專注性;區域空間過大,幼兒有可能會用其他方式來排解自己的情緒,影響別人的操作和學習。
(二)材料投放、適宜豐富
區域材料是培養幼兒專注力的關鍵所在。在區域活動中,材料是幼兒活動的對象,幼兒通過對游戲材料的擺弄,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注品質。
1.滿足需要:我們要根據幼兒各個階段的興趣需要以及他們所處的敏感期,提供符合他們水平、切合他們需要的活動內容,只有滿足了他們的需要,才有機會打開幼兒專注的大門。
2.材料豐富:在區域活動中,教師要提供豐富多樣的材料,讓每個幼兒都能活動起來,做到自主選擇、自主操作。豐富多樣的操作材料,容易讓幼兒持久地專注學習。比如在益智區提供多種不同類型的材料,讓幼兒在完成某種材料后,有其他選擇的余地,便于幼兒長時間堅守“陣地”,而不隨便換區。
3.富有層次性:另外,我們還可以提供一些富有層次性的材料,使幼兒在自主選擇,不斷挑戰的過程中培養專注力。比如有的材料可以分為易、中、難三個層次,體現材料的層次性,提升幼兒的專注力。
(三)介入指導、把握分寸
合適的介入能使幼兒的專注力持續穩定,教師對幼兒區域游戲的指導關鍵在于一個“巧”字,巧妙點撥,使其專注力不斷推進。
1.當幼兒有求助需求時:教師的介入指導是建立在觀察幼兒的基礎上,做一名特殊的觀眾,避免盲目介入而影響幼兒的專注性。當幼兒出現一些原因,求助于老師時,教師就要積極加入,引導、幫助幼兒,從而使活動順利進行,以保持專注的習慣。
2.“認知結”出現時:教師常常會根據主題活動的開展,為每個區域投放新的活動內容,因此幼兒在活動時會出現一些問題,使其受到阻礙,這就形成“結”,這些“結”的解決可能意味著專注力的堅持。教師可以通過介入指導來幫助幼兒解開這些“結”。
3.鼓勵認可:教師對待幼兒的態度和期望也會成為影響幼兒專注性發展的因素之一。當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取得進步,教師就應該及時表揚和鼓勵,相信幼兒在提高自信心的同時也能發展專注力。
(四)有效講評,多樣提升
講評是培養幼兒專注力的有效保障。多元化的游戲講評能積極促進幼兒專注習慣的養成。
1.討論、探索式:圍繞主題活動或者區域活動所投放的材料,設置或提出問題進行討論,師生共同總結和講評,使幼兒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獲得認識,提高學習的專注性。
2.參觀、展現式:可以通過展現作品或者視頻回放,以及參觀的形式,互相交流積累學習經驗,分享成果,幼兒不僅獲得成功和自信,專注力也能得到發展。
3.科學、真實的反饋:教師可以通過拍照、錄像、表格等方式記錄收集幼兒的操作情況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全方位評價。我園還設計了“區域活動觀察記錄表”來記錄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專注力,通過記錄表可以分析幼兒的專注水平,以便進行針對性指導。
幼兒專注品質的培養是一向長時間的連續過程,需要教師做一個有心人,盡可能創設豐富多樣的區域環境,滿足幼兒多方面的發展需要。讓我們共同努力,重視幼兒專注力的培養,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