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斌
摘要:ESP是把基本英語知識和某種專業知識信息結合起來,更能滿足學生對其他專業知識的需要。ESP是對綜合英語教學的一個必要的延續和拓展。本文論述了大學公共英語教師向ESP教師轉型是我國社會人才需求變化和英語教學發展的必然要求,并分析探討了大學公共英語教師向ESP教師轉型的方法和途徑。
一、ESP教學及教師的現狀:
2011 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培養具有國際視野,能夠直接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為了滿足社會對對“國際型”、“復合型”人才需求極大需求,單純的外語人才已經明顯不能適應這種發展,未來的英語教學是越來越多地與某一個方面的專業知識或某一個學科結合起來。在此背景下,公共英語教學面臨著改革與挑戰,要順利地迎接這一改革和挑戰,公共英語教師的轉型已是迫在眉睫。
然而,多數公共英語教師任教不久就承擔一門或多門的備課和講授教學任務,無從顧及新專業知識的了解、學習和掌握。公共英語教師普遍語言能力強,但專業知識欠缺。不少公共英語教師不愿意涉及新的專業領域,有著對專業知識的害怕和疏遠的態度。
ESP教學重點是專業英語語言表達技能,它要解決的是與專業相關的語言問題。筆者認為ESP教師應從英語語言教師中培養,因為ESP教學屬于語言教學,相比于專業教師學好英語語言,英語語言教師學好ESP的一定專業知識更為容易和順暢。因此公共英語教師需要轉型以迎接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的挑戰即ESP教師短缺的社會需求。
二、非英語專業學生選修ESP課程方向及公共英語教師ESP選擇方向的調查
筆者所在的項目組對我校2012級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進行了選修專門用途英語課程方向的調查。調查的內容主要為:1.大二下半學期加入ESP課程學習的看法 2.ESP應注重的內容教學 3.同學們所希望開設的ESP課程 4.同學們對ESP教師的期待 5.對大學英語ESP教學的建議 調查結果顯示: 92.23%的學生希望在大二下半學期開設專門用途英語的相關課程,這充分說明了廣大同學希望在專業知識上運用英語語言能力的迫切心情。76.86%的學生認為專門用途英語課程教學應兼顧聽說讀寫語言技能教學與知識點的傳授。在可供選的7門備選專門用途英語課程中,同學們所希望開設的ESP課程主要集中在旅游英語、商務英語、金融英語和新聞英語。在對ESP教師的期待方面,87%的學生希望ESP教師有實踐經驗,64%的學生希望ESP教師能用全英文授課。最后一項關于對大學英語ESP教學的建議方面,我們摘錄了一些學生的留言:強烈建議開設;專業對口性要高;多注重實踐應用等等,而實際運用是同學們建議最多的。說明許多學生希望通過大學階段的相關專門用途英語課程的學習,能夠成為應用型人才,也為他們畢業后能應用英語從事涉外相關工作打下基礎。
同時,我們也對我校公共英語教師的ESP選擇方向進行了調查。項目組發放了14份《公共英語教師ESP選擇方向的調查》的調查問卷。問卷可多選,問卷的的內容主要為:1.公共英語教師希望開設的ESP課程 2.對大二下半學期開設ESP課程學習的看法 3.對ESP教學內容的認知 4.理想的ESP教師的條件 通過問卷調查分析,總結出公共英語教師對專門用途英語課程方向的看法和自身要求等情況。
14份問卷中,在可供選的7門專門用途英語課程中,公共英語教師最希望開設的ESP課程有:旅游英語、商務英語和新聞英語。所有教師都希望非英語專業學生大二下半學期開設ESP課程學習,這充分說明教師們意識到了轉型為專業的ESP教師的意愿以及迫切性。關于第三個對ESP教學內容的認知的問題上,87%的教師認為應注重內容教學和知識點的傳授。至于最后一個問題,理想的ESP教師的條件,教師們選擇的是有實踐經驗以及與專業課教師合作。
三.公共英語教師向ESP 教師轉型的方法和途徑
公共英語教師制定ESP專業發展計劃。
首先公共英語教師確定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領域和發展方向,端正心態,逐步挖掘自身潛力,提升自身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再者公共英語教師應努力爭取校內校外的進修和培訓機會,采取多種渠道,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教學水平。
有條件的公共英語教師可以在相關專業領域如金融、法律、外企、涉外導游、旅游飯店、新聞機構等企業掛職鍛煉以獲得豐富的實踐經驗,同樣,公共英語教師深入專門用途英語課堂聽取英語課程以豐富教學經驗。
四、公共英語教師嘗試與專業教師間的合作教學。
由于對專業領域缺乏足夠的了解,公共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只能局限于講解教材本身,無法做到聯系專業幫助學生理解所講內容,更無法補充前沿的專業知識。而專業教師缺乏英語語言教學的理論與技能,在教學中,只強調專業內容的掌握,不注重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講的英語學生也很難理解,無法有效組織課堂,達不到培養目標。因此,雙方合作教學有助于專業教師幫助ESP 教師理解有關的專業知識,充當專業顧問的角色。
五、建立ESP教學團隊
教學團隊以ESP英語教學為共同的教學目標,并為實現這個共同目標而共同承擔責任,成員之間分工合作并形成群體。這個群體由不同年齡、職稱、知識結構和學歷結構的教師構成,老中青相結合。充分利用已有的跨學科、復合型的教師,發揮他們的示范帶領作用,引導他們成為教學團隊的骨干。ESP教學團隊關注各學科和專業發展動態,探討教學和學術前沿問題,團隊成員都有一種強烈的歸屬感,把精力放在團隊的建設和發展上。
結語:
ESP 教學,體現了復合型英語人才的特點,大力發展ESP教學是我國社會人才需求變化和英語教學發展的必然要求。面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帶來的挑戰,公共英語教師需要進一步自我完善,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認真研究如何順利成功地轉型,在培養復合型英語專業人才扮演好自己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