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志超
摘要:在社會經濟發展的新時期,社會精神文明需求不斷提升,加之素質教育理念在新教育改革浪潮中的進一步融入,使得當代教育中的鋼琴教學也被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作為藝術領域的重要學科,鋼琴教學理念與實踐的改革已經成為了必然趨勢。然而現階段的鋼琴教學模式依然存在著諸多的弊端,實難適應教育改革的新要求,順應教育改革的形式借現代教學模式的融入推動鋼琴教學質量的提升成為了必由之路。本文將以此為出發點,淺談鋼琴教學中應用現代教學模式的策略,以期能夠為更多鋼琴教育領域學者進一步深入此領域的研究提供些許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現代教學;鋼琴教學;應用策略
近幾年來,學校的鋼琴課堂教學方式成為了社會大眾關注和重點討論的話題,不斷地優化教學模式以促進鋼琴教學質量的提升成為了學校教育過程中主要擔負的使命和責任。現代教育理念是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側重于對學生身心發展的全面培養,將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人文素養的培養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并將此教學理念踐行和貫徹于教育體系發展的各個環節之中。在當代鋼琴教學中融入現代教學理念運用現代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鋼琴教學的實效性,進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鋼琴學習的規律。由此可見,現代教學模式的運用在實際的鋼琴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整體的鋼琴教學發展產生著至關重要的積極影響,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和價值。
一、現代教學模式在鋼琴教學中的運用意義
從現代角度來說,現代教學理念主要指的是學校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順應教育改革的形勢,以各專業的學生為主體,制定學習方案和策略,全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增強學生的鋼琴演奏效果,達到最終的學習目標。其核心定位于素質教育的有效改革,以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的,實為新形勢下教育改革的大勢所趨。以現代教育理念為基礎構建鋼琴教學模式,要保證其站在社會發展需求的角度,以培養新時期鋼琴藝術優秀人才為目的,才能發揮鋼琴教學改革的創新作用,引導學生了解鋼琴藝術,并從多個角度不斷提升學生鋼琴演奏與鋼琴表演技能[1]。其意義主要體現于幾方面,一方面,能夠保證學生掌握較為完善的鋼琴藝術知識,以聲樂方向,提升學生鋼琴伴奏技能要求,并從培養專業鋼琴人才為出發點實施鋼琴藝術教育;另一方面,合理運用聲樂藝術表演為基礎,確保鋼琴伴奏表演具備一定的專業性,促使鋼琴伴奏表演與聲樂表演之間相契合。總而言之,現代教育理念作為我國素質教育的主要思想,能夠對我國鋼琴教學模式的重構進行系統化和科學化的指導,由此可見,現代教學模式在鋼琴教學中的運用能夠進一步提升鋼琴教學的實效性,對藝術專業學生綜合綜合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
二、現代教學模式在鋼琴教學中運用的實踐策略
現代教學模式在鋼琴教學中的運用應基于相關理論重點做好實踐的改革,通過各項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不斷開發和構建符合當前院校學生身心發展的新型教學模式,以此來滿足鋼琴教學模式改革的現實需要,以便實現鋼琴教學改革的跨越式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全面發展的素質型人才。鋼琴教學模式實踐改革應以素質教育為大背景,滿足當前院校學生對藝術學習的現實訴求。在鋼琴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學平臺的建立是鋼琴教學的基礎,而聲樂改革實踐平臺的構建則是鋼琴教學模式改革的關鍵,因此需要既保證學生掌握一定的聲樂理論基礎,還要求學生應具備專業鋼琴藝術素養,在此基礎上,落實鋼琴教學指導的實際環境,保證鋼琴教學模式的科學性、有序性和可行性,進一步鞏固學生的鋼琴演奏知識,以便準確掌握各項技能[2]。
首先,鋼琴教學指導平臺的構建是指學生成果展示的重要方式,鋼琴藝術指導,不僅僅是對學生鋼琴伴奏技巧的指示,更需要將聲樂理論結合到鋼琴藝術成果之中,促使鋼琴演奏與聲樂演唱相互結合,在構架學生專業鋼琴藝術技能的同時,不斷培養學生藝術氣質,更好促使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相互結合,提升鋼琴演奏技巧。同時,培養演奏者的視奏能力也是當代鋼琴教學的重點,學生在演奏的過程中,應該將自身掌握的應用技術與情感思想良好的進行結合,進而保證演奏者整個鋼琴表演的準確性[3]。首先,對學生的鋼琴讀譜習慣進行了嚴格的管理,幫助學生認識到鋼琴臨時演奏的重要性,提高整體的欣賞水平,養成正確的視奏方式。其次,能夠提高演奏者的四肢動作的協調水平,養成一種動作的習慣性,幫助演奏者對自身肢體動作進行分工,達到最初的演奏目標和效果。
其次,鋼琴專業作為一門藝術類專業,學科體系的建設重點應當將重心放在聲樂學習鋼琴伴奏,將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相互結合。對于學校來講,藝術院校是培養藝術性人才重要陣地,因此鋼琴教學改革有必要切實以對學生鋼琴伴奏能力培養為主。素質教育的背景要求當代聲樂教育應全面調整傳統的教學理念,而聲樂教學理念作為鋼琴藝術教學實踐的指導,將其應用于鋼琴教學改革實踐則必須要在還原聲樂演奏的基礎上重視對學生鋼琴伴奏能力的培養。而鋼琴藝術教學指導平臺的建設意義在于不僅能夠有效吸引到更多學生對于鋼琴的學習興趣,同時還有利于通過實踐教學更好地發現學生在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保證鋼琴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第三,音樂理論通過音樂理論課堂灌輸,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之間相互配合,借助與聲樂的交流,促使學生建立一定的樂感基礎,而結合樂感進行鋼琴演奏則需通過實踐配合,充分了解自身具備聲樂與鋼琴彈奏知識的作用,充分體會自身尚存不足,才能更敢于在人前進行鋼琴演奏。對此,鋼琴教學模式改革過程中,要創建有利于學生技能提升的教學環境則十分重要。充分運用音樂資源,舉辦鋼琴演奏的公開表演,讓更多音樂學生獲得表演機會,提升學生氣質,從而凸顯鋼琴教學模式的教育價值[4]。學生在鋼琴學習中會遇到很多專業性較強的技術問題,僅僅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能夠提高整體的學習效率的。因此,只有在理論灌輸的基礎上,擴展思維模式,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由此可見,現代教學模式是學生培養發散性思維的一種靈活方法,能夠引導學生通過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手段更好地發現學習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規律,并大規模的運用到實際的學習中去。
三、總結
綜上所述,現代教學模式還原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在鋼琴演奏方面的綜合能力和認知意識。在實際教學中,只有正確的掌握現代教學模式在鋼琴教學中的重要性,才能通過行之有效地策略整體提高鋼琴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吳曉娜.鋼琴教學創新模式的構建與思考[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5,(01):182-185+195.
[2] 童師柳.現代教育理念指導下的鋼琴教學模式探討[J].藝術百家,2014,(02):200-203.
[3] 周紅生.現代教育理論在大學鋼琴教學改革中的有效運用[J].成功(教育),2013,(18):351.
[4] 何慮,熊旭,李姣.鋼琴教學模式初探[J].音樂探索(四川音樂學院學報),2015,(02):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