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提出將大學生宿舍建設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創建大學生宿舍載體教育新模式,強化大學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可以極大豐富校園文化建設內容,拓寬思想政治教育途徑。
【關鍵詞】高職 思想政治 宿舍載體 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1C-0050-02
高等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眾多內容,以宿舍為載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經成為現代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選擇。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管理者,教師要校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力點和著力點,以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視野,拓展高校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廣度,為全面塑造大學生過硬的思想品質創造良好條件。
一、完善管理制度,創建大學生宿舍載體教育形式
高校大學生宿舍管理有自身特點,在建立健全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時,需要從學生思想現實出發,強化宿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創新性,用最為實用的教育管理模式,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互動良機。
(一)健全宿舍思政教育管理制度。大學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相關制度做保障,尤其要規范學生相關行為,這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品質有重要現實意義。建立健全大學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要結合學校管理實際和大學生思想現實來展開操作。為提高相關管理制度的適合度,我們不妨開展多重學情調查,充分征詢大學生的參與意見,以體現管理制度的人性化特征,達到影響參與者行為的目的。
大學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時,需要管理主體客體各方達成共識。如宿舍衛生管理制度、宿舍學習制度、宿舍評比制度、宿舍作息制度等,每一項管理教育制度都需要征得大多數學生的支持和認可,這樣才能提升制度效力。特別是宿舍公約之類的管理措施,需要有更廣泛的群眾基礎,也為管理者提供操作指向。
(二)建立宿舍載體思政教育形式。大學生宿舍載體思政教育形式眾多,在具體操作時,需要作出比對和選擇。高職院校大學生宿舍載體,其職業性、專業性特征較為突出,針對不同專業設計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能夠極大提升教育管理的有效性。高職院校以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為主要培養目標,這些學生的職業意識較為強烈,作為教師,需要觀照學生就業方向和成才意向,對學生展開針對性更強的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塑造基本技能素養,為順利就業成才做好鋪墊。
大學生追求個性化成長,特別是對新事物有特殊的敏感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創新大學生宿舍載體教育形式也是大勢所趨。環境熏陶、網絡教育、個別教育等方法,是大學生宿舍載體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見模式。所謂環境熏陶,注重的是大學生宿舍載體教育環境的構建,用集體力量創設特定氣氛,以影響大學生思想成長。網絡教育法,是信息時代的教育形式選擇,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開展多種教育活動,對學生思想進行跟蹤式教育影響。個別教育是根據學生個性問題展開的具體教育活動,體現因材施教原則。
二、強化隊伍建設,創新大學生宿舍載體教育管理
高校大學生宿舍管理涉及輔導員、宿舍管理員和學生干部、學生黨員等群體,這些人應該成為宿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隊伍的重要成員。
(一)加強宿舍思政教育隊伍建設。大學生宿舍管理隊伍建設,關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效度。從不同構成成員角度入手,整合管理隊伍,塑造管理人員素質,打造一支素質過硬、結構合理、穩定性強的管理隊伍,已經成為以宿舍為載體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在這個管理隊伍構成中,輔導員責任更突出,提升輔導員管理技巧和責任意識,特別是培養輔導員管理責任心,對大幅度提高宿舍管理品質有重要促進作用。
大學生宿舍載體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離不開高素質教師隊伍,提升宿舍載體思政教育服務品質,可以有效提升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和自覺性。輔導員具體負責班級宿舍管理事務,強化輔導員業務素質培訓,使其接受嶄新思想意識熏陶,也可以給宿舍載體教育模式注入新鮮動力。
(二)利用黨團組織深化思政教育。加強大學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黨員和大學生干部是重要生力軍。黨員和班干部代表先進形象,要為一般同學樹立良好榜樣。因此,我們要從不同角度開展激勵工作,調動黨員干部自我教育積極性,并建立多種激勵和監督制度,對大學生黨員和干部開展多重教育,使其成為一般大學生學習的楷模。在學生干部中,宿舍長應該發揮關鍵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宿舍長要肩負組織、協調、監督、匯報等職責,針對宿舍長制定獎懲制度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每一個學生宿舍都有學生干部或者學生黨員,這些人應該成為宿舍載體教育可以倚重的力量。如創建“黨員示范宿舍”,可以為其他宿舍樹立學習榜樣,學生有了帶頭人,自然能夠展開自我矯正和成長。學校不妨將學生入黨、評先樹優等活動與宿舍日常工作和表現結合起來,以鞏固宿舍載體教育成果。
三、開展多元活動,豐富大學生宿舍文化生活內容
大學生思想活躍,對校園文化生活有較高追求,以大學生宿舍為載體開展相關文化活動,為大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實踐的機會,深受大學生青睞。
(一)設計個性宿舍文化活動。高職院校大多有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而專門針對大學生宿舍開展的文化活動卻比較缺乏,為滿足大學生個性成長需求,我們要深入到大學生宿舍中,多方面征詢大學生意見,探索宿舍文化活動設計。職業學校具有職業特點,不同學生群體也有不同興趣愛好,針對學生個性需求設計文化教育活動,不僅具有極強的人文色彩,也為學生個性成長創造良好環境。在宿舍文化活動設計組織時,學生干部需要發揮關鍵作用,只有調動所有成員參與主動性,宿舍文化活動才能獲得令人滿意的教育效果。
如開展“書香宿舍評比活動”“宿舍征文活動”“防火防盜活動”“公共關系學講座活動”“文娛聯誼活動”“演講與口才訓練活動”等,都能夠給大學生帶來豐富精神食糧,其受眾群體會不斷擴大,并通過這些活動傳遞正能量,促使大學生進行思想改造,不斷洗滌靈魂,為大學生多元、個性發展提供重要源動力。
(二)拓寬宿舍文化建設廣度。宿舍文化活動代表學生精神生活意愿和訴求,在彰顯大學生個性特征的同時,給大學生提供創新空間。宿舍文化建設不應該是封閉的活動,而要與社會接軌、與時代契合,這就要求大學生具有創新精神,敢于展示自我,從更廣闊視野展示個性。在具體活動時,可以在校內展開橫向交流,也可以與其他學校甚至是社會不同行業聯系,以豐富文化活動內容,為大學生的多元、個性、健康成長創造機會。
大學生宿舍載體教育模式沒有固定的操作思路,不妨鼓勵大學生拓寬眼界,讓大學生從未來成長需要出發,對自身素質展開針對性設計和塑造。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目標比較鮮明,職業觀比較突出,在宿舍載體教育管理中,我們要著眼大學生未來發展需要,鼓勵大學生走出宿舍,與更多社會人展開交際活動,通過走訪企業、機關、工廠,實地觀察學習體驗,以提升自我管理意識,為將來成為合格社會人才做好堅實鋪墊。
大學生思政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利用宿舍為教育載體開展教育活動,不僅符合現代大學生普遍心理訴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選擇。完善宿舍思想政治管理制度,創新大學生宿舍載體教育管理模式,促進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自然升級,以滿足大學生自我成長追求。
【作者簡介】黃華燕(1982— ),女,湖南漣源人,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高等職業教育。
(責編 丁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