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莉
摘 要:音樂藝術由于有其自身的特殊規律,在教學方面就更需要注重策略。文章從突破傳統唱歌教學模式、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法、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課堂教學中合理進行評價四方面探究基于新課程理論的音樂課堂教學。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模式;教學策略;突破;促進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2-0073-01
課程改革的核心是課程實施,課程實施的主要途徑是課堂教學,而教學理念的更新,必將引起教學策略的變革。
一、突破傳統唱歌教學模式
唱歌是學生學習音樂的主要方式,多年來已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學模式,即發聲練習——新歌導入——范唱——教唱歌譜——填入歌詞——歌曲處理——完整演唱。讓學生不斷地學唱歌曲,唱不好的音就一遍遍地糾正,唱不好的節奏就一遍遍地練習。雖然這樣也能讓學生最終把歌唱完整,但是,學生的學習熱情勢必沒那么高,不能較好地表達歌曲的感情。因此,評價一堂課,就要看教學是否有突破,是否有創意。可以試用以下三種方式。第一,用整體感受的方式學習歌曲。采用多種方式讓學生先欣賞歌曲,整體感受歌曲,在聆聽中熟悉歌曲。這也可以稱之為感受的策略。如在“玩具音樂會”的教學中,學生先聆聽歌曲《玩具進行曲》,用打擊樂器參與伴奏,并多聽幾遍,使這首本來就簡單的歌曲基本能聽會。第二,先學歌詞,再唱譜。這種與傳統教學背道而馳的學習順序,可降低歌曲學習的難度,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第三,歌曲的藝術處理可以采用“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合作學習由于有了學生的積極參與,學生之間交流的相互作用,使教學過程不僅僅是一種認知過程,同時也是一種學習者之間交往與審美的過程。
二、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法
第一,采用相對開放的教學方式。在學唱歌曲時,要讓學生多聽,去感受、體驗歌曲內涵。用直觀法學習歌詞,采用按節奏念、師生對答交錯念、邊拍節奏邊念等。唱歌時,可采用跟琴哼唱、師生對唱、分組接龍唱、自選樂句唱等形式。還可通過樂段分析,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發展他們的求異思維。學習方法對學生學習效果影響很大,真正的學習應該是多樣的、有趣的、富于探索性的。第二,這種開放式教學,學生會傾注極大的熱情,提高他們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力是巨大的,要激發學生的潛能,就要使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者變為主動的探究者。例如,課堂中可分組進行“依譜唱詞”的學習,每組自主學唱一句,再通過組與組之間的互相學習而學會整首歌曲。這樣,學生都表現出極大的自主性和責任感,每個人都自己學會了一句歌詞,而且都當了一次老師,每個學生都有被信任、受鼓舞的感覺,他們的合作意識、自主學習的潛能都展現出來。
三、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
隨著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信息素養不僅是對學生的要求,也是對一個現代人的要求,更是對二十一世紀人民教師的要求。因此,新課程實驗將現代教學技術運用作為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學校可定期舉行課件制作比賽,逐步提高音樂教師運用現代技術進行教學的水平,當然,運用現代教學技術也要從實際出發。制作色彩鮮艷、形象生動的多媒體課件,以創造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音樂課運用現代教學技術的主要目的,也是音樂課件的主要特色。運用多媒體課件的優勢就是能夠輕松解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使學習變得輕松愉快。如在課件中創設學生喜愛的“小精靈”“小動物”形象,作為學生的學習伙伴,通過它們與學生的對話,把學習目的和任務、方法和要求等表現出來,學生更樂于接受,學習的過程也會變得輕松愉快。
四、課堂教學中合理進行評價的策略
課堂教學評價應貫穿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具有承上啟下、畫龍點睛的重要作用。教師在平時的備課中,應體現課堂教學評價的內容,并引起重視。評價的方式也應多樣化,如安排學生進行自評、互評與小組評等,使評價成為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為教學目標服務。還可以在每節課的最后環節中,讓學生說說這堂課有哪些收獲,這既是評價的手段,也是對課堂教學的總結。課堂教學評價應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促進學生個體發展。課堂教學評價要尊重和體現個體差異,要關注個體的處境與需要。教師的即時評價要因人而異,采用多重標準,以鼓勵為主,要尊重藝術體驗與表達方式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教師應用簡短的即時評價,引導學生進行個體的縱向比較,幫助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如歌曲演唱沒有必要設定標準動作,只需強調表演時的情感投人和自由發揮就可以了。有的學生不善于表達,有的學生羞于表達,因此,教師贊許的目光,拍拍肩膀、豎起大拇指等動作及表揚的話語,都是對他們的肯定和鼓勵,是一種有效的即時評價。同時,音樂學習的特殊性要求課堂上有更多的通俗化、口語化、動作化的即時評價。
五、結束語
新課程標準強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新時代的音樂課,應該內容充實,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但并不是要淡化音樂本身的知識與技能,而是用豐富的內容以及多樣化的手段,更好地完成這些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讓學生在“玩”中學到知識與技能,更能在“玩”中樹立信心,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參考文獻:
[1]孫偉,裴芳,寧佐良.實用現代音樂教育技術[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朱秋影.小學開放式音樂課堂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