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
摘 要:《日語視聽說》課程是大學日語專業高年級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課堂內容和設計上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本論文根據筆者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通過視頻內容的選定、教學方法及過程這兩方面,對大學日語專業視聽說課程的課程設計展開論述,希望今后能夠對大學《日語視聽說》課程的教學帶來幫助。
關鍵詞:日語視聽說;視頻;課程設計;探索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36-146-2
0 引言
《日語視聽說》課程作為大學日語專業高年級的一門舉足輕重的課程,是培養日語專業學生綜合運用日語能力的重要手段。視聽說課程不光是單純提高學生聽力和口語的能力,更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通過同時刺激學生的眼睛、耳朵、嘴巴等多個感覺器官,在短時間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運用日語交際的能力、運用日語思維的能力、日語綜合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并在此基礎上,加強學生對經濟、政治、文化、文學、金融、軍事等日本社會各個方面各個領域的了解,給學生呈現出一個真實的、完整的、全面的、立體的語言環境。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網絡的迅速發展,《日語視聽說》課程的學習環境也隨之不斷改變。教師要避免《日語視聽說》這門課變成大一、大二《日語聽力》課程的延續。由于《日語視聽說》教材大多數內容更新速度過慢,內容陳舊,因此固定使用教材會使所學日語脫離實際社會,出現語言陳舊等現象,對學習地道的日語及日語環境不利。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日語水平和實際情況,選擇難易適中、合適的教學內容。可以運用豐富的教學材料和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開展教學,通過觀看影片把“聽”和“說”有機地結合起來,來提高學生日語綜合能力。用于教學的各種影片、學習素材也變得更加容易搜集的同時,在選擇視頻材料時,由于數量龐大,使得如何選擇合適的視頻成為首要問題。另外,由于“視”、“聽”、“說”三方面都要兼顧,所以加大了教師的備課難度,需要教師事先進行充足的準備和精心的設計。
筆者將從視頻內容的選定、教學方法及過程這兩方面進行論述。
1 視頻內容的選定
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將視頻內容從情節、內容和語言三方面去考察和選定。
1.1 情節
盡量選擇情節簡單的視頻內容。為了避免學生過度被故事情節所吸引,而忽視了語言的訓練,視頻的時間不易過長,可以進行節選,情節不易過于復雜,登場人物也不宜過多。生動的情節,形象逼真的畫面,能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日本社會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和經濟文化等。能夠讓學生更直觀地留下深刻的印象。
1.2 內容
視頻內容是決定學生是否對這門課程感興趣的關鍵。視頻內容如果太陳舊,會讓學生失去興趣,感覺枯燥乏味。可以選擇合適的日語原聲電影、電視劇、時事熱點新聞、動畫片、娛樂節目等視頻內容。視頻盡量能夠體現時代的特征。價值觀要正確,最好是能夠給學生帶來教育意義,積極向上,具有正能量。最好能夠貼近生活,符合學生的視角。題材不能有局限性,要能夠引起共鳴。如果視頻內容能夠包含豐富的日本社會文化背景,會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興趣。盡量提供給學生一個貼切生活、最真實最自然的語言環境,能夠提高學生對日本各個方面的認識。
1.3 語言
選擇視頻內容時要注意日語的語音、語調及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視頻中的日語語速要正常,不能太快,難度適中,符合學生的日語水平。難度過高的日語會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感到枯燥乏味。尤其是剛開始盡量降低視頻中日語的難度,可以幫助學生客服恐懼心理。要避免選擇頻繁出現過高的方言、流行語的視頻,主要以日語的標準普通話為主。專業詞匯也要避免出現頻率過高。字幕會讓學生放棄通過視覺去捕捉信息的自覺性,從根本上達不到提高日語水平的目的,所以以選擇沒有字幕的視頻內容為宜。
視頻內容的選定是決定《日語視聽說》是否能達到教學目標的關鍵,因此教師要在視頻內容選定上做好充足的準備。由于可選擇的視頻數量多而且復雜,選擇適當的視頻內容對教師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2 教學方法及過程
《日語視聽說》課程不是單純地觀看影片,不是影視鑒賞,并且一味地觀看視頻也會讓課堂變得單一,枯燥乏味。時間一長,學生就會失去興趣。看視頻內容只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不是上課的終極目標。筆者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總結出大學日語專業《日語視聽說》課程適合的方法,以學生作為課程的主體,教師作為主導,進行互動式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中設置分組討論、回答問題、角色扮演等環節。教學重點要突出,目的要明確。教師要注意合理分配各個環節的時間,“視”、“聽”、“說”三方面有機結合,都得到全面綜合的訓練。
2.1 提出問題
為了在播放視頻之前,讓學生快速地進入狀態,教師先講解影片的背景、主要內容、梗概、出場人物等內容。圍繞視頻內容,提出相關問題。問題可以是開放式的,學生邊觀看視頻內容邊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在能理解視頻內容的前提下回答問題。
2.2 整體觀看視頻,再邊觀看視頻邊進行講解
根據視頻難易及學生接受程度,調整觀看次數。根據視頻內容,適當講解重點和難點。
2.3 觀看完影片,分組討論
讓學生就不同內容、不同題材的視頻從日本社會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經濟文化等不同方面進行探討。
2.4 回答問題
訓練學生用日語思考問題,回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問題以開放式為宜,訓練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使用外語思維的能力,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運用日語的能力。
2.5 反復欣賞,強化記憶,對照改正,復述臺詞
從“泛看”到“精看”,“視”、“聽”、“說”三方面緊密聯系在一起,印象深刻,更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日語的理解能力,加強記憶。通過不斷刺激、反應、強化,到最后能復述視頻中的經典臺詞。
2.6 角色扮演
通過認真觀察影片中人物的表情、肢體語言,并模仿人物發音和語氣,培養學生正確的語音、語調和語速,來訓練日語的語感。通過模仿視頻中人物的角色,使語言和形象緊密結合,從一開始單純地復述臺詞,到對角色的整體把握。提高日語的交際能力。
《日語視聽說》課程通過觀看影片,讓學生了解日本社會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經濟文化、語言環境及日語的語音語調,從不同方面給學生呈現一個真實、自然、完整的日本社會和地道的日語語言環境,這門課讓學生在短期內體驗原汁原味的語言環境,讓學生有身歷其境的感覺。不但開闊了視野,而且提高了日語綜合能力。課程彌補了《基礎日語》課程學習過程中日語交際能力較弱的缺點。通過邊看邊聽邊理解的方式,反復加深記憶,并通過復述、模仿等手段來培養學生日語交際能力,提高日語綜合水平。但是,《日語視聽說》課程一般一周兩個學時,存在上課時間短的問題。《日語視聽說》課程中“以學生作為課程的主體,教師作為主導”進行的互動式教學,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把這種能力延伸到課外。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課后任務,積極引導學生思考日語中的語言和文化現象,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并充分利用多媒體和各種渠道,比如利用普遍都使用的手機等設備,將部分授課內容、視頻內容上傳到網絡上,以便學生在課下能自主復習課堂所講的內容,反復進行練習,鞏固并加深印象,不斷發揮日語視聽說教學的作用,提高學生日語綜合能力。
另外,根據筆者自身的教學經驗,《日語視聽說》課程應該結合學生的日語水平、教學設備等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學效果。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不斷摸索大學日語專業視聽說課程的教學新模式。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探索和解決。
參 考 文 獻
[1] 吳香淑.利用動畫:日語視聽說新教學模式[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教育教學研究版),2010(01).
[2] 張登美.高校日語視聽說教學中交際能力的培養[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1).
[3] 董麗麗.淺談高校大學日語視聽說教學改革[J].現代交際,2013(3).
[4] 周建華.大學日語視聽說教學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05(04).
[5] 劉峰.對《日語視聽說》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嘗試[J].教改創新,2013(17).
[6] 裴艷霞.網絡環境下的《高級日語視聽說》課程教學模式探索[J].日語教學研究,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