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傳偉
【摘要】作業批改是繼備課、上課之后的又一個基礎環節,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課堂教學改革備受重視,然而作業批改改革卻遭遇漠視.很多學校仍然沿用傳統的作業批改方式,批改作業占據了數學教師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效果卻不理想.因此教師應提高作業批改的認識,優化作業批改方式,讓它真正成為師生交流信息的一個重要窗口,成為完成教學目標的一個重要環節.
【關鍵詞】高中;數學作業;批改方式
據調查,目前普通高中數學教師批改作業方法多采用“全收全改”.由于作業批改占去了教師相當多的時間,教師就沒有更多的精力去備課.備課不充分,課堂教學質量勢必受到影響,課堂教學質量不高又使課堂練習和課外作業量增加,無形中又加大了教師作業批改量,從而在作業批改與教學之間出現了惡性循環.
目前的這種低效的作業批改方式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已成為教師專業發展、學生身心發展的嚴重障礙,改進作業批改方式是客觀現實的需要,也是教學改革和素質教育的需要,探索有效的作業批改方式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一、互動式作業批改的方式
作業批改方式的變革必然引起課堂教學的變革.為保證作業批改教學功能的發揮,互動式作業批改不應是一個孤立的環節,應與課堂教學改革一起進行,形成一個多種措施相互配合的系統.其運行機制如下:學生培訓—重新設計作業紙格式—課上互批作業—師生雙重問題跟蹤—教師進行總評.
1.學生培訓
學生培訓的關鍵是觀念的改變,以前的觀念是只有教師親自批改作業才能起到督促作用,教師應該讓學生主動認識到學生間互動批改作業目的,不是減輕教師的負擔,而是為了學生在批改作業中學會自我評價.它是學生自己再認識、再發展、再完善的過程,是學生個性品質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直至自我發展的過程.
2.重新設計作業紙格式
把作業紙格式設計為:左側三分之一用于做作業,中間三分之一為“反饋園地”,右邊三分之一為變式訓練.教師在設計作業題時,同時要設計對應習題的變式訓練題,如果學生作業中出現錯誤,必須認真分析錯誤原因,然后完成變式訓練題.
3.課上互批作業
上課伊始,學生便分組討論,反思前次學習中特別是作業中感到困惑的問題,相互點撥,然后根據教師提供的參考答案,互批或自批作業.通過討論與批改作業,可以回憶學習過的內容,同時也可使優等生代替教師在課堂上幫助基礎差的學生,培養合作學習精神與能力,通過討論作業中出現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促進學生養成反思和發現問題的習慣.在學生批作業時教師視實際情況做必要的指導.
4.教師、學生雙重問題跟蹤
自批或互批作業后,將作業返回本人,學生對自己不會做或思路不清晰的習題做記號,記錄在批作業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并匯總,教師對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評.問題跟蹤分學生自我跟蹤與教師跟蹤兩種.前者即學生定期翻閱自己的作業,思考并糾正錯題.后者即教師有計劃地抽查 “變式訓練”,因為“變式訓練”如能順利解決,說明學生真正找到了“作業”錯誤的原因,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根據抽查情況,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輔導.
5.利用“反饋園地”加強師生交流
“反饋園地”為師生提供了暢通的交流渠道.學生對教師提供的“參考解答”的方法、思路還不夠理解或優劣判斷不定時,可通過“反饋園地”向教師質疑.如學生認為自己的解法比“參考解答”更好,可在“反饋園地”里寫出“更好”的理由.如學生對某一問題有獨到見解,可在“反饋園地”里大膽自薦,這樣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和創造性思維,也可增進師生感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習成績的提高.
6.教師進行適時總評
學生在完成作業互批、教師講評,變式訓練后,教師再將作業收上來,通過“總評”進一步對其作業中表現出來的態度、習慣進行評價,這樣既可以與學生進行心理上的溝通,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又對學生數學學習的各個方面起到了好的遷移.既評價了學生的態度和習慣,又加強了師生間的溝通.
二、困惑思考
1.通過實踐筆者發現,新的作業批改方式提高了數學作業批改的實效,但實驗只是在部分班級中進行,存在范圍窄、涉及面小的問題.
2.總評要寫得實在與實事求是,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善于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每個學生;要具有激勵性和啟發性;表揚與批評都應該恰到好處.
3.數學作業的批改如何將學生互批、教師二次批改和根據學生進行分層批改等形式多樣批改方式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呂星宇.論傳統作業批改方式的變革[J].當代教育科學,2007(18).
[2]陸超群.高中數學作業批改情況的調查分析[J].教學月刊,2009(2).
[3]馬進.借鑒作文批改方式優化數學作業批改的研究[J].中學數學,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