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悅++張小軍++郭彧
摘要:“職業化”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工作狀態的一種標準化、規范化和制度化的體現。隨著旅游業的蓬勃發展,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需要將“職業化發展”納入自身的人才培養計劃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團隊與服務意識,培養一批職業能力較強的旅游人才,提升自己在旅游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職業化;旅游管理;高職院校
“職業化”是我國現代化發展進程中的必然產物,在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中,
其主要作用是提高企業工作效率,保證企業工作的品質達到最佳狀態。“職業化”更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工作狀態的一種標準化、規范化和制度化的體現。
一、高職院校“職業化發展”現狀
“職業化”是隨著經濟全球化而產生的,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必然產物,也
是現代企業管理的必然要求。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有關專家指出,中國的高職教育中最缺的一門課就是 “職業化”培養,目前高職院校培養了一大批有專業和技能,但不夠 “職業”的“人才”,帶來的直接后果是畢業生就業率低、企業滿意度低、社會對高職教育的總體評價低。對于作為我國服務業龍頭的旅游業來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更加需要核心競爭力。一個“職業化”程度高的員工,必將成為一個企業的優秀員工,一個“職業化”程度高的企業,必將在旅游業大軍中為自己贏得尊重,在行業中獨占鰲頭,在未來發展的路上越走越遠。
二、目前高職院校在“職業化發展”上面臨的問題
1、企業對職業素養需求與學校培養存在差距
由于我國導游隊伍目前呈現學歷水平偏低、實踐能力不足、服務意識淡薄的特點,至使旅游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偏低。加之有些導游人員缺失誠信觀念,強推購物與自費項目、壓縮行程景點、私下收取回扣。此外,有的導游在帶團過程中缺乏文明禮貌,服務態度惡劣。使游客投訴案件逐年攀升,不僅影響旅游企業的品牌形象,同時還給其帶來不可估計的經濟損失。2015年《旅游法》正式頒布實施以來,旅游消費者對于旅游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因此,旅游企業迫切需要職業素養高的旅游專業畢業生。而高職院校往往更加注重專業課,追求行業資格證書的通過率,忽視對學生的職業素養的培養,使畢業生在旅游企業中極易隨波逐流。
2、學生外語能力與市場需求存在差異
隨著我國近幾年來出入境旅游人數的增多,外語導游市場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面。在旅游旺季,導游人員不足,不能有效地適應我國出入境旅游的發展需要。除英語外,還大量缺乏小語種的導游,如:泰語、法語、德語、俄語、韓語等。截至2014年底,已正式開展組團業務的中國出境旅游目的地國家117個。其中作為我國主要客源國的俄羅斯,接待上明顯感到非常吃力,因為從事俄語導游工作的人很少。到了旅游的旺季,有不少旅行社就會出現滿世界找導游的情況,這就嚴重影響了旅游業的發展,更對旅游服務質量構成威協。同時高職院校在對學生外語培養上存在欠缺和不足,大部分學生報考的都是普通話導游。每年參加外語導游考試的人數還不及普通話的五分之一,這使得旅游市場與學校供給存在明顯差異。
三、對高職院校“職業化發展”的建議
(一)注重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
1、注重職業道德的培養
美國著名的《哈佛商業評論》曾評出9條職業人應該遵循的職業道德:誠實、正直、守信、忠誠、公平、關心他人、尊重他人、追求卓越、承擔責任。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職業化素養。高職院校加強對學生的職業道德培養,一方面有助于幫助旅游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樹立企業形象,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另一方面還能幫助提高企業員工隊伍素質,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形成高尚的職業理想和情操。
2、加強職業意識的養成
旅游職業意識是人們對旅游服務工作的認識、評價、情感和態度等心理成分的綜合反映,對于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應重點加強對團隊意識、奉獻意識和學習意識的培養。
在旅行社的團隊操作中,團隊意識是十分重要的。上到旅行社的發展,下到旅游團的組團成行,從一線員工到后勤保障,從導游帶團到外聯、計調,缺一不可。這就需要一支團隊意識較強的隊伍,將各部門的工作緊密團結,為旅游企業贏得良好的口碑,創造更多的效益。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社會發展突飛猛進,新的旅游行業知識不斷出現。這就要求每個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心態、意識、不斷補充、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與時俱進,用實際行動實踐人生價值。
3、正確樹立良好的職業心態
培養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正確樹立良好的職業心態,從而更好的服務于旅游企業,服務于社會。旅游業是我國服務業中的典型行業,其工作在旅行社、景區、酒店的員工則是這支強大隊伍中一名普通服務工作者。面對復雜多變的對客服務,每一個旅游工作者都需要以良好的職業心態,做到標準化服務的同時,還要盡力將個性化服務體現其中,使之達到優質服務的目的,
(二)創造良好的師資“交換”環境
1、旅游企業精英與專業教師崗位“角色互換
21世紀的今天,隨著全球科技的不斷進步,“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于中國旅游業的發展,則意味著一個嶄新的起點。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滿足不了現代社會不斷變化的步伐,特別是旅游業,吸引旅游者的往往是那些新、奇、特的旅游信息。這就要求專業教師在教學中緊跟時代,準確把握市場,將最前沿的旅游知識傳遞給每個未來的旅游之星。
一方面聘請旅游企業精英、省市優秀導游到學校授課,培訓內容涵蓋旅游法律法規、文明旅游、導游綜合素養與業務能力。課時至少要達到理論課時的二分之一,鼓勵和引導旅游專業學生不斷學習、提升素質、弘揚正氣、聚集正能量,同時激發學生愛崗敬業的熱情。另一方面高職院校通過與行業企業的積極聯系,讓旅游專業每名任課教師都能有機會真正走進旅游企業中,了解企業文化、熟悉企業操作流程、從而真正達到校企高度融合,縮短畢業生就業試用期時間。
2、國內外教師崗位“交流互換”
伴隨著旅游業的國際化發展,跨文化旅游已成為目前最流行的一種時尚。作為一國家和地區的形象大使——“導游”,需要對不同國家的文化、習俗和宗教信仰有所掌握的同時,更需要掌控異國語言的溝通技巧,這樣才能更好的服務于旅游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對旅游市場對外語導游的大量需求,面對外語導游人才緊缺,使得高職院校應準確抓住市場,培養適合旅游企業需要的人才。這就需要通過政府、學校、企業、教師多方聯動,尋找機會與國外開設旅游相關課程的學校進行溝通、合作,定期互派教師互學、互教,通過跨文化、跨地區、跨國界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實踐的方式來提高教師自身及學生的外語水平,全面提升高職院校旅游專業的綜合素質和整體形象,進一步打造一支適應新時期我國旅游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導游人才隊伍。
總之,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在優化課程改革的同時,還要加強高職院校學生向“職業化”發展。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養成樂觀情緒及良好心理習慣;還可以培養公平競爭、團結協作的道德風尚,使之成為具有健全人格的全面發展的優秀職業人才。“職業化“發展既可以幫助高職學生完成自己的“個人夢”、又可以幫助高職院校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2014年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課題:課題名稱:《高職院校實施“優化課程改革+職業化發展”的研究與實踐——以旅游管理專業為例》 課題編號 14G290;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14年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課題;課題名稱:高職院校會展專業實踐課課程改革探索;課題編號:14Q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