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英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我國民辦高校的發展取得了明顯的成績,民辦高校的招生規模逐年遞增,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門。由于我國民辦高校的發展歷史不長,招生規模的快速增長,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教學管理工作較為薄弱,學生管理機制較為落后。民辦高校亟需進行學生管理模式的創新,提高學生管理效率,否則難以有效發揮民辦高校的社會教育功能。本文擬從分析目前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入手,對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提出幾點思考。
關鍵詞: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建議
學生管理工作是高等教學管理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內容,是高校提高辦學質量,維護校園穩定的基礎。民辦高校招收的學生與公辦高校的學生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這客觀上也增加了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難度。為適應民辦高校發展趨勢,提高民辦高校學生管理效率和質量,我們不得不對當下的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思路進行梳理和思考。
一、當前我國民辦高校學生教育的現狀
1、民辦高校學生個性化教育能力不足。民辦高校學生大部份為高考失利者,所以每位學生都有其個性化,主要表現在:學生基礎不足,對學習缺乏自覺性和鉆研精神;因高考失利有一定的負面情緒如自卑、恐慌、自暴自棄等;心理負擔較重,比較脆弱容易受到傷害等各種心理問題進而導致其個性化發展的不平衡。
2、民辦高校的學生學習能力普遍較弱。近幾年我國民辦高校大幅度擴招,招生對象即有高職學生,也有成教生,還有自考助學生。因學校錄取分數不高,學生的層次有普高、職高、中專生和社會青年。這樣就勢必導致民辦高校學生質量總體下滑。
3、校園環境的社會化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的不利影響。傳統的校園環境是單位式校園,幽靜、單純、深厚學習氛圍的環境,而學生的活動空間就是教室、圖書館、食堂、宿舍和運動場。然而社會的轉型促使學校從單位式校園走向社會化校園的轉變,校園的對外開放與多元化結合使學生在環境認知和空間行為上發生改變,傳統校園文化的改變已影響到了學生們的身心發展。
4、互聯網的普及對學生價值觀念帶來的巨大挑戰。網絡教育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同時網絡上的豐富信息和虛擬性也給學生造成污染,部分學生利用網絡沉溺虛擬世界中而荒廢學業,更嚴重是個別學生利用網絡信息做些違法犯罪的事情。因此,網絡的出現給學生帶來了全新的視野和機遇,但同時也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二、目前我國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不足
1、管理體制的單一性。因我國民辦高校的迅速擴張使部份學校的管理體制跟不上節奏,仍是按著傳統的管理模式,在學生管理工作上要么是實行“封閉式管理”不讓學生走出校門的嚴格管理,要么就是怕太嚴格導致學生流失而實行“寬松式管理”而過于松散,沒有一套完善的監管機制,只要學生不出問題,學校是得過且過。
2、學生的思想工作逐步弱化。雖說民辦高校學生質量偏下,但他們同樣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同樣也肩負著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那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就非常重要了。但民辦高校在教育上往往是重智育、重應用,認為學習好就是優秀生,而忽略了他們的人格、情感、愛國上的思想教育和培養,或者已經在實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并未真正落實下去。現代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中國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存在著相對疲軟的狀況,這也給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極大的難度。
3、學校后勤服務質量不高。民辦高校的維系其生存與發展的經濟來源幾乎全依靠學生學費,國家撥款和社會損資幾乎為零,因此教育成本跟不上導致后勤服務設施投入較少,像學生宿舍、圖書館、多媒體教室、校食堂等都不是很完善。而高校學生大多數家庭條件比較優越,也使他們對學校的后勤服務要求高,而學校后勤服務保障的欠缺滿足不了學生日益增長的需求。
三、對當前加強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1、建立健全完善的學生管理體制。目前學校管理體制存在封閉性、單主體、低效能的弊端,學校管理的結構缺少一種開放機制,現在需要打破原來的管理模式,施行封閉與開放管理制度上的兩結合,建立一種開放辦學的有效機制。對學生主體作用也要重視,調整學生工作部門的管理者角色,主動走進學生中,時時關注學生動態,幫助學生在學習上、生活上遇到的各種問題,懂得尊重和理解學生,與學生形成心靈上的融合,為他們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幫助,長此下來,必能提高學校管理的效能。建立健全人性化、民主化的學生管理體制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激勵學生健康成長。
2、重視對學生管理團隊的建設。學生管理團隊即輔導員團隊,他們是高校學生管理的主體,一支優秀、高效的管理團隊有助于學生與學校上層之間的有效溝通,可見輔導員的重要性。因此在輔導員的選人、用人、育人、留人上要建立一套完善制度,選用高學歷,高素質,高能力的人擔當重任,定期組織培訓工作,在實踐鍛煉、科研總結和合作交流方面都要進行專業指導,提高輔導員自身素質和工作能力,還需加強團隊的文化建設防止人才流失。另外,需要加強輔導員的責任感,增強服務導向意識,讓他們深刻認識到輔導員是學生的人生導師,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3、著力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因民辦高校招生對象的特殊性,導致學生的整體素質偏低,不良言談舉止時有可見,因此,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落到實處,從加強民辦高校學生黨組織建設、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問題入手,推進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緊緊圍繞“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重大課題,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大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政治思想。
4、提高高校后勤服務質量。學生們日常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長就要求學校的后勤服務保障的提高。學校管理者應根據實際需求及自身的教育成本,有必要增加資金的投入,改善校園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盡量滿足學生們的需求,減少學生對校園環境的抵觸心理,也能減少一些不良的校園事件的發生。
民辦高校學生教育問題的不斷出現,迫使民辦高校必須對學生管理工作的體制進行創新。民辦高校必須積極探索科學的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機制,采取有效整改措施,化被動為主動,努力為民辦高校的未來發展提供發展經驗,為國家人才培養工程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蘭茹.開展民辦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探索[J].廣東白云學院學報,2007.6.
[2]唐春榮.淺論高校學生管理面臨的 問題和對策[J].云南農業教育研究,2005.6.
[3]王曉平.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之思維創新[J].廣 東白云學院學報,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