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巖,何 蘭,滕 輝,宋運娜,王國忠
(齊齊哈爾醫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6)
醫學院校高等數學微課設計與制作研究
王 巖,何 蘭,滕 輝,宋運娜,王國忠
(齊齊哈爾醫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6)
微時代賦予教育很多新興元素,微課就是這一時代下的產物。微課內容短小精悍,學習時間短,是傳統課堂授課的有益補充。高等數學由于自身特點決定其課堂知識量較大、邏輯性較強、趣味性較差,不太容易引起學習者的學習興趣,然而很多醫學研究又需要通過數據統計與挖掘來確定研究價值,因而這一課程是醫學院校的必修課程。如何設計與制作高等數學的微課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
醫學院校;微課;高等數學
醫學研究往往需要通過數據統計與挖掘來確定研究結果的有效性,因而在很多醫學院校都開設了高等數學課程,講授與醫學研究相關的數學知識。然而這一課程由于理論性強、課堂知識覆蓋率高等特點,學生學習熱情不高,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及學習成績是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首要考慮的問題。
在大學的校園里我們經常會聽到學生抱怨課業繁重,課后時間又被各種社團活動占據,學習時間不足等。同時我們又發現學生大塊時間不多,而小塊時間大多在毫無意義的閑聊與等待中度過。那么對于我們這些從事高等教育的教師是否可以設計出一些有利于學生小塊時間學習的素材,有效地使用這些碎塊時間就非常重要了。而近年來熱門的“微課”就非常適合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如果我們可以恰當地設計出適合于學生學習的微課,就可以很好地利用這部分時間,提高時間利用率,豐富學生的生活。
目前受到微時代的影響,相應出現了微課、微型學習、微視頻等。高等數學由于學時少、知識難、系統性強等特點,如果使用微課輔助教學,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減輕學習壓力、提高學習興趣的作用。
微課是指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技能等單一教學任務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具有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和教學時間短的特點。進一步說,微課是為了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它的形式是自主學習,目的是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微課的制作要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1]。
2.1 微課的概念
微課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學院在線服務經理David Penrose于2008年首次提出。它的核心理念就是課程的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以產生一種“高度聚焦的學習體驗”。而在國內,廣東省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胡鐵生于 2011年開始引入微課的概念。2011年11月胡鐵生[2]提出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將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組合。2012年9月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指出微課全稱是“微型視頻課程”,它是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呈現方式,圍繞學科知識點、例題習題、疑難問題、實驗操作等進行的教學過程及相關資源的有機結合體。2013年4月胡鐵生[3]指出微課又名“微課程”,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網絡課程資源。2013年4月焦建利[4]指出微課是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2013年4月黎加厚[5]指出微課是指時間在幾分鐘以內,內容短小,集中說明個別問題的小課程。2013年4月陳敏等[6]指出微課是某個知識點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學目標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按一定的教學策略設計的教學活動及其進程安排。
2.2 微課的特點
通過對微課定義的研究我們發現,微課的主要特點如下:(1)教學時間較短:微課的時長一般為5~8分鐘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2)教學內容較少:相對于傳統課堂,微課問題集中,主題突出,更適合學生針對性學習以及自主學習的需要。(3)資源容量較小:從大小上來說,微課視頻及配套輔助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視頻格式必須是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師生可流暢地在線觀摩,查看教案、課件等輔助資源,也可靈活方便地將其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上實現移動學習,非常適合“移動式學習”。(4)學習資源“情景化”:一些操作類的微課多數提供實驗室為微課錄制地點,情景化較為明顯。
微課的設計可以遵循以下流程(見圖1)。

圖1 微課設計的流程
3.1 微課的選題
微課設計之初需要選擇題材,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制作成微課。由于微課短小精悍的特點,我們要選擇能在短時間內說清楚,并且能夠引起學習者興趣的內容來制作微課。而對那些無關緊要、主題不鮮明、沒有特色、對學習者沒有吸引力的內容,沒有必要制作成微課。那樣的微課既不會對學習者有明顯的幫助,又會加大微課制作的負擔。而在高等數學教學中一些知識點總結、辨析、定理使用條件等比較適合制作成微課。
3.2 微視頻的設計
梁樂明等[7]在對國內外36門微課設計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微課設計模式。在該模式中首先要對學習者進行分析,其次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確立學習目標,制訂好符合學習者特征的教學策略,實際教學視頻的情景、案例、教學過程等,微課應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通過恰當的語言描述和行為示范將問題說清楚,減輕學習者的認知壓力。另外,在微課的設計過程中,還要結合知識脈絡穿插習題,這樣既有利于學習者掌握知識,也有利于提高學習者解題的積極性,使他們愿意通過微課學習知識。
3.3 微視頻的制作
微視頻的制作是微課的核心工作。在整個視頻制作中要注意微課雖小也應是一堂完整的課程,它要包括問題提出、案例以及課程導入等環節,而且在這些環節中要注意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引導和啟發學習者。當然,不同類型的微課其導入形式也會有所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要開門見山,在微課開頭要簡明扼要,突出主題。可以采用生活中常見的案例,也可以采用一些圖片等貼近實際的材料引出主題,吸引讀者繼續往下看。在視頻錄制過程中,選擇一個好用的錄屏軟件往往可以事半功倍,TechSmith開發的Camtasia Studio以其優越的性能、強大的視頻編輯功能,受到使用者的喜愛,是目前運用較普遍的錄屏軟件。而手機加白板的錄制方式使用方便,對設備條件要求較低,比較適合一些簡單的指導類微課的錄制。在微課制作過程中,要注意突出主題,內容與主題環環相扣。
3.4 微課應用反饋
微課應用反饋是微課輔助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教師在微課設計制作中對學習者的特點已有一定的考慮,但往往會有疏漏,這就需要通過微課反饋來補充。通常我們采用座談與問卷調查對微課學習進行反饋,座談中涉及的學生較少,可能會存在一定的誤差,但是面對面的交流能夠了解學生的想法。而問卷調查法涵蓋面廣,能夠較準確地反映學習者的想法。通過對問卷進行總結,指導微課改進,可以制作出更受學習者喜愛的高質量的微課。
微課以其新穎的形式受到學習者的喜愛,它可以適應短時間內的碎片化學習,更有利于實現自主學習與移動學習。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時刻掌握教育的發展方向,提高自身能力,適應教育發展。微時代下的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好微課,提高教學效果,幫助學生從傳統的被動學習轉變為自主學習。
[1]左傳桂.淺論微課在高等數學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6):224-225.
[2]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化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3]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4):36-42.
[4]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3-14.
[5]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0-12.
[6]陳敏,余勝泉.“微課”設計[J].中國教育網絡,2013(6):37-38.
[7]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G40-057
A
1671-1246(2016)24-0034-02
齊齊哈爾醫學院2015年教育科學研究課題(JY2015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