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瀟
摘 要:塞尚是后印象主義代表畫家,被成為“現代繪畫之父”。他孜孜不倦地進行研究,不斷探索自然的本質,藝術的表現形式。所呈現出是堅實而持久的永恒感,為后來的藝術家提示了某種有著無限可能的前景。在他眾多作品中,圣維克多山系列繪畫作為塞尚表現的母體,成就了他探索自然本質真實的結晶,是他繪畫藝術上的巔峰。本文以圣維克多山為線索,從塞尚繪畫風格形成的四個時期分別探析塞尚繪畫的真實性和連貫性。
關鍵詞:塞尚;圣維克多山;轉變
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5-0204-01
塞尚是法國繼印象主義之后的繪畫革新家,與凡高、高更被視為西方現代藝術最偉大的先驅者,美術史上以他為一個分水嶺,被譽為“現代藝術之父”。塞尚的藝術風格一直影響了西方近百年來的現代美術。塞尚的繪畫生涯一般被劃分為四個時期:浪漫主義時期(1861-1872)、印象主義時期(1872-1880)、風格形成時期(1880-1890)和晚年成熟時期(1890-1906)。圣維克多山作為塞尚心中的圣山,在塞尚各個時期都可以看到這座山的影子。塞尚所畫的關于圣維克多山油畫中,其中明確以圣維克多山為主題的總共有31幅,作為人物背景出現的有5幅。
一、追求真實信念的萌芽
塞尚的早期作品主要是受到浪漫主義風格影響,主題大多是描繪夢境、幻想、情欲及激情沖動,多以粗線條勾勘,色彩,主要局限于黑、白、棕、灰,注重表現作品的精神狀態,通過利用繪畫的狂想來宣泄瞬間短暫的情感變化。殘殺、搶劫性的誘惑和悲哀成了早期塞尚繪畫作品的代名詞。給人一種陰沉的壓抑和扭曲。在《艾克斯風景》和《壕溝與圣維克多山》的作品中,用繪畫表達真實的想法己經在塞尚成中萌芽,圣維克多山出現在塞尚的畫布上,簡約模糊的輪廓勾勒出塞尚心中家鄉的圣維克多山。圣維克多山此時對于塞尚只是傳達浪漫主義激情的一種背景,沒有表現出永恒堅困,表現出來的只是對其內在偏執情感和不滿情緒的宣泄,然而在此之后,圣維克多山成為塞尚創作堅固持久繪畫的"試驗場"
二、歸順印象主義追求真實自然
塞尚在印象主義時期的繪畫作品中,以往的黑龜和褐色消失了,畫面開始變得明亮起來。繪畫風格也以相對純色的細小筆觸來著色,構圖呈現出平衡的結構。此時,塞尚青年時期的焦慮和探索已經結束,內心逐漸趨于平靜。換句話說,這時候的塞尚開始找到了只屬于他自我的“自我”。此時他看到了圣維克多山的自然之美,不再是將圣維克多山作為背景描繪在畫布上,他運用印象派的觀察方式和繪畫技巧來描繪它心中真實的圣維克多山。可以說,塞尚始終堅持的信念仍然是在他的畫布上描繪真實的自然,仍然是追求繪畫的真實。
三、從真實向本質真實的轉變
由于印象派的繪畫方式仍然不能解決塞尚對于真實的追求,塞尚開始尋找自己的繪畫道路。他不再像印象派那樣一味地追求外光,他在逐步探討繪畫的結構,一種不朽的結構,一種與古典藝術密切相關的永恒,用他本人的話說: “我想把藝術變成像博物館里的藝術那樣結實和持久”。塞尚所說的結構并不是物象本身的結構,而是這些物象在畫面中應當具有的,塞尚希望用色彩重新創造自然,從而放棄了傳統的光影法。
從塞尚開始,畫家對繪畫真實的認識和實踐才進入了內在的、清晰的層面,有了真正的超越。塞尚成功將繪畫的本質從再現視覺的表象提升為實現畫家對大自然本質的感覺,把印象派的轉瞬即逝凝固為堅實而持久。此時,圣維克多山在塞尚的繪畫中被凝固為永恒,塞尚此時觸摸到了他所追求的真實, 實現了真正的超越,畫面被永恒地定格。
四、晚年的應許之地
塞尚晚年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對圣維克多山的觀察研究中,這一時期塞尚創作了大量以圣維克多山為主體的作品,藝術觀念也隨之漸趨明晰,時至晚年,塞尚創作的圣維克多山系列風景畫是一系列具有抽象理性和結構分析的繪畫作品,他把前景和背景從自然中抽離出來,這時的圣維克多山不再具有前期那樣明確的畫面構成分析,而是走向了更加抽象的風格,輪廓線也變得更破碎、更松弛,色彩飄浮在物體上,保持獨立于對象之外的自身的特征。對于晚年的塞尚來說,理性思辨和激情進行了完美的融合碰撞,使他在創作中保持圣維克多山的自然形式和穩定質感的同時,也在靜止的畫布上展現出生命形成的動態過程和節奏。
對于后人,圣維克多山毫無質疑地成就了現代藝術的圣山和搖籃。他極大的影響了畢加索,影響了20世紀早期的藝術。縱觀大師在不同時期的圣維克多山,我們可以感覺到大師思想的脈搏,而繪畫史的轉折點也正是蘊含在大師風格演變的過程里。其筆觸己經不是為表現立體結構的表面色彩,而起著自身的作用,它們交織在畫面上組織成一首色彩的交響曲。西方美術史家說它達到了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或結構與色彩的融合。我認為,塞尚創造了展現客觀世界的新方式,從而達到了他藝術的巔峰,其中的抽象成分可以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圣維克多山,也可以說讀懂了圣維克多山也就讀懂了塞尚。
參考文獻:
[1]焦小健.塞尚晚年繪畫研究[J].新美術,2007(03).
[2]楊參軍.敬畏之也一從塞尚到具象表現繪畫[J].新美術,2007(03).
[3]何政廣.世界名畫家全集——塞尚[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4]約翰雷華德.平野等譯.印象派繪畫史(上、下)[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