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單縣支行 蔡洪合 康飛 趙肖 謝魯民中國農業大學 蔡鑫
加入WTO以來中國水產品國際競爭力的演變與對策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單縣支行 蔡洪合 康飛 趙肖 謝魯民
中國農業大學 蔡鑫
加入WTO對中國水產品出口的促進作用突出,使中國成為世界上重要的水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然而在農產品供求關系制約因素發生轉變和居民消費結構發生明顯變化的背景下,中國農產品國際貿易面臨著全新的機遇與挑戰。因此,本文對加入WTO以來中國水產品國際競爭力的演變軌跡進行了梳理,并探討了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對策與建議。
中國水產品 國際競爭力 演變
加入WTO對中國水產品出口的促進作用突出,中國成為世界上重要的水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Lindkvist et al,2008)。得益于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中國在世界水產品產量中的比重逐年上升,2014年達到37.83%。水產品也已成為中國農產品中最具出口競爭力的產品之一,水產業也是近年來在中國農產品總體貿易呈逆差形勢下,一直保持較大順差的優勢產業(邵桂蘭,2011)。然而隨著入世保護期和后過渡期的結束,中國農產品市場已成為世界上最開放的市場之一。在農產品供求關系制約因素發生轉變和居民消費結構發生明顯變化的背景下,中國農產品國際貿易也面臨著全新的機遇與挑戰,而應對機遇與挑戰的關鍵在于提高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總體上看,中國農產品的總體國際競爭力水平偏低,在國際競爭中不具備比較優勢,不僅土地密集型農產品受到生產成本高的制約,國際競爭力弱,而且許多有成本優勢的勞動密集型農產品也因質量不高,使其國際競爭力較弱。中國水產品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國際競爭力較強(孫琛等,2012)。白宏(2003)將農產品國際競爭力描述為一個國家的農產品滿足國外消費者需求的程度是農產品競爭力強弱的標準。現有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研究,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計算比較成本優勢的國內資源成本法(Domestic Resource Costs,DRC)、衡量農產品在國際貿易中比較優勢地位的顯性比較優勢法(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計算成本最小化的空間均衡模型(Spatial Equilibrium Model,SEM)以及衡量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整體競爭力變化趨勢和出口增長源泉的等市場份額模型(Constant Market Share,CMS)等,此外,國際市場占有率(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IMS)和貿易競爭力指數(Trade Competitiveness Index,TC)等指數方法也常被應用(劉馨陽等,2014)。目前對中國水產品國際競爭力的研究多采用CMS模型和構建指數的方法。從研究結果來看,總體上中國水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力,但競爭力有減弱趨勢(王麗娟等,2015;周井娟等,2008)。進一步分析,不同子類水產品的競爭力則因資源、技術等經濟因素和一些非經濟因素而表現出較大差異。
從目前的研究現狀來看,關于中國水產品國際競爭力現狀分析的研究較多,但對各子類水產品競爭力的演變及國內外的對比研究還相對較少。因此,本文對加入WTO以來中國水產品國際競爭力的演變軌跡 進行了梳理,并探討了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政策建議。
中國水產品國際競爭力水平的測算以(Balassa,1965)提出的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RCA)為基礎。RCA指數是衡量一國產品或產業在國際市場競爭力最具說服力的指標之一,其可以判定一國的哪些產業更具出口競爭力,從而揭示一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勢。RCA指數的基本含義是一個國家某種商品出口額占其出口總值的份額與世界出口總額中該類商品出口額所占份額的比率,用公式表示:

然而Balassa提出的RCA指數存在一個重要缺陷,即數值非對稱問題,造成測算結果不滿足正態分布(左偏),該缺陷可能導致結果不可比較(Nath et al,2015)。為修補該缺陷,Dalum(1998)等人將RCA指數進行了如下變換:

加入WTO以來,中國水產品進出口貿易均呈增長態勢,貿易順差逐年增加。水產品貿易順差由2000年的24.45億美元增加到2014年超過13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12.68%。然而,由于中國水產品出口多水產品制品的特點,與進出口額相比,進出口量之間的差異相對較小,2010年后中國水產品出口量仍保持增長態勢,但進口量波動明顯。從貿易品種上看,軟體動物、凍魚及甲殼動物在出口中的地位逐步提高。水產品制品出口所占比重仍為最大,但近年來其出口額在水產品總出口額中的比重有所降低,2014年其出口額為68.09億美元。中國水產品出口集中度較高,主要輸往日本、美國、中國香港及韓國等少數幾個國家或地區。
本文依據海關協調編碼(HS代碼)對水產品進行分類。定義HS(HS0301-0306)為初級水產品,部分產品(HS1603、HS1604和HS1605)為水產品制品。為便于分析,本文將水產品分為8個品種,分別是活魚(HS0301)、鮮冷魚(HS0302)、凍魚(HS0303)、其他魚肉(HS0304)、熏魚(HS0305)、甲殼動物(HS0306)、軟體動物(HS0307)和水產品制品(HS1603、HS1604和HS1605)。
表1顯示了我國水產品的對稱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總體來看,加入WTO以來中國水產品RSCA指數均為正,表明相對于世界水產品平均出口水平而言,我國水產品的出口貿易具有比較優勢,但RSCA指數有減小趨勢,由2000年~2001年的0.29,下降到2014年~2015年的0.08,說明優勢程度呈下降趨勢。出現這種情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近年來國外眾多綠色貿易壁壘的興起。
從分品種比較優勢指數的測算結果來看,我國不同品種水產品出口的比較優勢差異較大。與總體水產品競爭力變動趨勢相似,除甲殼動物外,加入WTO以來各品種水產品的RSCA指數均波動下降,進一步表明我國水產品競爭優勢程度呈下降趨勢。具體來看,活魚、軟體動物、水產品制品、其他魚肉和凍魚是我國具有較大比較優勢的水產品品種,2014年~2015年RSCA指數分別為0.38、0.37、0.30、0.24和-0.05;而熏魚、甲殼動物和鮮冷魚則出口競爭相對較弱,2014年~2015年RSCA指數分別為-0.23、-0.26和-0.88。
本文對中國水產品的貿易特征進行了描述,并分品種對中國水產品的對稱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進行了測算。研究發現,首先,加入WTO對中國水產品出口的促進作用突出,進出口貿易均呈增長態勢,貿易順差逐年增加。其次,我國水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仍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但優勢程度呈遞減趨勢。最后,中國水產品出口集中度仍然較高,主要輸往日本、美國、中國香港及韓國等少數幾個國家或地區。
上述結論對提高中國水產品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啟示。為提高我國水產品國際競爭力,需要從生產、市場和政策等方面著手,合理調整生產結構,提高我國水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和國內水產品需求品質。具體建議如下。
第一,國家應爭取更優惠的貿易安排,同時加大對新興市場的開拓。一方面,更優惠的貿易安排可降低關稅水平,從而有助于增加中國與貿易伙伴之間的水產品貿易量,促使水產品競爭力提高。另一方面,加大對新興市場的開拓,特別是具有較大消費潛力的國家或地區,降低水產品出口集中度。隨著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逐步推進,我國水產品出口貿易格局必將深受影響,“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將改善水產品可獲得性,促進“一帶一路”沿線水產品的消費,中國漁業將迎來發展良機。
第二,合理調整生產結構,著力治理水產養殖環境。一方面加強活魚、軟體動物、水產品制品、其他魚肉和凍魚等我國具有較大比較優勢的水產品品種的養殖及出口;另一方面,在養殖過程中,應更加注重由于濫用漁藥和添加違禁成分造成的藥物殘留超標問題,水產企業應對水質監測和用藥等環節進行全方位的監控,適當減少抗生素的使用。

表1 中國水產品對稱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RSCA)
[1] Balassa B.Trade Liberalisation and “Revealed”Comparative Advantage[J].Manchester School,1965,33(2).
[2] Dalum B,Laursen K,Villumsen G.Structural Change in OECD Export Specialisation Patterns:De-Specialisation and“Stickines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Economics,1998,12(3).
[3] Lindkvist K B,Trondsen T,Xie J.Restructuring the Chinese seafood industry,global challeng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Marine Policy,2008,32(3).
[4] Nath H K,Liu L,Tochkov K.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 U.S.Bilateral Services Trade with China and India[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15(38).
[5] 白宏.中國主要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研究[D].中國農業大學,2003.
[6] 劉馨陽,韓昕儒,王晶晶,等.中國加工農產品國際競爭力及其敏感產品分析[J].世界農業,2014(04).
[7] 邵桂蘭.中日水產品產業內貿易與競爭力分析[J].東岳論叢,2011(05).
[8] 孫琛,葛紅云.中國水產品競爭力分析[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6).
[9] 王麗娟,胡婧,趙蕾,等.中國水產品國際競爭力分析[J].農業展望,2015(07).
[10] 周井娟,林堅.中國水產品出口增長的源泉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8(09).
F326.4
:A
:2096-0298(2016)12(b)-063-03
蔡洪合(1962-),男,山東人,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單縣支行經濟師,主要從事農村金融、國際貿易方面的研究。
蔡鑫(1989-),男,山東人,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農產品市場與政策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