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純
摘 要: 在音樂治療臨床應用課程中,采用PBL病案分析模式方法教學。學生及教師評價其教學效果,并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較。結果顯示,PBL病案分析模式在音樂治療臨床應用課程中可提高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態度、臨床操作技能、臨床思維能力及教學滿意度。
關鍵詞: PBL病案分析模式 音樂治療臨床應用 應用分析
PBL是一套創設學習情境的完整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也稱做問題式學習),最早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醫學教育。它是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而不是傳統教學中的以教師講授為主。它設計真實性任務,強調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解決問題,從而發揮問題對學習過程的指導作用,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本文就PBL案例分析模式教學在音樂治療臨床應用課程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一、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
以我校音樂治療專業2012級學生共29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A、B兩組,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14名,對照組15名。對實驗組在2014年秋季學期“音樂治療臨床應用”課程中進行一學期的PBL案例分析模式教學,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法。
(二)PBL案例分析模式教學的應用
1.教學方法
實驗組和對照組都進行32學時的實踐教學。對照組進行4學時傳統的“預習—聽課—復習—考試”四段式教學方法,實驗組采用“接受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問題—制定學習目標—找尋及整理資料—解答問題與評估結果”PBL病案分析的教學模式。老師將教學內容于課前一周分發給學生,讓學生自愿組合為7人左右的學習小組,進行預習和自發討論,并組織課件。內容針對案例展開,并提出最終的音樂治療計劃方案。該演講由1~2名學生代表發言,演講完畢,其余同學就其病例提問,采取即問即答的形式。在討論中,教師在學生討論偏題時給予指導。討論結束后,教師就學生提出的問題及錯誤進行解答和總結。
2.PBL案例分析模式教學效果評價
(1)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對教學法效果的評價。評價內容包括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態度、理論水平、臨床操作技能、臨床思維能力,以及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等方面。評級分為四級:極高、高、一般、無效。將兩組效果評級中“極高”和“高”兩個等級合并統計效果,用卡方檢驗。
(2)教師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評價,以期末考試考分評級,采用excel圖表進行評級。
二、結果
(一)實驗組和對照組對教學法的效果評價
兩組學生的評價如表1所示。在評價效果中“極高”和“高”等級上,實驗組與對照組對教學法效果的評價比較:在提高學習興趣方面,p<0.05,兩組學生有顯著差異,顯示PBL案例分析模式教學較傳統方法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提高臨床操作技能方面,p<0.01,兩組學生有顯著差異,顯示PBL案例分析模式教學較傳統方法更能提高學生的臨床操作技能;在提高臨床思維能力方面,p<0.05,兩組學生有顯著差異,顯示PBL案例分析模式教學較傳統方法更能提高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在教學方法滿意度方面,p<0.05,兩組學生有顯著差異,顯示PBL案例分析模式教學較傳統方法更能提高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在提高理論水平方面,p>0.05,兩組學生比較無顯著差異。
(二)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結果
教師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期末考試評價結果如表2:
三、討論
PBL最早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醫學教育中。加拿大安大略湖(Ontario)麥克馬斯特(McMaster)醫學院對畢業生的抽測發現,學生對前幾年所學內容的遺忘率竟然高達90%,經過進一步調查后發現,醫學院的教學與學生未來在工作場所中面臨的真實情境和復雜問題之間的連接并不緊密,由于學生在校的學習往往強調背誦所學知識,無法及時應用于實際的工作情境,這種學習方式無法確實掌握病癥。這使醫學院傳統教學模式受到嚴重挑戰。同時發現,醫學院學生與醫院醫生所處的情境不同,醫學院的學生傾向以“正確答案”獲得高分,但尋找“正確答案”無法協助學生開放性思考,反而學到的是一成不變的單一思路,于是讓學生一入學就面對實際病人進行學習。隨后,1966年,醫學院成立專家小組,拋棄了以學科為中心設置課程的“標準”做法,制訂了一個“三年規劃”,標志著PBL的誕生。
國內對于PBL開展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20世紀90年代,主要介紹國外在該領域的研究狀況,并逐步嘗試和探索將PBL引入國內教學實踐之中。港臺地區和內地的PBL教學法開展還不普遍,香港大學醫學院在大學三年級進入臨床階段開始應用PBL教學法進行教學;臺灣輔仁大學醫學系采用在大學三年級以器官系統為基礎的PBL教學法。他們所開展的PBL教學,原則上都是在臨床階段進行。內地很多學校不同程度地開展了PBL教學法的探索和研究,四軍大、南京醫大、浙江大學醫學院等是在七年制或研究生的臨床實習階段開展的;北大醫學院和白求恩醫大是在基礎階段的部分過渡課程進行的;西安交大醫學院是在聯合辦學大專班的學生中實驗探索的;湖南醫科大學是在護理教學中應用的;暨南大學是在口腔內科實驗教學中實施的。
現國內開設音樂治療專業的學校共有六所,在音樂治療臨床應用課程中一直采用傳統的教學法,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PBL案例分析模式教學不同于一般的教學方法,真正做到理論與實際結合,使得學生在課堂中能加強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既是主體又是客體,將主客體合二為一。學生通過角色的變換,體驗作為治療師和來訪者兩個角色的不同感受。PBL案例分析模式教學將學生置于虛擬的音樂治療臨床實踐中,將理論應用于實踐,體現了“實際、實用、實踐、實效”的教學原則,實現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的互動式教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找到學生擅長的領域。結合學校新建的音樂治療實驗室、校外實習基地,充分整合教學資源,強化教學效果。在音樂治療臨床應用課程中運用PBL案例分析模式教學可以根據音樂治療案例模仿創設情境、運用視頻模仿創設情境、運用圖片顯示創設情境、運用語言描述創設情境。將實驗室的布置盡可能與心理咨詢診所的工作環境相符,讓學生身臨其境。在案例式教學中,學生有許多參與課堂的機會。通過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交流甚至辯論,不但可以愉快地理解案例本身反映出的基本原理,而且可以在參與過程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建立復合型音樂治療人才為主體的課程教學提供新模式,為優化和完善音樂治療專業課程教學提供理論與實踐依據。
參考文獻:
[1]Dubovsky, S. L. (1990).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New concepts and psychopharmacological therapie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51 (Supp l. 1),3-10.
[2]Nies, A. S. (1990). Clinical pharmacology of beta-adrenergic blockers. Medical Problems of Performing Artists,5(1),27-32.
[3]張鴻懿.音樂治療學基礎[M].北京:中國電子音像出版社,2000.
[4]Lederman, R. J . Performin garts medicin 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89:320,246-248.
[5]高天.音樂家的舞臺緊張以及音樂治療的應用[J].中央音樂學院報,1998(2):74-79.
[6]華洪珍.論PBL案例分析模式教學中教師的責任與角色定位[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5):294.
[7]吳乃厚.實施“PBL案例分析模式”的手段和途徑[J].山西教育,2001(1):17.
[8]張鴻懿.歌唱家心理研究謅議[J].中國音樂,2,42-43.
[9]高天.音樂治療導論[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8:19-20.
[10]Bruscia K . Defining Music Therapy, 2nd edition [M] . Gilsum, NH:Barcelona Publishers,1998a.
[11]Bonny H,Pahnke W N.The use op music in psychotherapy[J]. Journal op music therapy,1972,9:62-87.
[12]高天編.接受式音樂治療方法[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P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