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措姆
摘要:在藏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會碰到一個同樣的問題,給學生布置作文,學生總是緊皺眉頭,一副絞盡腦汁的樣子似乎寫作已成為學生的負擔,并且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大多沒有新意,甚至有雷同之處。在學生當中也流傳著"作文難,因為沒有話可說,沒有詞句可用,提起作文就心煩"的順溜。可見,作文在學生的心中是處于"討厭"的地位。所以一接觸作文就"談虎變色",要么廖廖幾筆,草草牧場,要么就閉門造車,胡搬亂造。
關鍵詞:初中藏語文;寫作能力;提高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133-01
中學語文之作文教學,占據著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但就作文教學的現狀和中學生的寫作水平來說,還是不盡如人意。雖然在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和中考高考的進一步改革引導下,在千千萬萬語文教師嘔心瀝血為之努力、為之奮斗下,我們已經比以往更加重視并加強了對學生作文的指導,學生平時的作文和中考作文中書面表達能力較之十年、二十年前同級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語言技巧和構思能力都有了相應的提高,寫作視野和主題顯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學生對寫作的畏難情緒也大大降低,大部分同學認為作文不是特別困難的事,但學生作文能力偏低卻仍然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1.創設藏語文作文起步的情感環境,激發學生作文興趣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藏文作文起步訓練,首先是培養小學生想寫的興趣,激發學生我要寫,而不是老師要我寫的情感,讓他們自愿寫作,熱愛寫作。培養學生對將要寫的作文的情感。藏語文作文教學首先要克服言詞組織秩序上的障礙,把藏語中的獨特的優美詞匯有順序的組織起來,克服藏語地方方言的發音障礙。其次,是做到言之有物,通過語言障礙的克服。通過詞匯的積累組織做到語言生動形象,句子指向具體。最后進一步強調言之有情,讓學生通過對語言的組織表現傾訴自己所要表達的情感,從寫作語言到寫作內容,再注入寫作情感逐漸過渡。使學生在寫作情感上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提升學生寫作的成就感,為以后克服作文的恐懼心理奠定基礎,教師為作文創設愉悅的環境。其方式多種多樣,如信息技術應用到藏語作文起步教學。創設圖文并茂,聲情并存的作文空間起到激情、激趣的作用;情景教學:把學生帶到要寫的作文環境中去,讓學生主體身臨其境。自由作文、起步作文。主要是激趣,激發小學生的作文感情和情緒,激發學生作文的內在動機和動力。設置大命題環境下的小范圍的自由命題作文。比如寫人的作文:《我喜歡的**》給學生更多的自由作文空間,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感情,讓學生以情作文。
2.深入現實生活,培養觀察力
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起點,是步入創新的第一步。在作文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深入現實生活,把社會作為大課堂,讓學生從中體驗"風聲雨聲",體驗"家事國事天下事",豐富學生閱歷,形成自己獨有的社會視覺。學生如果對身邊的人、事、景、物缺乏認識,硬要他們去表達則是不可能的。如對人來說,是由頭、頸、軀干、四肢組成的,但是在社會中由于生活的環境不同,人們的處境不同,形形色色的人在社會這個大舞臺上的角色千變萬化,于是在社會上表現出的精神面貌更是千差萬別。學生只有從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中深入去觀察,去認識、去感受,才能寫出栩栩如生、個性鮮明的人來。樹都有干、枝、葉、皮,不同的樹是千差萬別的;同樣的樹在四時之景也是各有千秋的。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是非常有道理的。我們的學生只有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社會生活知識,把現實生活當作了自己寫作的源泉,作文就會有話可說,有材可選,作文的實際問題就得到了根本解決。
3.創設想象情境,激發想象力
英國詩人雪萊曾說過:"想象是創造力。"人的想象過程,就是創造力的發展過程。想象越發展,越有助于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作文教學就是要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教師應該積極營造創造性思維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努力提高學生的創新素質。每次作文時,教師應該通過各種手段營造一種特定的情境,以激發學生與其個性特征相應的主體感受,促使學生表達欲望的生成。并給予學生自主的權利,使其主動地激活其知識庫存,進行自由的創作實踐。要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從老人枯樹皮樣的手上想象他飽經風霜的生活;從祥林嫂那呆滯的眼神中想象她悲慘的命運的社會根源。要創設聯想情景,讓學生從一枝一葉中想象大千世界,"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一葉飄零而知秋,一枝勃發而知春。"學生只要長上了雄鷹般的想象翅膀,那么,他們就能翱翔于茫茫的天地間了!創造性的寫作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4.加強課外閱讀訓練
課外閱讀是中學生讀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對于中學生的知識積累、智力培養還是思想發展都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對他們的寫作也有很大的幫助。"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的也是這個意思。讀多了,看多了,自然而然積累的也就多了,自己寫起作文來也就有了活水之源了。
"新課標"要求學生:"有較大的閱讀量和較廣的閱讀面。"要讓學生做到大量閱讀,應確保學生有足夠的閱讀材料,力求做到人人有書讀,時時有書看。做好課外閱讀工作方法很多,下面略舉幾例:
4.1課內外結合,推薦讀物。按教學大綱,課程標準的規定推薦一些具有典范性、文質兼美、題材、體裁、風格豐富多樣、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給學生。日本教育學家認為:學生不進行課外閱讀,就不可能學活、學深、學好。課外閱讀是課堂的延伸和補充。引導學生結合課堂學習,開展課外閱讀,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效果大有裨益。
4.2幫助學生訂購讀物,設立班級圖書角。為了滿足學生的閱讀需要,教師要指導學生購買、訂閱適合的刊物。如幫學生推薦《初中生閱讀世界》、《全國中學生優秀作文選》、《中學語文園地》、《作文通訊》、《語文學習》、《語文報》等優秀報刊,發動學生節約零花錢,購買一些好的書刊。同時在班級設立圖書角,配備班級圖書管理員,鼓勵學生把零散的圖書集中起來,供學生在班級里借閱。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手中圖書的作用,讓每位學生能增加閱讀量,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自我服務能力。
4.3鼓勵學生經常到閱覽室、圖書室。閱覽室、圖書室的規模大,藏書豐富、閱讀氣氛濃厚。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積極上閱覽室或圖書室借閱課外讀物,騰出閱讀時空,保證讓學生能更廣泛地參與課外閱讀實踐活動。這樣,讓學生在廣闊的書籍海洋里自由自在地遨游,覓食,開闊視野,增長見識。
作文教學是漫長的逐漸推進的過程,需要我們耐心細致地進行,在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等方面多動腦筋,變換方式,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總之,作文教學是一項個性極強的語文實踐活動,失去了個性、自由,"以人為本"也就無從談起,這個活動也就失去了它炫目的光華。我們必須要將這個主動創作的權利交還給學生,將創作的自由交還給學生,使之恣情暢游于自由創作的海洋中。只要我們的初中作文教學從"以文為本"的圈子中跳出來,還作文教學以本來面目,作文教學肯定會放射出無比燦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