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閏洪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370-02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見,使我深感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責任,也為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師而感到光榮和自豪。教師,不是一種職業,而是一種事業。
走出大學校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近十一年,尤其是在班主任工作實踐中,我深刻感悟到:師德之魂在于一個"愛"字。正如蜚聲全國教壇的特級教師丁有寬老師所說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牢牢將愛心作為育人的橋梁,把"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曉之以理"作為關心學生的座右銘。為了孩子們能健康成長,我默默奉獻,傾情付出,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托起明天的太陽。
1.言傳身教,做學生的表率
人民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那么,塑造什么樣的靈魂,這就取決于我們教育工作者本身。為此,我們作為班主任的,應當本著敬業愛崗的精神,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僅言傳,而且身教,時時處處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使學生信任自己,喜歡接近自己,并樂意接受自己的教育。
如:我去年執教的603班的班級管理中,我對男同學的儀表標準要求甚為嚴格,尤其是頭發這一項。因此我要求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內剪發,我也不例外。在檢查之日,我發現除了個別男同學沒有完成外,其余都做到了,而我是其中不合格一員,于是我按照班規的規定寫了一篇500字的檢討書,并作全班檢討后粘貼在公告欄。學生們開始都愕然,同時也意識到我和他們之間是平等與公正的,那些不規范的學生當天就自覺主動地上交檢討書,并在第二天就把頭發剪了。也因此,我得到了他們的信任與支持。
2.針對特點勤疏導,慈母嚴父一身兼
常言道:"嚴師出高徒。"怎樣理解這個"嚴"字呢?我認為:對待學生,應該做到嚴中有情,嚴得有理,因人而嚴,一嚴到底。只有這樣的"嚴師",才會有品學兼優的"高徒"出現。
如:在我執教過的班級里有一名后進生,曾上課不認真總是喜歡開小差,有時候講話,經常不交作業,不管是老師或同學說他總是面無表情,也不喜歡和同學交流,很多人認為他是"冷血動物"。后來我想方設法接近他,找他玩,經過多次的接觸,我了解到,他六歲那年,他爸爸與他媽媽離婚,他跟媽媽過,他媽媽為了這個家整天忙碌,沒有時間管他。由于從小缺少父愛,長期得不到家庭的溫暖,加上母親重養輕教,寬嚴失度,動不動就訓斥,打罵。形成一種倔強又自卑的特殊性格,不僅同學疏遠他,冷淡他,連他的鄰居也覺得:"如果這個孩子能變好,咸魚也會游水了。"
面對著這樣一個學生,我的心情很沉重。但是,我又清楚地意識到:失去溫暖的人,最渴望得到溫暖;失去信心的人,最需要別人的理解和尊重。如果急于指出他所犯的錯誤,不但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還會產生反作用。因此,我決定從學習、生活方面入手,多關心他,體貼他,并組織班干部上門慰問他。同時,我還授法給班干部,讓他們輪流為這個同學補習。節假日,我抽空到他家了解情況,談家常,取得母親的合作。
十多天過去了。我不僅看到這個學生臉上蕩漾著笑容,還經常看見他和班里的同學打成一片,玩得很火熱,學習也有了突飛猛進的改變,到期終,這個學生還被評為學校的"三好學生"。看到這個學生的轉變,說實話,當時的我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快樂、最幸福的人。
3.把工作做好,做實,營造良好的班風
班主任是班級學生的教育者,組織者,領導者。班主任工作的成敗,不僅影響到學校良好校風的形成,而且更重要的是直接影響到人才素質培養。因此,做好一名班主任顯得尤其重要,為此,我通過:"四勤、四從、四跟"去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實。"四勤"就是眼勤、腿勤、嘴勤、腦勤;"四從"就是班級管理從愛出發,從變著眼,從嚴入手,從高要求;"四跟"就是早操到活動要跟蹤,外出活動要跟蹤,思想表現要跟蹤,學習情況要跟蹤。
教書愛心為首,育人德育為先。我認為:"德育工作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是一種錯誤的思想。我們既要教,又要導,才無愧于心。只有這樣,才能使家長放心。也只有這樣,才不會使"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成為一句空話。
4.講求技巧,把班主任工作做活
作為一個班集體,學生的個性特征,品行氣質等是不相同的,這就要求班主任的工作不要墨守成規,而應當因材施教,辯證施治。我認為:對不同個性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是一種技巧,也是一門藝術。我主要的教育手段是把握好"冷"與"熱"的處理。
對于性格耿直的急性子的學生,為了避免發生正面的沖突,切實收到有效的教育效果。當他們出現差錯時,我不急于立刻去找他們談話,而暫時先放下,讓他們有認識和反思的過程,則采取"冷"處理的方法。而對那些內向型的學生則采取"熱"處理,及時幫助他們認識錯誤,改正自己的過錯。
而對于個別被稱為"死皮懶臉"、"老油條"的后進生來說,則需要我們經常用發展的眼光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發掘他們鮮為人知的積極因素。并且及時抓住他們醒悟的機會,給予鼓勵,引導他們一步一步變好。
如:在執教四年級時,還沒有接手該班前就聽說,班里有位名氣大體形大的人物名叫小超。他經常擾亂課堂紀律,總喜歡騷擾認真聽課的同學。脾氣暴燥,動不動就與有爭執的同學打架,還喜歡欺負弱小的同學。一度成為班上的"頭號人物"。許多同學對他是敢怒不敢言,都在他離開學校后偷偷地唾罵他的桌子來發泄。接手后,當我看到這種情況后,清楚地認識到:如果不轉化他,那將嚴重影響到我們班的命運。經過我深入的調查了解,發現黃超身上有不少被埋沒的優點。例如他很講信用,答應同學的事情他無論如何也要完成,哪怕是使用旁門左道。這正是我要利用的"轉化劑"。雖然他的做法上有欠缺,但將其引入正途,也是不可忽視的優點。于是我便提出在班里開展"為后進生找優點"的活動。經過發動,大家便一件一件說起黃超和其他頑皮同學鮮為人知的好事。幾天后,班長帶頭向小超學習他的好人好事。小超得到同學們的認可和歡迎,他激動得流下了兩行熱淚……
好動、好新、好奇、好仿、好問、好勝……,是學生的一般特點。只是,優秀的學生是向好的方面發展了這些特點,而后進的學生則向不好的方面發展是這些特點。但如果經過教師和風細雨地做好過細的思想工作后,學生的心靈就會得到凈化。那么,他們向你展示的將是世界上最美好、最純潔的心靈。我們作為教師,面對著這樣一群渴求知識,渴求得到關愛的孩子,心中自然產生強烈的愛生之情。我們應該以慈母般的愛心去撫平孩子們心靈的傷疤,用"愛"的甘露去滋潤他們干涸的心田。否則,教師縱使有"金玉良言",學生也難以聽得進,不利于后進生的轉化。
從教育工作實踐中,我切身體會到:班主任是班集體的靈魂,一個好的班主任,帶出的就是一個好的班集體。讓我們在教書育人這個光榮而艱巨的工作崗位上發揮自己的光和熱;讓我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共同譜寫教育的新篇章;讓我們用真誠的愛心托起明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