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自駕游和休閑旅游的持續增長,旅游業已成為促進全國經濟增長、拉動消費內需的主要力量,曾經的農家樂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本文就互聯網環境下的鄉村旅游發展,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鄉村旅游;O2O模式
一、鄉村旅游的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鄉村旅游是以鄉間自然風光、農耕生活、人文遺跡、民俗風情為賣點,吸引城市居民休閑、度假、體驗、觀光、娛樂的旅游活動。數據統計,全國鄉村旅游景區每年接待游客超過5億人次,旅游收入超過2000億元;每年的十一和春節旅游黃金周,全國城市居民出游選擇鄉村旅游的約占70%,每個黃金周形成大約1億人次的鄉村旅游市場。
1.進入21世紀,鄉村旅游全面發展,呈現多樣化發展的態勢:
(1)科技助推智慧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將科技融入農業生產和生活中,以農業觀光、展現農村新風貌為一體的現代鄉村旅游業,已成為我國智慧鄉村旅游未來發展的新方向。如海南的興隆熱帶植物園,將科技與鄉村旅游完美結合,體現了科技助推鄉村智慧旅游的創新模式,加速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2)傳統民間藝術和鄉村文化旅游發展模式。農村各地都有自己寶貴的民間藝術和民間藝人,這也是打造鄉村文化創意旅游的重要模式,比如“關中印象——袁家村”里看到的陜西關中地區的皮影、泥塑、刺繡、秦腔、土布、書畫、葫蘆裝飾品等,還有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飲食一條街,代表一個地區和民族的文化傳承,具有鄉村旅游的獨特性。
(3)特色莊園鄉村旅游發展模式。以特色莊園的自身建筑景觀、農產品采摘、加工工藝和產品體驗為吸引,深度挖掘農業觀光、休閑、體驗、度假等功能,在自身產業規模效益下,對當地其他產業的經濟也產生協同效益。如張裕葡萄酒莊園把食、宿、游、購、娛、美拍在鄉村旅游中都充分發揮。
(4)古村古鎮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古村古鎮,淳樸民風、古色古香的建筑遺跡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歷來受到國民的熱愛。2015年在烏鎮舉辦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既宣傳了特有的江南水鄉,又展現了中國特色淳樸鄉村風貌,同時讓來自海外的賓客,“說古談今、暢想未來”。當然,在古村古鎮旅游發展中要注意化解旅游開發與保護間的矛盾,游客超過景區承載力之間的矛盾
2.“互聯網+”對鄉村旅游發展的積極作用
當前,我國鄉村旅游雖然發展迅速,但仍存在產品單一,宣傳不到位,管理落后,基礎環境和服務配套設施等受限問題,通過互聯網時代,可以突破傳統式發展,并通過O2O創新型營銷模式發展,塑造鄉村旅游新形態,加大鄉村旅游宣傳及推廣力度,創新鄉村旅游投融資方式,提升規模經濟和現代經營管理水平,達到大幅度提升鄉村旅游品質的目的。
二、“互聯網+”時代鄉村旅游存在的問題
1.早期鄉村旅游產品過于單一
早期的鄉村旅游以“農家樂”為代表,即吃農家飯、睡農家土炕、回歸自然。產品單調、雷同,價格不高,已不能滿足人們個性化需求。
2.鄉村旅游資源松散,未成規模化經濟
早期的鄉村旅游由于受地域和觀念限制,資源管理松散,各自為政、缺乏規范服務和品牌意識等問題,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達不到規模經濟效益,有限的接待能力使其失去競爭優勢,沒有核心競爭力,導致淡旺季收入反差大,容易陷入價格仗的惡性循環中。
3.鄉村旅游宣傳不到位
鄉村旅游的從業者以當地農戶家庭為主,教育水平薄弱,嚴重缺乏專業業務知識和經營管理知識培訓,缺乏營銷意識,對互聯網和新媒體的應用不多,大多靠熟客的口碑宣傳,客源明顯不足。
三、鄉村旅游中O2O模式的創新型融合
互聯網時代,鄉村旅游與互聯網也在不斷高度融合。所謂O2O模式即實現“線上線下”無縫對接。在做好線下營銷的同時,做好網站建設和推廣以及微信、微博、微商、團購等多種互聯網營銷模式。
打造游客服務平臺:網站除了提供鄉村的地理位置、交通狀況、智能導航、旅游價格、自然風光、人文特色、村莊民俗、住宿餐飲的信息之外,還能建議旅游者選擇游覽線路、規劃游玩時間和食宿安排,滿足游客的個性化需求。
打造營銷平臺:對接景區、OTA旅游平臺、農家樂、餐飲服務、特色農產品零售店,實現旅游資源的在線展示和預訂,不斷開發和創新鄉村產品。通過與游客的在線互動,完成營銷、預訂、支付等業務。
打造管理監督平臺:通過游客網上評價或投訴,加大對鄉村旅游景點服務的監督,提升整體鄉村旅游的服務質量。全面服務于游客和鄉村農戶、鄉村旅游企業及旅游利益相關者。
四、發展“互聯網+”時代下的鄉村旅游的對策
1. 加大鄉村旅游營銷推廣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的“互聯網+鄉村旅游”成為鄉村旅游的新模式。借助潛在顧客在網上搜索、瀏覽、預訂時,網絡實景展示具有濃郁鄉土情懷的旅游項目,加深游客體驗,為用戶設計出能激發其購買意向的鄉村旅游產品。
2. 完善鄉村旅游配套基礎設施
完善景點交通、IT網絡、醫療衛生、餐飲住宿等公共基礎設施的硬件保障。結合各鄉村特色,建立全國聯網的鄉村旅游地圖、電子導游檢索信息軟件、鄉村旅游路線指南等,為智慧化鄉村旅游提供最快捷的專業服務。
3.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的專業培訓
鄉村旅游的發展,應逐步提升農村人口文化水平和整體素質。定時組織旅游從業者學習相關電子商務、金融、法規、營銷和商品學知識。
4. 國家政策的支持與引導
鄉村旅游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與引導,如2015年5月國家旅游局出臺的促進旅游業與信息化融合發展意見,2015年8月《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意見》提出了開展“百萬鄉村旅游創客行動”,引導和支持返鄉農民工、大學畢業生、專業技術人員等通過開展鄉村旅游實現自主創業等一系列舉措。
參考文獻:
[1]齊子鵬,胡柳.鄉村旅游經濟增長與我國農村減貧——基于親貧困增長的視角.商業經濟研究,2014.
[2]宋雪茜,黃萍.成都環城游憩帶鄉村旅游發展研究.特區經濟,2007(03)
作者簡介:
劉振華(1975.01- ),陜西榆林人,畢業于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MBA,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市場營銷、企業管理、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