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開放后,新農村建設、農村發展、農村經濟成為國民經濟的主要內容,并且隨著社會的進步,農村經濟有了顯著的提升,但相對于城市發展而言,仍有一定的差距。基于此點,為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提升整體實力,本文提出農村經濟發展中金融支持是核心,并提出可行性金融支持的策略。
關鍵詞:農村經濟;金融支持;發展策略
農村經濟在社會經濟中占據著重要比重,農村經濟發展,也是社會結構中較為落后的部分,因此,提升農村經濟發展,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影響。現代化條件下,金融是市場經濟中最為主要的部分,也是現代經濟發展的落腳點,所以,提高社會經濟實力是我們所應思考的問題。
一、金融支持在農村經濟中的意義
現階段,我國大力倡導“經濟轉軌”,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國農村金融監督管理的作用也隨之提高。在金融發展中,創建形成的城鄉多元化發展特點,城市金融發展,無論從哪一方面相比,都要在農村經濟發展之前,所以,城鄉收入存在一定的差距,農村經濟發展較為落后。而農業發展在我國所占比重較大,“三農”問題與社會經濟,具有一定的關聯,目前,我國農村大部分地區存在的勞動力剩余問題,同時由于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使得這個問題更加突出,出現這樣的問題,其主要原因是:在農業產業以及資源扶持配置上,將少數資金用在政策支持以及扶持發展上。目前,農村經濟發展中,金融支持需要深化提高,所以,現階段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最為主要的內容是:提高金融支持,進而推動農村經濟的提升。
二、農村經濟發展中金融支持不足
(一)缺乏完善的農村金融結構
現如今,農村信用社的建立,成為金融發展的決定條件,在農村金融市場中形成壟斷,這樣的壟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其競爭力降低,將市場環境拋之腦后,農村信用社所涉及的金融產品,包含:存取款、金融借貸、代理等業務,想要增加業務范圍,具有一定的難度。在金融經濟的發展下,農業銀行從傳統的業務方式,開始實行轉型,成為高回報率的金融發展,農業銀行能夠幫助農村經濟發展,但現階段發展速度較慢,在業務涉及上具有局限性,從根本上分析,農業銀行不能兼顧生產和農業間的借貸聯系,同時,在資本籌借上,沒有明顯效率提升,這與成立之初的目標不相符。
(二)缺乏完善的法律環境
為了確保農村金融平穩有序的進行,相繼提出了一系列政策落實,但在農村金融組織、功能、內容等,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進而造成在相同的法律環境中,以分層融資的形式,以及結構上,建立有序的競爭環境,同時,不能控制風險指數。農村金融具有風險較高、回報較低的特點,若想要實現優化,則需要政府的支持。目前,政府扶持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惠農貸款并不能取得貼息,以及風險補償金,使得農村金融,在經濟方面較為被動,進而出現資金外流情況,因此,在原有的金融組織中,而相繼推出這樣的狀態,加劇了農村金融的緊張,制約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金融產品的落后
現階段,各銀行沒有全面實行電子技術,在一些農村地區,缺乏結算體制,主要依靠其他銀行的異地結算。在這樣的條件下,使得結算效率較差,資金運轉較慢,農民沒有得到國家相關服務待遇。信用社的業務建設,效率較低,所以,證券交易想要融入農村經濟發展中,具有一定的難度,農民想要進行理財、股票等難以實現。隨著經濟的發展和進步,使農村金融的發展中心,不能適應經濟發展。
三、提高金融支持策略
(一)完善金融制度
1.提高農業銀行支持力度。農業銀行需要健全組織建設發展,在客戶群體上,重新審視地位,發展較高的企業,應著重扶持進而提高農村企業發展,進一步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2.凸顯農業銀行的金融支持影響。農業銀行需要擴大籌資范圍,著重點放在綜合開發、扶持功能上,增加農業經濟投資,同時向貸款業務上落實發展。
3.將農戶作為服務對象。信用社要支持農業發展、惠農影響,把農戶視作主要服務對象,在資金方面,不僅要預留資金,而且要將剩余方面全部投入農村經濟發展中。
4.資金投入到經濟建設中。信用社存款資金,要將其投入到農村經濟建設中,同時,商業銀行增加關于農村經濟業務。
(二)完善金融支持法律環境
目前,我國仍沒有專項的金融法律。筆者認為,需要人民銀行提高農村金融監督力度,尋找到一條符合具體、適當的金融組織機制。另一方面,受自然原因的影響,農業生產具有較多的不確定因素,因此,需要建立農業保障法律,尤其在保險方面要明確,切不可內容含糊不清。
(三)促進信用制度發展
第一,規范農村民間的金融制度。建立完善的企業信用以及信息,實行科學化管理模式,進而提高信用擔保能力,降低資金投入。提高信用評價,通過分層的方法,進行評價審核。第二,提高中介信用率,健全發展,在科學、合理的范圍內,推動擔保提升,各區域政府,在面對融資困境時,需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推動農村創新意識。
(四)多樣化金融產品
建立多樣化的金融產品,首先,考慮到農業結構的變化。金融組織要立足于,農村方法發展,滿足市場要求,推動建設發展,相關銀行管理單位,要對新的產品給予支持,進而加快金融工具發展,建立多元化、分層次的產品結構和功能。建立完善的扶持制度,加快金融組織間的業務溝通,研發多功能、差異化的產品。
結語
總之,在我國社會經濟中,農村經濟決定社會經濟發展程度。所以,提高農村經濟建設,建立完善的金融制度,提高法律環境保障,推動銀行發展,增加金融服務,進而實現農村經濟金融的支持成為必要條件。
參考文獻:
[1]余佳佳.基于現階段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對策思考[J].中國商論,2016(01)
[2]鄧麗.試述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支持[J].品牌(下半月),2015(12)
作者簡介:
包新生(1977.04- ),男,吉林松原人,本科,中共前郭縣委黨校中級講師,研究方向:經濟管理。